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0 20:17:28
每經編輯|何小桃
“新十條”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出臺后,更多人開始分享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感受和康復過程。
12月10日,話題#劉強東分享感染新冠經歷#登上微博熱搜,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分享了自己感染新冠的經歷和感受,并呼吁把醫院的資源留給有需要的老年人。劉強東表示,京東將為員工設立抗病毒熱線,公司員工若有問題可隨時打電話。
劉強東分享感染新冠經歷:
京東將為員工設立抗病毒熱線
據證券時報報道,在王石分享了個人感染新冠經歷后,近日,劉強東也在內部視頻中分享了自己新冠的經歷和感受,并呼吁把醫院的資源留給有需要的老年人。劉強東表示,京東將為員工設立抗病毒熱線,公司員工若有問題可隨時打電話。
“根據我個人感受來講,真的是比感冒還要輕微。”劉強東表示,80%的人都覺得比感冒、重感冒、流感癥狀要輕微,現在主要是還沒得過的一些人心理上略恐慌。劉強東建議,如果感染了新冠,建議:1、不要著急,保持心情愉快,多吃蔬菜水果。2、多喝水。
劉強東呼吁,希望大家在癥狀不是太重的時候優先選擇互聯網醫院,把醫院的資源留給有需要的老年人等。劉強東稱,自家86歲的老太太得了新冠也沒有去醫院,6天就自己好了。
應戴盡戴!
浙江桐鄉通知“全民戴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12月9日,浙江桐鄉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
科學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最實用的措施。為切實阻斷新冠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流行,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決定在全市進一步開展“全民戴口罩”行動,現將有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凡在桐鄉市域內工作、生活、學習、出差、旅行的所有人員,全部納入“全民戴口罩”行動范圍。
二、以下重點崗位、單位從業人員在崗期間必須“應戴盡戴”。
1.醫療衛生機構醫護人員、后勤保障人員;
2.進口冷鏈食品、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物加工、貯存、裝卸、運輸、經營、銷售等崗位從業人員;
3.郵政快遞外賣行業裝卸、分揀、運輸、配送等崗位從業人員;
4.商場和超市、農貿和集貿市場、餐飲場所、酒店旅館、交通場站和公共交通車輛、景區景點、文體場館和場所、辦事大廳以及其他各類公共場所、經營場所直接接觸服務對象的從業人員,直接接觸服務對象的個體經營者;
5.其他明確規定須佩戴口罩的重點職業人群和相關崗位人員。
三、市民群眾或外來人員進入以下場所或者處于如下情形時“凡進必戴”。
1.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住院、陪護及辦理相關業務、從事有關活動時;
2.進入商場和超市、農貿和集貿市場、餐飲場所、酒店旅館、交通場站和公共交通車輛、景區景點、文體場館和場所、娛樂和休閑場所、辦事大廳以及其他各類公共場所、經營場所、企事業單位或處于相關場所和單位的公共空間時;
3.在各類場所乘坐廂式電梯時;
4.處于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劇場、公園等室外場所時;
5.在疫苗接種點、核酸采樣點排隊等候時,接種采樣前和采樣結束后;
6.在參加各類會議、培訓、考試等聚集性活動時;
7.出現鼻咽不適、咳嗽和發熱等癥狀時。
四、不同人群在不同場所應選用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并“規范佩戴”。
1.正確佩戴口罩,確保口罩蓋住口鼻和下巴,鼻夾要壓實;
2.口罩出現臟污、變形、損壞、異味時需及時更換;
3.在跨地區公共交通工具上,或醫院等環境使用過的口罩不建議重復使用。
五、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市場主體、社會單元應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動員本單位人員、監督外來人員主動參與到“全民戴口罩”行動中來,并配備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標識清晰,定期做好消毒處置。
六、廣大市民群眾、外來人員應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把佩戴口罩當成一種義務,當作日常生活標配,切實做到“應戴盡戴”“凡進必戴”“規范佩戴”。
七、廣大黨員干部、公職人員應率先垂范,帶頭自覺規范佩戴口罩,并督促身邊人員和親屬朋友規范佩戴口罩。
八、對因不佩戴口罩,造成疫情傳播擴散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發熱門診排隊超6小時
專家呼吁非必要不去醫院
另外,近期,一些城市醫院發熱門診患者明顯增加。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12月9日晚8點,北京市朝陽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前,排隊等待就診的市民中有人從當日下午兩點開始排隊,等候時間已超6小時。有醫療專家呼吁公眾:發熱門診門口大排長隊,如果只是輕微不適就不要給自己增大感染風險,衷心希望大家非必要不來醫院,減輕發熱門診的壓力,既是保護醫務人員,也是保護自己。
據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坊》12月10日報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出臺"新十條"后,上海正平穩有序落實各項優化調整措施。昨天到今天,上海各大醫院陸續行動,通過加固門急診緩沖區域、精細分區等舉措來提升接診能力。
目前,多數醫院已將門診查驗核酸陰性報告的有效時間從原本的72小時調整為48小時。醫院表示,時刻準備應對可能會到來的就診高峰建議慢性病、常見病患者避免門診聚集。
記者今天看到,華山醫院的門診入口處已經調整為兩種通道:
持48小時核酸陰性報告的患者可以掃碼通過閘機進入門診大廳;
不滿足條件的患者則走一旁的綠色通道,接受現場抗原檢測,憑陰性檢測結果換領證明后方可進入門診大廳。
圖片來源:新聞坊
門診大廳外,醫院設置了用板房搭建的緩沖診療區,用于接收核酸或者抗原檢測結果異常的患者。
圖片來源:新聞坊
馬昕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不管是核酸陰性的病人,還是核酸陽性的或者核酸有異常的,包括(檢測結果)可疑病人,我們都提供了不同的區域和途徑,保證讓病人可以及時看上病,尤其是危重癥病人,不管他是陰的還是陽的,都肯定要提供及時的救治。
另據記者了解,華山醫院近日的門診量有小幅下降,但也要時刻準備應對可能會到來的就診高峰。醫院方面建議門診患者分院區、分時段查詢出診情況并預約按照預約時段就診。慢性病、常見病的患者人群,盡量使用互聯網平臺完成配藥,以避免門診聚集帶來的感染風險。
馬昕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這段時間可能醫院內會產生人流的聚集、人流的增多。考慮到這一點,我希望市民朋友如果疾病不是很嚴重, 如果僅僅是改善生活質量的這種疾病,那可以緩一緩。不希望大家一下子一扎堆,全部這個時間段擠到醫院,可能會加大醫院的醫療負擔,也可能不利于我們每個病人的安全。
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新聞坊、海報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