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09 13:06:48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自4月30日以來,*ST威創(SZ002308,股價0.58元,市值5.256億元)已連續24個交易日(截至8月8日)收盤“一字跌停”且連續1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面值,累計跌幅超過70%。8月9日,公司股價再次“一字跌停”,報0.58元,距離面值退市僅一步之遙。如果公司股價在當日未能實現“地天板”漲停,那么公司將無可避免地鎖定面值退市。這一局面不僅揭示了公司嚴重的治理和經營問題,也凸顯了當前市場投資者保護機制的不足。
特別是公司13.3億元資金被擅自劃走且至今未歸還的事件,不僅嚴重損害了公司的財務穩定,更直接侵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承受了巨大的損失,而目前尚未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
*ST威創未能按時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其經營狀況的擔憂。信息披露的不及時不僅違反了上市公司的基本義務,也使得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失去信心。投資者在這樣的信息真空中,承受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風險。
“一字跌停”意味著投資者幾乎沒有機會在跌停板上出逃,這種現象暴露出市場機制在應對極端股價波動時的不足。作為一家公眾公司,*ST威創理應承擔起保護投資者的責任。然而,鑒于公司目前的狀況,控股股東或公司自身顯然缺乏進行私有化回購的能力或者意愿。
因此,是否應該由市場或監管層面設立一種回購基金或相關保險制度,成為值得討論的議題。這類基金或保險制度可以在公司面臨極端風險時,通過提供資金或其他方式來回購部分股票,從而為中小投資者提供一定的流動性,防止中小投資者利益受到過度侵害。比如在上市公司股價連續“一字跌停”的情況下,給予投資者一定的時間窗口來平倉或作出其他選擇。
此外,上市公司也有責任在股價出現異常波動時,及時披露相關信息,并與投資者進行有效溝通,以減少市場恐慌和不必要的損失。然而,從*ST威創的表現來看,公司在信息披露和管理透明度方面做得遠遠不夠。
隨著*ST威創股價的進一步下跌,其面值退市已成大概率事件。這不僅是公司自身經營不善的結果,也再次敲響了市場風險的警鐘。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應保持高度警惕,盡量避免參與那些基本面不佳且存在重大風險的公司股票。同時,監管層應不斷完善法律法規,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保護機制,確保市場的公平與透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