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2 13:18:44
4月11日,嶺南股份發布公告,披露了與東莞銀行東莞分行的仲裁終局裁決結果。因債務逾期問題,嶺南股份需償還申請人本金2.7億元及利息、罰息等共計2.82億元。此外,申請人對嶺南股份承接的多個項目應收款享有質權,并可優先受償。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馬子卿
4月11日晚間,嶺南股份(SZ002717,股價2.86元,市值52.06億元)發布公告,該企業此前披露的重大仲裁事項有了終局裁決——公司需償還本金2.7億元,并支付利息338.47萬元、罰息789.42萬元以及復利27.69萬元等,共計2.82億元。
同時,根據仲裁結果,作為仲裁申請人的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分行(以下簡稱“申請人”),對嶺南股份承接的多個項目應收款收入(此前雙方已簽訂質押合同)享有質權,并對其折價或以拍賣、變賣所得的款項在債權范圍內享有優先受償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仲裁結果,向申請人支付的款項,應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五日內一次性全部支付,逾期支付的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3年修正)》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處理。
嶺南股份表示,將積極與申請人溝通,就仲裁裁決書探討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由于該仲裁事項后續進展和執行情況尚存在不確定性,其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嶺南股份曾先后發布對于申請人存在債務逾期的公告。一是嶺南股份去年8月22日發布部分債務逾期公告,截至彼時,其對申請人存在債務逾期,金額為7000萬元;二是今年2月24日晚間嶺南股份再度公告,稱新增對申請人債務逾期1.997億元。
因上述兩次債務逾期,嶺南股份合計對申請人的逾期債務金額為2.697億元。2月24日晚間嶺南股份還同步公告稱,申請人向廣州仲裁委員會東莞分會提起仲裁申請,涉及金額2.82億元,除逾期借款金額外,還包括應付利息、罰息等費用。
如今,上述仲裁迎來終局裁決。根據嶺南股份4月11日晚間公告,嶺南股份需向申請人償還借款本金2.697億元并支付利息、罰息、復利,其中利息等暫計至2024年10月23日,后續按貸款對應的合同約定及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均計至全部款項清償之日止。此外,嶺南股份還需補償律師費52萬元、承擔仲裁費77.74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此前申請人提起仲裁申請時,共涉及五名被申請人,分別是嶺南股份及其全資子公司嶺南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嶺南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原實控人尹洪衛(同時也是現任總裁)、古鈺瑭(尹洪衛配偶)。根據結果,其余4名被申請人,將分別對上述債務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此外,此前嶺南股份多次與申請人簽訂質押合同,約定將承接的多個工程項目的應收款質押給申請人。根據仲裁結果,申請人對嶺南股份承接的多個工程應收款收入享有質權,并對其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所得款項在債權范圍內按質押順序享有優先受償權。
嶺南股份4月11日晚間還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副總裁李云鵬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及副總裁職務。記者查詢發現,這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嶺南股份第三名提出離職的副總裁。
去年7月13日,嶺南股份公告稱,收到董先農的書面辭職申請,董先農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此外,去年11月23日,嶺南股份公告,因公司戰略調整原因,羅霖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辭職后不在公司及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嶺南股份近年來因流動性問題引發關注。在4月11日晚間的公告中,嶺南股份還介紹,近年來公司生態環境建設與修復業務、水務水環境治理業務及文化旅游業務均遭受了重大的沖擊。公司工程項目招投標延遲、開工延遲,項目施工周期及結算進展均受重大影響,回款情況不佳,資產負債率較高,盈利能力及償債能力持續下滑,存在流動性壓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就在4月4日,嶺南股份還發布部分債務逾期公告,稱今年2月22日至3月31日,公司在銀行、融資租賃等金融機構的新增逾期債務合計4.47億元,占公司2023年經審計凈資產的21.25%。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2311760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