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0 01:22:2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秀偉
每經記者 朱秀偉
昨日(6月19日),滬指盤中一度跌至2115.79點,創出年內新低。最終下跌0.73%,報收于2143.45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創業板相比主板依然強勢,但已不見前段時間的瘋狂,昨日創業板逾半數個股下跌。與此同時,滬指日K線出現“雙針探底”走勢,中信證券認為,有政策托底,股市將逐步企穩。
底部整固限制經濟向下/
6月18日,監管層召集各大券商分管投行等業務的高管閉門討論IPO重啟,會上傳出最早7月底重啟的消息。
“有統計稱,目前已過會但尚未發行的企業共有83家,計劃募集資金總達600億元。這對A股來說絕對是一筆不小數目。”一位來自深圳私募用數據表達了他的擔憂,“目前行情已經轉弱,未來融資繼續買入的可能性會銳減,資金供應將減少,相反大小非減持會增多,現在又有IPO重啟預期可能吸引資金打新,未來A股資金面將進一步緊張。”
有分析人士認為,昨日大盤繼續下跌的另一個理由是房地產稅擴容消息。針對房地產稅擴容,多家機構建議投資者不必過度悲觀。中金公司表示,“房地產稅推廣已成定局,但或成為貨幣政策的對沖手段,且是制度架構推進,此舉不是一味地壓低房價。”同時,中金建議投資者,地產股已進入價值區間,應越跌越買。
莫尼塔則表示,從該機構的草根調研來看,6月工業活動進入淡季,但大部分行業表現并不像4、5月那樣低于預期。6月上半月,“淡季不淡”的特征頗為明顯,當前宏觀經濟更多處于底部整固階段,頗多行業的低庫存狀態限制了經濟進一步向下。
中信證券認為,隨著市場對宏觀流動性預期不斷下調,對大盤下行壓力將逐漸消化。在IPO重啟前,雖然流動性環比收緊,但證監會依然會努力維護股市流動性預期平穩,預計在政策托底之下,股市將逐步企穩。
私募:警惕中小股最后一跌/
昨日,與創業板半數個股下跌相對應的是,資金又開始關注煤炭、鋼鐵等板塊,兩板塊漲幅明顯靠前。這是否意味著市場風格出現了變化?
“從盤面來看,很明顯是一種護盤行為。”對于煤炭、鋼鐵板塊的集體異動,仇天嫡表示,背后主導者也是“國家隊”。另一位短線游資人士則認為,“市場規律就是跌多則漲,不排除煤炭、鋼鐵、有色板塊反彈純屬市場行為。”
對于資金為何青睞鋼鐵、煤炭等產能嚴重過剩的傳統行業,上述游資人士分析稱,“近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央行是否應該調整貨幣政策,資金面確實緊張。一旦放開,強周期性板塊就具備吸引力了。”
那么,貨幣政策是否會在短期調整?仇天嫡認為,“一方面是政府對經濟減速的容忍度提高,另一方面政策傾向于激活存量資金,因此我認為短期貨幣政策不會大調整。”對于煤炭、鋼鐵行的反彈,他認為,“這些行業本身沒有改善,長期也看不到改善跡象,股價表現只能是曇花一現,很難持續。”
仇天嫡還特別建議投資者,要警惕最后一跌,“歷次行情最后下跌的都是中小個股,而且短期殺跌力量驚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