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06 19:04:14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孫磊
7月6日,上汽集團(SH600104,股價17.15元,市值2004億元)與清陶(昆山)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陶能源)簽約,正式掛牌成立上汽清陶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未來,上汽集團與清陶能源將共同推動固態電池技術加快量產落地,雙方合作研發的千公里以上長續航固態動力電池將于明年在上汽自主品牌新款車型上實現落地應用。
公開資料顯示,清陶能源的業務主要聚焦于國內固態鋰電池產業,有著國內首條固態鋰電池生產線。上汽集團曾于2020年6月、2022年1月先后參與了清陶能源E+輪、F++輪融資。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事實上,在上汽集團與清陶能源此次宣布成立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之前,固態電池已成為電池產業的 “新寵”。行業觀點認為,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目前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都存在一定的缺點,而固態電池采用固態電解質替代傳統有機液態電解液,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電池安全性問題,大幅度提升能量密度,是電動汽車和規模化儲能最佳的化學電源。
在固態電池的行業熱度不斷攀升下,寶馬近期被傳出正與韓國電池供應商尋求全固態電池的生產。據悉,這家韓國電池制造商或于2023年之前制造出固態電池的原型,并在2025年開始投資。同時,由福特支持的電池初創公司Solid Power近期稱已建立一條試驗性生產線,向汽車制造商提供驗證樣品,同時正尋找制造合作伙伴,以便最早在2026年開始生產其電池。
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對比各家企業固態電池技術的量產時間表來看,大部分落地量產的時間點為2025年。結合業內對固態電池滲透率預測,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27年中國固態電池市場空間約為26GWh。
但值得注意的是,固態電池的賽道前景雖然誘人,其技術仍處于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孵化階段,固態電池距離大規模的量產落地仍有一段距離。
封面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