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14:36:09
2024年,藥店行業整體呈現增速放緩、短期承壓的大趨勢,龍頭企業大參林逆勢交出了一份規模領先且增速較高的成績單。
去年全年,大參林實現總營業收入264.97億元,同比增長8.01%。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69.56億元,同比增長3.02%;實現歸母凈利潤4.60億元,同比增長15.45%。營收與凈利潤的雙提升得益于大參林在規模和效率方面的多重改善。
規模方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門店數量已達到16553家。從去年前三季度數據來看,大參林門店數量居全行業第一。效率方面,近年來,連鎖藥房上市公司中只有大參林的三項費用率合計水平和存貨周轉天數呈現下降趨勢。同時,近年來大參林的日均坪效水平在藥房上市公司中排名首位。
目前看來,雖然連鎖藥房行業整體承壓,但零售藥店占全終端銷售額比重增加、行業頭部集中度將持續提升、處方藥院外市場挖掘潛力大等確定性趨勢依然顯著。以大參林為代表的專業服務能力強且合規經營、聚焦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大型連鎖醫藥零售企業將收獲長期利好。
近日,大參林交出了一份規模領先且增速較高的成績單。
2024年全年,大參林實現總營業收入264.97億元,同比增長8.01%;利潤總額達到13.40億元、歸母凈利潤9.15億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69.56億元,同比增長3.02%;實現歸母凈利潤4.60億元,同比增長15.4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7.68億元,同比增長44.14%。
受政策沖擊和消費低迷等影響,藥店行業整體呈現增速放緩,短期承壓的大趨勢,大參林逆勢增長凸顯業績韌性和成長確定性。
分析財報數據發現,報告期內,大參林實現規模和效率的雙重提升,業績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規模方面,大參林在2024年門店數量凈增加2479家,同比增長17.61%,通過自建、并購和加盟三駕馬車共同發力,門店擴張規模和速度行業領先。截至期末,公司門店數量已達到16553家。從去年前三季度數據來看,大參林門店數量居全行業領先。
在廣東、廣西、河南及黑龍江等優勢區域,大參林持續鞏固“護城河”地位,省內市場份額名列前茅。同時,新進上海市及內蒙古自治區,積極填補分布空白地帶。自2019年以來,大參林新進了15個省級行政區,全國布局已基本實現,跨省份擴張之戰已完成。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正式進入加密期,聚焦市占率,進一步提升規模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大參林的門店規模屬于逆勢上漲。據行業數據,去年前三季度,連鎖藥店上市企業整體呈現門店擴張放緩、閉店率提升趨勢。2024年前三季度以凈增加門店數量計,6家連鎖藥店上市企業2020至2023年每年凈增加門店數量均保持快速提升趨勢,其中2023年凈增加1.4萬家,而2024年前三季度僅凈增加0.9萬家。
大參林在行業擴張放緩之際敢于逆勢擴張,其支撐力來源于效率的持續提升。根據券商研報,近幾年來,在行業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多數連鎖藥店開始放緩門店擴張速度,聚焦存量門店發展和控費提效,但連鎖藥房上市公司中三項費用率合計水平呈現下降趨勢的只有大參林。從存貨周轉天數看,也僅有大參林近年來呈現縮短趨勢。從藥店日均坪效水平角度,近年來大參林的日均坪效水平在藥房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位。
除實體門店的效率持續提升外,大參林還積極擁抱線上渠道,積極探索新零售商業模式,打造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零售生態體系,全渠道一體化運營。截至去年底,公司O2O送藥服務覆蓋門店上線率達到80.38%,同時B2C業務利用中央倉+省倉+地區倉+門店的發貨模式,覆蓋全國,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
券商研報顯示,消費疲軟、比價程序上線、關店率提升等因素導致投資者對連鎖藥店板塊收入利潤預期下降。但大參林的各項業績指標顯示,規模提升疊加效率改善使公司利潤端表現堅挺。
雖然連鎖藥房行業整體承壓,但零售藥店占全終端銷售額比重增加、行業頭部集中度將持續提升、處方藥院外市場挖掘潛力大等確定性趨勢依然顯著。
根據米內網的數據,2024年,藥品三大終端(公立醫院、零售藥店、公立基層醫療機構)六大市場藥品銷售額約18638億元,同比下滑1.2%,其中零售藥店的銷售額達到5740億元,同比增長3.7%。零售藥店占全終端銷售額的比例由2019年的23.4%上升至2024年的30.8%,比重呈逐年上升趨勢。
也就是說,在零售藥店銷售額絕對值增長趨緩的背景下,零售藥店通過提升占比擴大的市場份額仍然值得期待。
而以大參林為代表的頭部連鎖藥房標的有望在份額提升中首先獲益。從現有行業格局看,目前全國連鎖藥店前十名的市場占有率仍相對較低,頭部連鎖的發展空間仍較大,未來全國布局的頭部連鎖以及各區域內的頭部連鎖將占據市場大部分份額,而部分中小連鎖及單體藥房則處于加速出清的階段。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藥店連鎖率較低。據中康CMH,美國藥店連鎖率已超過71%,我國2023年連鎖率僅58%左右,且不同地區的藥店連鎖率存在顯著差異。同時,我國醫藥零售行業集中度相比發達國家市場仍有較大差距。2022年,美國前三強藥房市占率為85%,日本前十強藥妝店市占率為73.7%,我國前十強藥房市占率僅為30.9%,百強占比僅為55.83%,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連鎖率和市占率雙重提升的背景下,藥房行業的集中程度還將持續升高,頭部企業規模和利潤增速可期。根據《中國藥店》測算,2024年中國藥店價值榜10強企業總營收規模約1700億元,同比增長4.17%;20強企業總營收規模約2285億元,同比增長5.59%;50強企業總營收規模約2500億元,同比增長2.25%;100強企業總營收規模約3042億元,同比增長1.4%。可以看到,第一梯隊連鎖藥房企業的營收增速明顯快于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自“兩票制”政策實施以來,我國持續推進醫藥分離改革,配套出臺零加成、雙通道、門診統籌等政策。集中帶量采購以及國家醫保談判的持續推行,以“醫藥分開”為目標的醫改給醫藥零售業帶來新的增量市場。但目前,處方藥院外市場占比雖然呈緩慢增長趨勢,但占比依舊較低,2023年院內院外占比分別為80%和20%,對標美國和日本處方外流水平,我國處方藥院外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這給院外零售市場帶來新的增量預期。
為承接處方藥向院外轉移,大參林進行了積極布局,如構建處方承接體系,通過對接區域處方流轉平臺、加密布局院邊店及DTP藥房、拓展門慢門特等專業服務場景;加速門店醫保資質獲取,重點突破“雙通道”及門診統籌定點資質;強化專業服務體系,通過完善處方藥供應鏈、提升藥師專業能力、搭建慢病管理系統等舉措,構建差異化競爭力。
通過前述布局,截至報告期期末,公司直營門店中擁有DTP專業藥房248家,獲得個人賬戶醫保定點門店10093家,各類統籌報銷定點門店2822家。
此外,在國家醫保局《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引導下,公司積極探索藥品和保險業務相結合的增值模式,逐步推廣商業保險經紀以及報銷業務。公司布局“醫+藥+養+檢+險”的業務閉環,提供從疾病預防到用藥保障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幫助患者以更低成本、更便捷渠道享受前沿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降低患者使用創新藥的負擔,進一步推動了藥品特別是創新藥品種的銷售。
雖然連鎖藥房行業目前處于短期調整中,但長期看,醫藥改革、基本醫療保險、醫保個賬和門診統籌等醫藥改革長期有利于提高行業集中度和連鎖化率,以大參林為代表的專業服務能力強且合規經營、聚焦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大型連鎖醫藥零售企業將享有長期利好。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