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人物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人物 > 正文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戴穩勝詳解城市文化金融指數: 文化金融指數導向充分反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導向

2019-12-06 19:22:13

每經記者張祎

12月6日,“2019天府金融論壇——文化金融峰會暨金融智能審判平臺發布儀式”在成都市青羊區舉行。作為活動的重頭戲之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戴穩勝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日前發布的“2019天府金融指數(TFFI)”中的文化金融部分進行了深入解讀。他指出,無論是從國際還是從國內發展歷史和現狀看,只有扎根于實體經濟的金融,有文化內涵的金融,有實際骨骼的金融,才是有源之水。

(每日經濟新聞張建攝)

2019天府金融指數顯示,北京(78.78)、上海(64.61)、深圳(63.69)依然占據全國金融中心排名前三甲,為第一梯隊城市,領先優勢顯著;而廣州(49.90)、杭州(48.34)和成都(46.36)為第二梯隊城市,在不同的金融發展領域有長足進步。其中,在文化金融指數方面,成都穩居全國第六,位列中西部第一。

戴穩勝表示,作為天府之國,成都發展文化金融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政企文商各界共同努力之下,成都的文化金融一定會得到全面高質量的大發展。

指數導向反映政策導向

11月21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在成都發布了2019天府金融指數(TFFI)。指數顯示,成都整體金融綜合競爭力繼續位居中西部第一,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位列全國第六位。

在文化金融指數方面,指數報告指出,北京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次之,成都位列全國第六、中西部第一。

來源:《2019天府金融指數報告》

對于天府金融指數的指標體系,戴穩勝表示,天府金融主要反映了兩個方面,一是金融業發展基本要素的發展水平,比如總量、結構等;二是從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方面進行考量,包括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綠色金融、農村金融等。

“文化金融指數是天府金融指數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方面反映了金融實體之本,另一方面反映了金融發展之葉。”戴穩勝指出,在文化金融指數的指標體系里,文化金融基礎體現的是已有的現狀,文化金融發展則體現金融機構對文化金融的支持,反映的是未來的一種發展潛力。總體來說,文化金融指數指標體系設計較為科學,既反映了現狀和實力,又反映了潛力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天府金融指數指標體系之文化金融部分來源:《2019天府金融指數報告》

戴穩勝在解讀中強調,任何一個指數的設計并非憑空而來,一定是服務于應用,而文化金融的指數導向充分反映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導向。文化產業作為一個服務行業,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扎根于實體經濟的金融,有文化內涵的金融,有實際骨骼的金融,才是有源之水,“我們的文化金融指數實際上就做了一個引導,如果相對文化基礎而言,文化發展方面有所欠缺,那么就會引導金融機構后期要往這方面去完善。”

對于當前的文化金融產業,戴穩勝從人才、融資、保障方面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人才是發展文化金融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本,是金融機構提供支持的動力,財政和金融方面應加強對人才的支持力度;第二,與其讓銀行業突破風控體系制定更多政策支持文化產業,不妨發展直接融資的體系,構建文化創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命運共同體;第三,加強社會保障和保險業對文化創意人才、金融人才的后續保障。

在戴穩勝看來,文化競爭是文明競爭的一種高級表現,也是根本性的一種競爭。在文明競爭中,自我矮化的趨勢必須引起重視。在樹立文化自信,進行文化競爭的過程中,則需要依靠金融與科技的支撐。

成都文化金融前景美好

從文化金融指數結構來看,排名靠前的城市各具優勢。

其中,北京在“文化金融發展”方面優勢突出,無論是文化類上市公司相關指標,還是文化類企業獲得資金支持的指標,北京都遙遙領先其他城市;

上海、深圳、杭州、廣州也極具競爭力,上海大力推進文化產業投資,杭州和廣州在推動風險資本支持本地文化類企業方面付出了諸多努力;

成都、重慶、長沙、南京等城市文化金融基礎較好,但在文化金融發展方面不及上述城市。

戴穩勝指出,文化金融的表現一方面固然與其文化產業基礎相關,更重要的是與其經濟與金融實力相適應。文化產業包羅萬象,其發展都離不開資金支持,而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資本市場的廣度深度,都會嚴重影響文化產業的融資難度,從而影響文化產業的發展。

從長遠角度看,北上廣深杭這些城市將可能持續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在其他城市中,成都受其成熟的消費文化、悠久的巴蜀文明、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積極努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文化金融的發展有著較深厚的基礎與潛力。

“四川省、成都市以及青羊區的文化金融政策都做的很好。在政策的推動下,成都文化金融未來的發展前景將非常美好。”戴穩勝認為,成都發展文化金融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政府對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有著充足的政策支持,他建議,相關決策者應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加大對文化產業人才及相關金融人才的吸引與培養以及對文化金融產業的財政稅收支持力度,大力發展區域經濟,鼓勵文化金融的發展。

同時,他還認為,成都高質量發展理念與安逸巴適的生活觀念為文化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從業者應充分把握消費熱點,適時推出具有市場前景的文化產品并吸引資金支持,“在政企文商各界共同努力之下,成都的文化金融一定會得到全面高質量的大發展。”

責編 方奕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青羊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