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穿童鞋、腳踝跑斷、胯部要噴制冷劑??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倒計時!探營松延動力極限備賽 | “奔跑吧”具身智能①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8 17:41:31

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在北京亦莊開賽。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派出“旋風小子”和“小頑童”兩隊參賽,均使用N2人形機器人。該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專注于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已累計完成五輪融資。松延動力期待兩隊能各自用1臺機器人跑完全程,同時也在探索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應用途徑。

每經記者 李宇彤    每經編輯 馬子卿    

【開欄語】:

當人形機器人踏上半馬賽道,一場關于未來工業生態的無聲競逐已然鳴槍。

北京亦莊21.0975公里的賽道,既是鋼鐵軀體的耐力考場,更是中國智造產業鏈的立體沙盤。從南海子公園的麋鹿棲息地、到國家信創園的科技堡壘,這條鑲嵌著京東電商中樞、外資智造標桿的黃金賽道,正見證機器人產業從實驗室突圍的“成人禮”。

這場賽博馬拉松的獨特價值,在于將機器人產業鏈條具象化為競速單元,將機器人競賽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催化劑。賽事背后,不僅是雙足機械的奔跑,更是智能傳感、高能電池、柔性關節等機器人關鍵技術集群的集體沖刺。

這場馬拉松的真正終點不在信創園,而在智慧工廠的車間、在物流分揀的傳送帶、在萬千工程、千家萬戶的服務場景……當人形機器人突破21公里耐力閾值,中國智造的產業革命,才剛剛跑過第一個補給站。此刻,讓我們以賽道為尺,丈量智造強國的奔跑速度。

策劃:叢剛 李卓 每經記者 李宇彤

1天倒計時。

舉辦多年的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今年將于4月19日開賽。今年的賽事因為承載“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而備受矚目。

來自全國的21個人形機器人戰隊參賽名單,在4月18日正式被揭曉:宇樹G1、眾擎PMO1、夸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來自全國的人形機器人“頂流”都赫然在列,他們屆時都將與人類運動員在起點同時鳴槍起跑。

據官方披露,本次人形機器人將與運動員在起點同時鳴槍起跑之外,還將共跑同一路線,但擁有單獨賽道,并且全程采用鐵馬隔離或綠化帶隔離的方式保障人機安全。全程21.0975公里的賽道涵蓋了柏油路、上下坡、石子路等復雜路況。

就在比賽前兩天(4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營了本次21支戰隊中的“旋風小子隊”以及“小頑童隊”,見到了正在備賽中的“選手們”和它們的“教練”。他們都來自同一家公司——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延動力)。

正在測試中的N2人形機器人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李宇彤 攝

松延動力成立于2023年9月,是一家專注于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的科技企業。天眼查信息顯示,從2023年11月至2025年3月,公司已累計完成五輪融資。其中,今年1月和3月接連完成了A輪及A+輪,融資金額都過億元。投資方包括嘉興天啟資本、英諾天使基金、北京未來科學城基金、彬復資本,華強資本等明星機構。天使輪里甚至出現了金沙江創投的身影。

而松延動力本次參賽選手N2人形機器人身高約1.2米,重量約30千克,體型看起來像個小朋友。其兩支隊伍參賽用的都是這款相同機器人,但策略有所不同:“旋風小子”隊力圖展示機器人極限的運動能力,“小頑童”隊則是盡可能穩定地跑完全程。

據松延動力方面告訴記者,他們準備這場馬拉松的時間只有1個月左右,但機器人已經從最開始的跑不下全程,提升到可以穩定地完賽,并且不需要更換機器人。

究竟,“旋風小子”和“小頑童”歷經了怎樣的極限備賽?參賽背后,對于人形機器人來說,比拼的關鍵又是什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機器人也要穿鞋減震,首測腳踝就“跑斷”了

“第一次測試的時候沒有做任何調整,我們大概跑了15公里。”作為松延動力算法副總裁,也是本次馬拉松的負責人,崔文昊向記者回憶N2第一次的試跑。也是在第一次測試中出現了問題——N2的腳踝“跑斷”了。

崔文昊在專訪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其實N2原本不是為了跑步而設計的機器人,但其具有強大的運動能力。而對于這次比賽,他們也對應地做出了一些調整。

崔文昊告訴記者,腳踝電機和連桿之間的電機放在了機器人膝蓋的側面,腳踝往下蹬的時候電機會給到一個向下的力,地面則是會給腳踝一個反作用力,這兩個力是一個反向的剪切力,久了之后,把螺絲震松了,再加上螺絲本身有金屬疲勞,連接的螺絲就被全部切斷了。

面對這種情況,松延動力的馬拉松團隊馬上對腳踝的固定作出了調整。在原本6顆定位螺絲之外,增加了3個小的定位栓,分攤原本螺絲要承受的力。

此外,在機器人試跑的時候記者還注意到,備賽的N2機器人腳上還穿著一雙運動童鞋,而這也是松延動力的應對策略之一。

崔文昊告訴記者,之前機器人是沒有穿鞋的,而現在穿鞋是因為鞋底可以減震,吸收地面給到的反作用力,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能減輕剪切力。而在運動鞋的挑選上,需要選擇材質不導電的鞋子。

而在16日下午的測試中,也出現了一些意外。N2機器人在剛起步的過程中時不時地出現打滑的情況,不放心的松延動力團隊又給機器人換上了另一款鞋子再次上路測試。

松延動力的工作人員正在給機器人換鞋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李宇彤 攝

另一方面,電機過熱也是人形機器人在長時間高強度運動中需要克服的難關。記者注意到,一次測試結束后,機器人被拎回室內,工作人員馬上開始在機器人胯部的電機外側噴上制冷劑。

本次賽事中,機器人的關門時間設置為3小時30分鐘左右。在比賽過程中,機器人可更換電池,也可通過更換機器人以接力形式參加全程比賽。依據比賽過程中完賽時間、機器人更換次數進行綜合評價,比賽過程中更換機器人每次需要罰時10分鐘。

這家2023年才成立的年輕公司,本次比賽派出兩支隊伍“旋風小子”隊和“小頑童”隊,兩支隊伍參賽的機器人相同但策略有所不同。“旋風小子”隊力圖展示機器人極限的運動能力,而另一支“小頑童”隊則是盡可能穩定地跑完全程。而松延動力期待兩支戰隊各自都用1臺機器人跑完全程。

據4月17日晚公布的《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競賽規則》,比賽過程中,鼓勵賽隊機器人全程奔跑,鼓勵賽隊不更換電池,不更換機器人。更換機器人或更換電池需要向隨行裁判示意,并經隨行裁判同意后進行換電、更換機器人的操作。

對于這次比賽,崔文昊表示他們的目標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賽,在他看來,能在規定時間內完賽的機器人排名應該都不低了。崔文昊也告訴記者,之前的排位賽中N2五公里的用時大概在40分鐘出頭,全程21公里有測試但沒有計時,但肯定能在規定時間內跑完。

沒有數據,談算法就是“空中樓閣”

這兩年,人形機器人的熱度是越來越高,宇樹機器人“春晚”上的扭秧歌表演也成了“助燃劑”,讓大眾目光聚焦這個充滿了“未來感”的產業。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的《2025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預測,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銷量有望達到1.24萬臺,市場規模63.39億元。其中,中國人形機器人的銷量或將達到7300臺。隨著頭部產品已實現工廠場景的初步商業化應用,行業或將進入量產前夜。

然而,行業高歌猛進之際,3月底金沙江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嘯虎“正批量退出人形機器人公司”公開發言,引發市場熱議。機器人賽道商業化落地觀點不一,而人形機器人在技術成熟度和市場需求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

崔文昊在采訪中告訴記者,機器人的兩個研究方向中,像這種全身運動控制,不與物體接觸的locomotion(移動),其實已經很成熟了。在locomotion里找到一些商業化途徑,是很有希望并且能很快落地的,就是看誰能先找到。

但對于manipulation(操作),與物體接觸的一些操作類任務,崔文昊表示其實目前學術界都沒有做到一個很好的統一。而算法都是以數據為驅動,沒有數據的時候,談算法就是“空中樓閣”。

崔文昊表示,在算法還是“空中樓閣”的時候,他們會持續做好本體采集設備,做到一定的復用性,使數據可以復用到任何一個機器人上。在他看來,這個方面既能推動學術界業界對manipulation的發展,也可以讓其獲得最全的數據。如果算法收斂之后,也可以最快地進行算法的實現,屬于兩手準備。

而本次參加亦莊機器人馬拉松比賽,崔文昊也從中有所收獲。

全身運動控制的算法極限性,機器人本體的穩定性,電機全功率運行情況,都在馬拉松的強度下得到了測試。“以后你不管是哪個方向的任務,它都需要用到電機,都需要用到機器人本體,對這些都是一個很好的測試,確實能推動機器人產品化的發展。”另一方面,崔文昊認為本次賽事提升了大眾對機器人的認知,也提升了公司內部對自己產品的認知。

采訪尾聲,崔文昊向記者透露,接下來他們確定會做一款身高1.6米,上面是仿生人臉,下面是人形機器人的女性角色仿真機器人,而其目標就是代替所有現在的數字人方向,這款機器人既可以完成更真實的情感交互,也可以做到移動和導覽。

松延動力的仿生機器人頭
 
圖片來源:松延動力官網截圖

另外,他們還會尋找本體全身運動控制的商業化途徑,探索合適的形態和合適的應用方向。對于本次參賽的N2科研教育型機器人,還會進行優化。后面計劃推出N2的拉高版本E1。腰部多一個自由度,手上多兩個自由度,高度1.36米左右,可以完成一些上肢的操作任務。

采訪結束后,記者再次回到了公司大門口,松延動力的工作人員仍在操作著N2進行反復的測試,N2在石板路上邁出響亮的腳步,快速地奔向了遠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器人 自動化設備 遼寧省 新型工業化 機器人概念 機器視覺 制冷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