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6-10-14 14:42:47
10月13日,在201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現場,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對新能源汽車準入政策修訂的原因進行了說明。他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安全問題更為突出。為了治理各種問題,對準入規則修訂是必須的。
10月13日,在201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現場,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對新能源汽車準入政策修訂的原因進行了說明。他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安全問題更為突出。為了治理各種問題,對準入規則修訂是必須的。
據中國電動汽車網報道,瞿國春介紹說,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無論是企業還是產品層面均存在不少問題。從企業層面來看,散小弱是典型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具有生產資質的企業有263家,但去年年產銷量不足百輛的乘用車企有47家,客車企業有67家。“規模小、技術弱企業的存在間接使得產品質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且嚴重制約技術提升。”
與此同時,產品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從去年的9起到今年上半年的8起,事故發生頻率有所提高。由于安全問題直接關乎消費者生命安全,在修訂的規則中也著重對安全標準進行了強調。
據瞿國春透露,未來產品準入將提高性能要求,增加安全性檢測項目,檢驗標準將增16個,專項標準也從22個增加到38個;產品追溯性要求也將有所提高,關鍵部件必須具有相關標識;企業也需要強化安全監管,建立包括車輛安全、故障、能耗等數據庫,產品全生命周期檔案也將同步建設,此外還需要建立安全事故應急處理事故,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推動技術進步。
興業證券認為,新能源乘用車十年十倍,是未來A股超強主題。新能源乘用車行業滲透率低,增速高,空間大。2016年全年滲透率預計不及2%,未來幾年有望連續翻倍增長。根據工信部積分政策要求,2020年乘用車銷量按3000萬輛,對應新能源積分360萬分,需生產約120萬臺車。考慮規模效應下乘用車成本下滑,未來新能源乘用車將對1000萬輛A級及以下燃油乘用車形成替代。
興業證券表示,新能源中乘用車是國際廠商的競爭焦點,也是國家政策導向最終的落腳點。工信部燃油與新能源積分政策為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提供了長期的內生驅動機制,督促整車廠商大力發展新能源乘用車,提供更加廉價優質的產品供給,刺激消費需求,形成正向循環。從燃油到新能源,汽車領域波瀾壯闊的技術革命已經開始,新能源乘用車未來增速最快空間最大,推薦組合——江淮汽車、比亞迪、奧特佳。
每經聲明:每經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