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4 09:06:39
人工智能是今年兩會的熱詞,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脫穎而出,不僅使AI行業深受震撼,也讓世界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在投教工作中,期貨公司也紛紛引入AI技術。
每經記者 章光日 每經編輯 吳永久
隨著期貨市場的日益發展,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它不僅是保障投資者權益、提升市場透明度的關鍵,也是期貨公司持續發展的基石。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每日經濟新聞》特別關注期貨公司在投資者教育方面的實踐和努力。
投資者教育工作的常規性工作有哪些?難點有哪些?如何利用AI做好投教工作?針對以上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徽商期貨、華創期貨和國盛期貨這三家專業期貨公司。這三家期貨公司都是業內的佼佼者,各具特色。
期貨市場兼具專業性和風險性,期貨公司高度重視投資者教育工作,堅持將投資者教育作為一項常規性工作,并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形式。上述3家期貨公司都形成了豐富的投教內容和形式,并且注重以實戰促投教。
徽商期貨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成立了投資者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投資者教育與保護工作的計劃、組織與監督,并在客戶服務中心設置專職投教崗,各營業部設置了兼職投教崗。為提升投資者保護教育的效果,提高投資者教育的深度和廣度,2021年徽商期貨成立了安徽省首家期貨類實體投教基地。
記者了解到,在投資者教育工作上,華創期貨配備了多名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和教學經驗的專業人員,包括金融分析師、培訓師等。公司的投教內容主要涵蓋基礎知識、風險教育和合規普及三大塊。面對數字化時代,華創期貨還搭建了完善的線上投教體系,包括APP、新媒體矩陣等多項形式。
國盛期貨的投資者教育工作主要由運營中心和數字金融業務總部負責,公司的投資者教育工作主要涵蓋了金融知識的普及、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非法期貨活動的警示教育、投資者保護的宣傳、風險意識的培養等方面,主要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講座辦會等方式開展。
3家公司都非常重視實戰培訓與演練。華創期貨提供了豐富的實戰培訓課程,同時借助合作方模擬交易平臺,讓投資者在模擬環境中進行實戰演練。徽商期貨也通過“模擬交易+實盤大賽”雙軌制提升投資者實戰能力。國盛期貨則打造了不同層級、不同主體的實戰訓練營,也積極將模擬交易作為公司自建服務平臺的重點功能。
投資者教育工作不僅重要,也面臨諸多困難,主要體現為以下三點:一是投資者需求多樣化,包括知識背景、投資經驗和風險承受能力差異大;二是投教人才相對短缺,新媒體時代,高質量投教產品需求量大;三是期貨知識相對專業性強,初級投資者理解有一定的難度。
面對投教工作中的難點,期貨公司紛紛采取差異化的教育策略。對于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采取不同的投教策略。比如針對新手投資者,國盛期貨會采取分階段知識導入與實操結合,通過短視頻、圖文手冊普及期貨基礎概念,引入模擬交易工具,分析交易記錄中的常見錯誤;再比如對于老年投資者,徽商期貨實施了特別的管理和服務策略,對70周歲以上且賬戶活躍的老年交易者,安排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現場面談,確保其具備真實交易意愿和能力。
面對投資者教育工作的難點,創新能夠起到關鍵作用。人工智能是今年兩會的熱詞,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脫穎而出,不僅使AI行業深受震撼,也讓世界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在投教工作中,期貨公司也紛紛引入AI技術。
目前,華創期貨已引入DeepSeek大模型,進行投教內容智能生成,提升內容匹配精度與傳播效果。華創期貨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公司將深度應用DeepSeek大模型構建智能推薦系統,實現客戶年齡層、投資經驗、風險偏好等多維度畫像分析。國盛期貨也計劃引入AI技術,打造智能投教生態,建立沉浸式學習平臺,增進與投資者的互動,依托數字化工具實現投資者教育形式和效率的優化,進一步完善投資者教育的評估體系。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市場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的初心與使命。投資者教育工作的開展,對于期貨公司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徽商期貨在多個領域積極開展社會責任實踐,通過多種方式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以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為例,徽商期貨通過“保險+期貨”項目為鄉村地區提供風險管理服務。近年來,公司已持續赴鄉村振興一線為4000余人開展金融知識、“保險+期貨”培訓172次,捐資捐物130萬元,消費幫扶755萬元,開展多個“保險+期貨”項目,在保障農民收入,服務初級農產品保供穩價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談到投資者教育的長遠愿景,國盛期貨相關人士表示,公司致力于構建“期貨知識圖譜”,以達到國家級投教標準而努力,希望能推動期貨投教納入國民金融素養教育體系。公司期望通過投資者教育,可以降低盲目投機導致的非理性波動,促進金融市場穩定。通過培育產業客戶的風險管理能力,幫助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工具對沖價格波動,賦能實體經濟發展。縮小城鄉、代際金融知識鴻溝,讓金融知識、期貨知識從小抓起,強化風險意識基因,構建共生型市場生態,推動金融公平普惠。
華創期貨相關人士也表示,公司希望能夠在整個行業內樹立起投資者教育的標桿,帶動更多金融機構重視并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穩定、有序的期貨市場環境,為金融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華創期貨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