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業績倒數基金“找出路”,富榮價值精選竟“由股轉債”?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9 16:59:12

近日,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混合修改業績比較基準,由“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5%+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5%”變成“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80%+中證可轉換債券指數收益率×20%”,相當于由股基轉為債基。而對一只債基來說,凈值從4毛回到1元之上,需要多長時間?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趙云    

近日,富榮基金公告稱,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混合修改業績比較基準,由“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5%+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5%”變成“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80%+中證可轉換債券指數收益率×2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富榮價值精選過往多個季度以50%以上的股票倉位在運作,2022年和2023年期間股票倉位更是多個季度維持在80%以上,不過運作6年多以來,C類份額最新凈值僅剩下4毛多,去年在股票倉位不斷下降的情況下,依然虧損超過33%,排在基金業績倒數前三。

如今修改業績基準,完全以債對標,相當于“由股轉債”。而對一只債基來說,凈值從4毛回到1元之上,需要多長時間?

調整業績比較基準,由股轉債?

近日,富榮基金公告稱,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混合修改業績比較基準并修訂基金合同。

原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5%+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5%。”調整后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80%+中證可轉換債券指數收益率×20%”

這個業績比較基準的變化,相當于是把一只偏股基金調整為了債券基金。

其實基金經理在去年底時,就已經把所有股票倉位清空,90%以上倉位全部配置在債券資產上,并且在2024年4季報中表示:“將采取穩健均衡策略,即債券配置策略,靜待‘固收+’的配置機會。”

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依然沒有股票倉位,債券資產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超過70%。基金經理在今年1季報中又說道:“基金根據市場最新情況逐步調整資產配置,形成以債券和可轉債為主的資產結構。”

顯然,該基金實際上從去年4季度開始全面轉向,定位為一只固收+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A類和C類的份額凈值相差極大,截至2025年4月28日,A類份額的累計凈值為1.2964元,單位凈值為0.5542元,C類份額的累計凈值和單位凈值均是0.4144元。

主要原因在于,該基金在2019年一季度出現了巨額贖回。由于巨額贖回,部分贖回費計入基金資產,導致基金A類份額凈值單季度大漲125.14%。

所以如果排除巨額贖回因素,C類份額的凈值才真正反映了基金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0.4144元的凈值,意味著該基金C類份額自成立以來虧損超過了58%。

回顧過往,該基金自2021年開始連續4年收益為負數,其中2022年和2024年,單個年度的跌幅都超過30%,其中在2024年,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混合A類和C類全年跌幅分別達到33.21%和33.4%,在所有基金中全年業績排在倒數前三。

倉位“多變”

基金尋求投資風格、運作思路的改變通常不難理解,但該基金其實并不是第一次尋求改變,過往表現出來的“多變”特征非常明顯。

首先,多變體現在基金的股票倉位,雖然該基金是一只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倉位可以在0%-95%之間浮動,該基金也試圖通過倉位調整達到擇時的目的,但實際效果并不好。

資料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18年8月10日,成立時的規模只有約2005萬元,彼時上證指數在2800點上下。成立之后,市場繼續調整,到2018年底時,上證指數的點位回落到2500點以下。該基金2018年的4季報顯示,彼時股票倉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52.44%。

進入2019年,尤其是4月份之前,市場持續上漲,但該基金在一季度并沒有明顯把股票倉位的占比提上去,截至2019年1季度末時,股票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變成47.51%。

2019年4月中旬之后,市場開始震蕩向下調整,而該基金從二季度開始,不斷加倉位,到2019年底時,股票倉位加到了82.86%。

到了2020年一季度,市場先是大幅下跌,反彈后又繼續調整,2020年3月19日,上證指數創出2646.8點的低點之后,開始上漲,但該基金在2020年一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卻是0。

此后,到2020年二季度末時,該基金的股票倉位還是0,但上證指數已經漲回到了2900點上方,緊接著2020三季度,市場加快上漲,沖到了3400點上方,而該基金在2020三季度才開始加倉,一共加了不到2成,截至2020年3季度末時,股票倉位占比為18.17%。

到了2021年一季度,上證指數沖到了3700點上方,并形成階段高點,而該基金在2021年一季度末,把股票倉位提到了31.76%。

從低點清倉,再到大幅上漲后追買,這一系列的倉位變化,只是其運作6年多時間的其中一部分。2021年后,其倉位的調整仍不理想??偟膩碚f,其調整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擇時的能力。

策略和基金經理“多變”

其次,該基金的多變還表現在策略方向上,2018年四季報顯示,“標的主要從滬深300、中證500成分股中選取,均衡配置了以行業龍頭為代表的白馬藍籌。”

2019年四季報卻顯示:“基金積極配置TMT行業個股,精選通信、電子、計算機行業中受益于5G上下游建設、兼具高景氣度與高成長空間的優質標的。”

而從2023年四季度開始,該基金又將策略逐漸調整到小市值風格,采用數量化方式投資。結果又碰到了小盤股的大幅調整。

如今該基金又換了策略,變成了要以債券和可轉債為主的固收+模式運作。

可以說,這只基金從成立以來,也算是在不斷嘗試各種投資方式,但截至目前并沒有明顯奏效。

當然,投資策略不斷調整的另一個原因,也離不開另外一個“多變”,那就是基金經理的多次變更。

從剛成立時的胡長虹,再到鄧宇翔,后來又換成王丹和郎騁成,再后來換成黃祥斌,如今的基金經理是李黃海和陳政龍。

作為一只主動管理型基金,基金經理的每一次變化,都可能帶來基金風格的大變化。

而如今基金又定位成了“固收+”產品,對于C類投資者來說,要想看到4毛多的凈值回升到1元以上,目前還不知道需要等待多長時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近日,富榮基金公告稱,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混合修改業績比較基準,由“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5%+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5%”變成“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80%+中證可轉換債券指數收益率×2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富榮價值精選過往多個季度以50%以上的股票倉位在運作,2022年和2023年期間股票倉位更是多個季度維持在80%以上,不過運作6年多以來,C類份額最新凈值僅剩下4毛多,去年在股票倉位不斷下降的情況下,依然虧損超過33%,排在基金業績倒數前三。 如今修改業績基準,完全以債對標,相當于“由股轉債”。而對一只債基來說,凈值從4毛回到1元之上,需要多長時間? 調整業績比較基準,由股轉債? 近日,富榮基金公告稱,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混合修改業績比較基準并修訂基金合同。 原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5%+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5%?!闭{整后的業績比較基準為:“中債綜合全價(總值)指數收益率×80%+中證可轉換債券指數收益率×20%” 這個業績比較基準的變化,相當于是把一只偏股基金調整為了債券基金。 其實基金經理在去年底時,就已經把所有股票倉位清空,90%以上倉位全部配置在債券資產上,并且在2024年4季報中表示:“將采取穩健均衡策略,即債券配置策略,靜待‘固收+’的配置機會?!? 到了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依然沒有股票倉位,債券資產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超過70%?;鸾浝碓诮衲?季報中又說道:“基金根據市場最新情況逐步調整資產配置,形成以債券和可轉債為主的資產結構。” 顯然,該基金實際上從去年4季度開始全面轉向,定位為一只固收+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A類和C類的份額凈值相差極大,截至2025年4月28日,A類份額的累計凈值為1.2964元,單位凈值為0.5542元,C類份額的累計凈值和單位凈值均是0.4144元。 主要原因在于,該基金在2019年一季度出現了巨額贖回。由于巨額贖回,部分贖回費計入基金資產,導致基金A類份額凈值單季度大漲125.14%。 所以如果排除巨額贖回因素,C類份額的凈值才真正反映了基金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0.4144元的凈值,意味著該基金C類份額自成立以來虧損超過了58%。 回顧過往,該基金自2021年開始連續4年收益為負數,其中2022年和2024年,單個年度的跌幅都超過30%,其中在2024年,富榮價值精選靈活配置混合A類和C類全年跌幅分別達到33.21%和33.4%,在所有基金中全年業績排在倒數前三。 倉位“多變” 基金尋求投資風格、運作思路的改變通常不難理解,但該基金其實并不是第一次尋求改變,過往表現出來的“多變”特征非常明顯。 首先,多變體現在基金的股票倉位,雖然該基金是一只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倉位可以在0%-95%之間浮動,該基金也試圖通過倉位調整達到擇時的目的,但實際效果并不好。 資料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18年8月10日,成立時的規模只有約2005萬元,彼時上證指數在2800點上下。成立之后,市場繼續調整,到2018年底時,上證指數的點位回落到2500點以下。該基金2018年的4季報顯示,彼時股票倉位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52.44%。 進入2019年,尤其是4月份之前,市場持續上漲,但該基金在一季度并沒有明顯把股票倉位的占比提上去,截至2019年1季度末時,股票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變成47.51%。 2019年4月中旬之后,市場開始震蕩向下調整,而該基金從二季度開始,不斷加倉位,到2019年底時,股票倉位加到了82.86%。 到了2020年一季度,市場先是大幅下跌,反彈后又繼續調整,2020年3月19日,上證指數創出2646.8點的低點之后,開始上漲,但該基金在2020年一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卻是0。 此后,到2020年二季度末時,該基金的股票倉位還是0,但上證指數已經漲回到了2900點上方,緊接著2020三季度,市場加快上漲,沖到了3400點上方,而該基金在2020三季度才開始加倉,一共加了不到2成,截至2020年3季度末時,股票倉位占比為18.17%。 到了2021年一季度,上證指數沖到了3700點上方,并形成階段高點,而該基金在2021年一季度末,把股票倉位提到了31.76%。 從低點清倉,再到大幅上漲后追買,這一系列的倉位變化,只是其運作6年多時間的其中一部分。2021年后,其倉位的調整仍不理想。總的來說,其調整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擇時的能力。 策略和基金經理“多變” 其次,該基金的多變還表現在策略方向上,2018年四季報顯示,“標的主要從滬深300、中證500成分股中選取,均衡配置了以行業龍頭為代表的白馬藍籌?!? 2019年四季報卻顯示:“基金積極配置TMT行業個股,精選通信、電子、計算機行業中受益于5G上下游建設、兼具高景氣度與高成長空間的優質標的。” 而從2023年四季度開始,該基金又將策略逐漸調整到小市值風格,采用數量化方式投資。結果又碰到了小盤股的大幅調整。 如今該基金又換了策略,變成了要以債券和可轉債為主的固收+模式運作。 可以說,這只基金從成立以來,也算是在不斷嘗試各種投資方式,但截至目前并沒有明顯奏效。 當然,投資策略不斷調整的另一個原因,也離不開另外一個“多變”,那就是基金經理的多次變更。 從剛成立時的胡長虹,再到鄧宇翔,后來又換成王丹和郎騁成,再后來換成黃祥斌,如今的基金經理是李黃海和陳政龍。 作為一只主動管理型基金,基金經理的每一次變化,都可能帶來基金風格的大變化。 而如今基金又定位成了“固收+”產品,對于C類投資者來說,要想看到4毛多的凈值回升到1元以上,目前還不知道需要等待多長時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