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1 07:34:16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陳俊杰
丨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丨
NO.1 德國光譜火箭發射失敗
當地時間3月30日,由德國伊薩爾航空航天公司研發的“光譜”號火箭從挪威安島發射升空,發射后不久即墜毀。德國伊薩爾航空航天公司是德國太空初創公司之一,該公司的投資者包括大眾汽車的最大股東保時捷控股公司,迄今已籌集超過4億歐元的資金。
點評:德國伊薩爾公司"光譜"號火箭首飛失敗,為商業航天領域再添警示案例。作為明星初創企業,其技術驗證失利不僅暴露航天工程的高風險性,更折射出資本熱捧與技術創新間的現實鴻溝。商業航天注定是場持久戰,唯有平衡資本期待與技術沉淀,方能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行穩致遠。
NO.2 首開東北航線,東航國產大飛機C919通航沈陽
東航國產大飛機C919執飛MU6339的航班,于3月30日上午11時許平穩地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在東北地區的首次商業運營,這標志著沈陽成為東航國產大飛機C919通航的第10座城市。
點評:此次C919成功落地沈陽,標志著東北民航正式開啟國產大飛機商業化運營的新篇章。
NO.3 首個具身智能創新產業園落戶北京海淀
相關消息顯示,全國首個具身智能創新產業園——中關村(海淀)具身智能創新產業園近期已授牌,并吸引了多家明星具身智能企業簽約入駐或確定入園意向,園區整體出租率已達30%,初步形成具身智能產業集聚發展態勢。
點評:在AI(人工智能)大模型競速后,具身智能正成為全球科技角力的新賽道,其突破不僅依賴算法突破,更需硬件載體、感知交互等系統性創新。唯有構筑開放協同的生態體系,方能讓具身智能真正落地生根。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