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感受“路魂” 兩岸媒體人走進川藏公路博物館

四川新聞網 2024-10-23 18:18:25

“感謝你們的披荊斬棘,才有了現在美好生活。”10月21日,臺灣自媒體人劉博儀在川藏公路博物館的游客留言本上,寫下了自己一路的參觀心得。

當天,第五季“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采訪活動啟動。今年是川藏公路建成通車70周年,作為四川首個以川藏公路為主題的博物館,川藏公路博物館成為了此行的第一站。

近千平方米的展館,分為序廳、歷史抉擇、天路長歌、薪火相傳、尾廳、文創區六個部分。走過一個個展區,川藏公路艱苦卓絕的建設過程在兩岸媒體記者團的眼前鋪展開來。新老照片、筑路工具、生活用品、相關報紙、書籍、畫報、徽章、旗幟等吸引著大家的目光。

QQ圖片20241022182915.jpg

兩岸媒體采訪博物館講解員

“這個博物館有什么互動的形式嗎?”“平常的接待量如何?”“日常會開展什么樣的活動呢?”兩岸媒體記者團團圍住博物館講解員。

拋出一個個問題。

“我們會免費贈閱宣傳折頁與川藏歷史遺址遺跡點位圖,每月定期舉辦校園科普活動周、開展大型科普教育活動,也會組織學生錄制科普微視頻、川藏手工與繪畫制作。”面對問題,講解員一一回答道。

走進“薪火相傳”展區,講解員停在了一塊看起來并不起眼的藍色大屏前,在展示電腦上動了動手指,屏幕上便出現了川藏公路沿線的實時路況和圖像,“在這里,展示著21世紀四川交通運輸工作的新變化、新進展,也能隨時查看最近路況信息。”

“哇,這真的很厲害!”臺灣臺北建中攝影通訊協會記者張承秀迅速將這一畫面捕捉了下來。

“一張張老照片,記錄著當年士兵們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上架設吊橋的艱辛。在高聳的崖壁上,他們用石器鑿路,搭建起'云梯',讓人不禁為之動容。”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朱光泓挑選了幾個出鏡拍攝的位置,最后選擇站在測量工具前,“它們見證了當年路線勘測的艱辛。那些勇敢的勘測隊員們,面對2400多公里的艱險山路,徒步翻越了200多座海拔4000至6000米的高山,跨過數百條河流,完成了全線的勘測任務。”他面對鏡頭有力地說道。

四川大學在讀臺青彭子琪一路拍了許多照片,參觀結束后將自己的感受發在了社交軟件上,“今天來到川藏公路博物館,非常有時代特點又非常有紀念意義。”她在發布的文章中寫道,“它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座橋梁。走在這座橋上,我們能夠看到過去,能經歷現在,能展望未來。”

“今天我聽到很多遍‘兩路’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我覺得這里面包含了勇氣、毅力、犧牲、團結、合作、互助等等優秀品質。”來自臺灣的徐銘鴻向記者分享說,他認為港珠澳大橋還有中國很多不可思議的建設,都是因為“兩路”精神延續下去才得以有了這些偉大的建筑,“將這樣的精神延續到我們自己身上,就是‘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參觀結束后,兩岸媒體記者在川藏公路博物館前矗立著的“路魂”雕塑前合影。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博物館 公路 媒體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