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6-10-14 14:25:32
多數券商三季度業績較二季度實現20%至30%左右的環比增長。根據各月財務數據統計,招商證券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5.2億元,環比增長27.04%。興業證券、國元證券、國金證券等三季度業績也實現相近程度的環比增長。
截至記者發稿,大多數上市券商發布9月營收月報。根據已披露的數據,多數券商三季度業績較前兩季度出現明顯回暖。
多數券商三季度業績較二季度實現20%至30%左右的環比增長。根據各月財務數據統計,招商證券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5.2億元,環比增長27.04%。興業證券、國元證券、國金證券等三季度業績也實現相近程度的環比增長。
7月、8月,市場曾有一波交投放量的上漲行情,這段期間市場交易量有所回暖,被認為是券商在三季度獲得業績支撐的一大原因。
“三季度的‘吃飯行情’導致交易量回暖,兩市融資融券的規模也有所上升,加上上半年交易傭金率快速下降之后,下半年繼續下降的空間收窄,導致券商經紀業務收入獲得保證。同時,這一波‘吃飯行情’令市場情緒更活躍,加大券商自營業務獲益的空間。”一位證券行業分析師表示。
此外,投行作為券商另一大業務板塊,在三季度也擁有十分適宜的增長環境。該名分析師還向記者表示,二季度債券信用風險暴露曾導致券商債券承銷業務收縮,三季度該項業務逐步恢復正常,加上IPO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三季度有所提速,因此助推了投行業務收入的增長。
與此同時,已披露數據也顯示部分券商三季度業績出現明顯縮水,且與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的趨勢背離。據悉,由于今年券商信用評級大面積被下調,多家券商在7月額外計提了繳納投資者保護基金的費用,導致其當月業績受到影響。
對于四季度券商業績是否能有所起色,分析人士預測,四季度與三季度持平的概率較大,但證券公司的發展普遍會更加規范和多元,自營業務對收入的影響或更顯著。
華創證券分析師華中煒表示,《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10月起正式實施,將對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多家券商為提升自身抗風險能力及業務發展機會,紛紛補充資本金。
安信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趙湘懷認為,隨著市場進一步企穩,未來券商的業績彈性將更多來自于自營業務。在券商的幾大業務中,受到行情影響,經紀業務和信用交易業務很難有大幅波動。而自營業務對券商收入的影響占比較大。2016年上半年,券商自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約20%,去年上半年該比例甚至超過30%。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