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觀察 2024-09-26 09:49:50
把“智改數轉”作為加快推進工業興省制造強省建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突破口。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成效如何,一起去看看。
這兩天,位于成都青白江的四川飛亞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內,各類設備有序運轉,正在趕制一批供給比亞迪、華為汽車等企業的訂單。
記者 楊唯一:經過“智改數轉”之后,這些國產設備的產品精度已經完全可以和世界頂尖設備相媲美。
企業不止通過設備的智能改造提升了產品精度,還通過在線實施華為數字化工廠管理系統,將生產效率提高了20%。同時,集成后的產品數據都“收納”進專屬二維碼“身份證”中。
四川飛亞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沈君凱:我們可以知道這個產品是哪一天生產的、哪一個人生產的質量的信息、技術的信息,我們都可以通過這個二維碼查到。
和飛亞公司一樣通過智改數轉讓老廠“換新顏”的,還有德陽的建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新投用的“無人產線”上,機械臂和精密的生產設備協同工作,而技術人員只需要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及時調整生產參數,就可以實時控制產線的運行狀態。
德陽市建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運維工程師 劉培培:自我們引入數字化設備后,生產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三條數字化產線在滿產狀態下,整體產量將提升60%。
今年,德陽市針對中小企業設備更新專門打造了“智改數轉”工作專班,依靠行業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的優勢,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改造。
德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鄧力文:發揮鏈主企業示范帶頭作用,鼓勵中小企業接入供應鏈管理平臺,賦能中小企業協同轉型,推動智能制造引領產業提質升級。
而在綿陽,近日獲得充電樁行業全國首張IATF16949認證證書的綿陽領充創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正是通過智改數轉,實現轉型升級,從而獲得了進軍全球汽車市場“通行證”。走進企業的生產車間,我們看見,無數個“藏”在生產線深處的傳感器正不停地收集數據,全方位監控測算著生產中的每項工作。
綿陽領充總經理 王曉甜:(過去)我們從問題的出現到問題的分析,整個過程就需要將近一個多小時。用系統以后,也就是短短的三五分鐘就可以把一個問題給處理完成。我們的生產效率較之前有了一個50%的提升。
今年四川省級制造業“智改數轉”實踐經驗成功入選工信部2024年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62.0%、83.0%,同比分別提升2.6和1.4個百分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