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 > 正文

區域財經榜丨今年開建!廣州第二機場來了,為何選址佛山高明?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2 08:31:01

觀一域,謀全局。

【本期導視】

◎ 廣州新機場今年將在佛山高明動工

◎ 中國首單 上海港完成綠色甲醇燃料首次加注

◎ 一季度300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實現開門紅

◎ 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達1797億元

◎ 西安+寶雞將打造千億級鈦及鈦合金產業集群

◎ 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在北京朝陽區誕生

◎ 2024西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大會在成都彭州舉行

◎ 陜西西咸新區與世界500強企業簽署戰略合作

◎ 國內首顆5000萬像素BSI在合肥新站高新區量產

◎ 無錫與南京大學簽署市校全面深化合作協議

每經編輯|趙博淵

頭條關注:廣州新機場今年將在佛山高明開工

廣州白云機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新聞概覽:

廣東省發改委近日公布了省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其中“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項目將于今年開工建設。該項目位于佛山市高明區,首期建設內容包括3800×45米的西一跑道、3600×45米的東一跑道,本期在跑道間規劃新建旅客航站樓及配套設施。這意味著在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廣州也將進入“雙機場”運營模式。

區域視點:

廣州建第二機場是大勢所趨。根據中國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317萬人次,位列全國第一,且已經連續4年蟬聯單個機場客流量冠軍。

超高的流量有利有弊,其顯示出的是廣州的城市繁榮與經濟活力,帶來的問題則是機場容量的難堪重負。今年一季度,白云機場客流量高達1949萬人次,全年有望逼近8000萬人次,或將打破歷史紀錄。而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正是白云機場的設計容量,也就是說,當前的客流強度已近乎達到白云機場可承載的上限。

為此,廣州在建設新機場前,已經在做的另一件事是白云機場的三期擴建,擴建工程計劃明年完成,屆時白云機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達1.2億人次。

而從長遠來看,“雙機場”帶來的戰略價值是單機場擴建比不了的。以第二座機場投運至今不到三年的成都為例,2023年在雙機場加持下,成都航空樞紐已實現年旅客吞吐量近7500萬人次,僅次于北京、上海,躍升為全國第三城。北、上、成正是我國內地僅有的三座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而在剩下的一眾謀劃雙機場的城市中,廣州目前算是走在了最前面。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廣州的新機場,為何卻建在佛山高明區?這背后是由來已久的“廣佛同城”。在《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引領下,近年來廣州、佛山兩座城市在交通、產業等方面的同城化逐漸走深走實,新機場的開建無疑將使同城化邁上新的臺階。此外,上月底佛山正式出臺《關于實施西進計劃支持高明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高明區成為佛山“西進”的核心,隨著新機場在此建設,多重利好疊加下,高明也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中國首單 上海港完成綠色甲醇燃料首次加注

新聞概覽:4月10日,中國首艘、世界最大的綠色甲醇加注船“海港致遠”號為靠泊上海洋山港冠東碼頭的“阿斯特麗德馬士基”輪順利完成首次“船-船”同步加注作業。該項業務的順利開展,標志著上海港自2022年成為全球少數具備“船到船加注保稅LNG”服務能力的港口后,再次成為國內首個擁有綠色甲醇船對船同步加注能力的港口。

區域視點:上海港完成大型綠色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舶“船-船”同步加注業務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運業在推進綠色替代燃料應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綠色甲醇作為一種可再生燃料,其環境效益顯著,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隨著全球甲醇燃料船舶訂單不斷增加,綠色甲醇加注需求將進一步增長。此舉將進一步推動上海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和綠色港口的發展,提升綜合服務能級和資源配置能力。

一季度300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實現開門紅

新聞概覽:截至一季度,300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108.7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為25.4%,實現開門紅。這些項目涵蓋現代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科技創新、文化旅游、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

區域視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為區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尤其是現代產業、科技創新項目的推進,為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創新能力提升提供支撐。一季度,重慶九龍坡西南鋁產能提升、金鳳軟件園(虎溪園)二期,宜賓市光伏產業、資陽市臨空智谷科創園等項目均按計劃開工建設,成都醫學城(金地威新科創園)一期、綿陽天宜上佳綠能新材料創新產業園一期已完工。

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達1797億元

新聞概覽:近日,第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24)在深圳福田開幕。博覽會期間發布的《2023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3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產業鏈總產值為1797億元,相比2022年同比增長8.7%,實現了較大幅度回升。

區域視點:深圳作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基地,通過積極的創新和推動,取得了顯著成果。機器人產業鏈的完整性和專利技術的大量增加,為深圳機器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去年,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1797億元中,工業機器人、非工業機器人產值占比分別為62%、38%;專利申請11634件,授權6982件。

西安+寶雞將打造千億級鈦及鈦合金產業集群

新聞概覽:陜西省近日發布《陜西省培育千億級鈦及鈦合金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其中提出,陜西力爭2025年鈦材加工規模達11萬噸,國內市場份額達65%以上,形成由西安、寶雞兩板塊組成的年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的國際一流鈦及鈦合金材料產業集群。

區域視點:作為全國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生產基地,陜西發展鈦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陜西的兩大龍頭城市,西安和寶雞在該產業集群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此舉將促進陜西經濟實現多元化發展,并為區域就業、創新、技術研發等方面帶來積極影響。

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在北京朝陽區誕生

新聞概覽:近日,“朝陽區優化支付服務創建示范街區”啟動儀式暨螞蟻集團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共建計劃啟動儀式在北京朝陽區舉行。朝陽區藍色港灣與螞蟻集團合作共建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通過加大移動支付宣傳力度、完善移動支付雙語標識和介紹、提供掃碼消費優惠券包,以及上線巴基斯坦Nayapay錢包并正式使用,積極深化友好型入境消費場景建設。

區域視點:朝陽區是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主承載區,藍色港灣商圈作為朝陽區“一縱一橫一核”商業帶重要節點,位于使館區周邊,是北京外籍人士的重要聚集區之一,具備較強的提升消費便利性需求,朝陽區在藍色港灣商圈創建支付服務示范街區,將讓更多境外賓客切實感受跨境消費的友好和便捷。朝陽區藍色港灣商圈的這一舉措,也體現了北京在提升國際消費環境和服務質量方面的積極探索創新。

2024西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大會在成都彭州舉行

新聞概覽:4月11日,2024西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大會在成都彭州天空之眼無人機試驗基地舉行。活動吸引了全國近百家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參與,發布了《中小型無人機試飛驗證基地通用技術要求》《中小型無人機試飛驗證基地安全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同時,迅蟻科技四川送吧物流總部項目和金榮集團西部金屬3D打印研發及生產制造總部基地項目落戶彭州,四川發展航投集團與彭州文旅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區域視點:近年來,彭州市搶抓四川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和成都市作為全國第一批試驗區的發展機遇,精準發力無人機和低空管制系統細分賽道,打造了飛行真高300米的無人機專用飛行空域,創新無人機送餐服務。此次通過發布行業標準和引入重大項目,將有助于彭州加速低空經濟產業化進程,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在低空經濟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力,助力成都打造成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高地。

陜西西咸新區與世界500強企業簽署戰略合作

新聞概覽:4月10日,陜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與世界500強法國郵政集團子公司——法國郵政DPD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開通西安至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全貨運航線,并建設中國西部空運轉運(分撥)中心。根據協議,該航線全年計劃執行104班次,每周往返兩班次,預計每年為西安帶來約6000噸國際貨量。此外,法國郵政DPD集團將在空港新城建設運營的空運轉運(分撥)中心將開展國際快件、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等。

區域視點:此次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與法國郵政DPD集團的戰略合作,是西咸新區在提升開放能級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舉措。開通新的全貨運航線不僅將增強陜西與中歐地區的商貿交流,還將促進區域內物流業的發展,提高運輸效率和質量。這一合作也將有助于西咸新區打造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臺,為企業和民眾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服務,推動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

國內首顆5000萬像素BSI在合肥新站高新區量產

新聞概覽:近日,合肥新站高新區企業晶合集成宣布其55納米單芯片、高像素背照式圖像傳感器(BSI)已進入批量量產階段。該產品將顯著提升智能手機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影像性能,實現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應用的跨越。

區域視點:晶合集成55納米高像素背照式圖像傳感器的量產,標志著中國在高端圖像傳感器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該產品的推出也是合肥綜合保稅區作為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重要平臺的一個縮影。該綜保區現已成為合肥“芯屏”產業集聚程度最高、發展質量最優的區域之一。今年1-2月,合肥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額29.47億元,同比增長24.2%。

無錫與南京大學簽署市校全面深化合作協議

新聞概覽:4月10日,無錫市與南京大學簽署市校全面深化合作協議。雙方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結合無錫市產業科技發展需要,依托南京大學學科優勢,在無錫籌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涉及集成電路、生態治理、合成生物、協同創新、教育人才、人工智能等領域的8個市校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區域視點:近年來,無錫和南京大學合作建有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園區,并開展了百余項校企聯合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此次深化市校合作有助于推動無錫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領域發展,帶動當地的產業升級和創新能力提升。

綜合中國廣州發布、上海發布、重慶發布、深圳發布、西安發布、北京朝陽、彭州發布、西咸新區、合肥發布、無錫發布

了解更多區域動態,歡迎掃碼關注“區域競爭力”微信視頻號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頭條關注:廣州新機場今年將在佛山高明開工 廣州白云機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新聞概覽: 廣東省發改委近日公布了省2024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其中“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項目將于今年開工建設。該項目位于佛山市高明區,首期建設內容包括3800×45米的西一跑道、3600×45米的東一跑道,本期在跑道間規劃新建旅客航站樓及配套設施。這意味著在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廣州也將進入“雙機場”運營模式。 區域視點: 廣州建第二機場是大勢所趨。根據中國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廣州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317萬人次,位列全國第一,且已經連續4年蟬聯單個機場客流量冠軍。 超高的流量有利有弊,其顯示出的是廣州的城市繁榮與經濟活力,帶來的問題則是機場容量的難堪重負。今年一季度,白云機場客流量高達1949萬人次,全年有望逼近8000萬人次,或將打破歷史紀錄。而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正是白云機場的設計容量,也就是說,當前的客流強度已近乎達到白云機場可承載的上限。 為此,廣州在建設新機場前,已經在做的另一件事是白云機場的三期擴建,擴建工程計劃明年完成,屆時白云機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達1.2億人次。 而從長遠來看,“雙機場”帶來的戰略價值是單機場擴建比不了的。以第二座機場投運至今不到三年的成都為例,2023年在雙機場加持下,成都航空樞紐已實現年旅客吞吐量近7500萬人次,僅次于北京、上海,躍升為全國第三城。北、上、成正是我國內地僅有的三座擁有雙國際機場的城市,而在剩下的一眾謀劃雙機場的城市中,廣州目前算是走在了最前面。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廣州的新機場,為何卻建在佛山高明區?這背后是由來已久的“廣佛同城”。在《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引領下,近年來廣州、佛山兩座城市在交通、產業等方面的同城化逐漸走深走實,新機場的開建無疑將使同城化邁上新的臺階。此外,上月底佛山正式出臺《關于實施西進計劃支持高明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高明區成為佛山“西進”的核心,隨著新機場在此建設,多重利好疊加下,高明也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中國首單 上海港完成綠色甲醇燃料首次加注 新聞概覽:4月10日,中國首艘、世界最大的綠色甲醇加注船“海港致遠”號為靠泊上海洋山港冠東碼頭的“阿斯特麗德馬士基”輪順利完成首次“船-船”同步加注作業。該項業務的順利開展,標志著上海港自2022年成為全球少數具備“船到船加注保稅LNG”服務能力的港口后,再次成為國內首個擁有綠色甲醇船對船同步加注能力的港口。 區域視點:上海港完成大型綠色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舶“船-船”同步加注業務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運業在推進綠色替代燃料應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綠色甲醇作為一種可再生燃料,其環境效益顯著,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隨著全球甲醇燃料船舶訂單不斷增加,綠色甲醇加注需求將進一步增長。此舉將進一步推動上海港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和綠色港口的發展,提升綜合服務能級和資源配置能力。 一季度300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實現開門紅 新聞概覽:截至一季度,300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108.7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為25.4%,實現開門紅。這些項目涵蓋現代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科技創新、文化旅游、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 區域視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為區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尤其是現代產業、科技創新項目的推進,為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創新能力提升提供支撐。一季度,重慶九龍坡西南鋁產能提升、金鳳軟件園(虎溪園)二期,宜賓市光伏產業、資陽市臨空智谷科創園等項目均按計劃開工建設,成都醫學城(金地威新科創園)一期、綿陽天宜上佳綠能新材料創新產業園一期已完工。 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達1797億元 新聞概覽:近日,第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24)在深圳福田開幕。博覽會期間發布的《2023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3年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產業鏈總產值為1797億元,相比2022年同比增長8.7%,實現了較大幅度回升。 區域視點:深圳作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基地,通過積極的創新和推動,取得了顯著成果。機器人產業鏈的完整性和專利技術的大量增加,為深圳機器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去年,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1797億元中,工業機器人、非工業機器人產值占比分別為62%、38%;專利申請11634件,授權6982件。 西安+寶雞將打造千億級鈦及鈦合金產業集群 新聞概覽:陜西省近日發布《陜西省培育千億級鈦及鈦合金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其中提出,陜西力爭2025年鈦材加工規模達11萬噸,國內市場份額達65%以上,形成由西安、寶雞兩板塊組成的年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的國際一流鈦及鈦合金材料產業集群。 區域視點:作為全國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生產基地,陜西發展鈦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陜西的兩大龍頭城市,西安和寶雞在該產業集群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此舉將促進陜西經濟實現多元化發展,并為區域就業、創新、技術研發等方面帶來積極影響。 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在北京朝陽區誕生 新聞概覽:近日,“朝陽區優化支付服務創建示范街區”啟動儀式暨螞蟻集團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共建計劃啟動儀式在北京朝陽區舉行。朝陽區藍色港灣與螞蟻集團合作共建全國首個“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通過加大移動支付宣傳力度、完善移動支付雙語標識和介紹、提供掃碼消費優惠券包,以及上線巴基斯坦Nayapay錢包并正式使用,積極深化友好型入境消費場景建設。 區域視點:朝陽區是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主承載區,藍色港灣商圈作為朝陽區“一縱一橫一核”商業帶重要節點,位于使館區周邊,是北京外籍人士的重要聚集區之一,具備較強的提升消費便利性需求,朝陽區在藍色港灣商圈創建支付服務示范街區,將讓更多境外賓客切實感受跨境消費的友好和便捷。朝陽區藍色港灣商圈的這一舉措,也體現了北京在提升國際消費環境和服務質量方面的積極探索創新。 2024西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大會在成都彭州舉行 新聞概覽:4月11日,2024西部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大會在成都彭州天空之眼無人機試驗基地舉行。活動吸引了全國近百家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參與,發布了《中小型無人機試飛驗證基地通用技術要求》《中小型無人機試飛驗證基地安全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同時,迅蟻科技四川送吧物流總部項目和金榮集團西部金屬3D打印研發及生產制造總部基地項目落戶彭州,四川發展航投集團與彭州文旅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區域視點:近年來,彭州市搶抓四川開展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和成都市作為全國第一批試驗區的發展機遇,精準發力無人機和低空管制系統細分賽道,打造了飛行真高300米的無人機專用飛行空域,創新無人機送餐服務。此次通過發布行業標準和引入重大項目,將有助于彭州加速低空經濟產業化進程,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其在低空經濟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力,助力成都打造成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高地。 陜西西咸新區與世界500強企業簽署戰略合作 新聞概覽:4月10日,陜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與世界500強法國郵政集團子公司——法國郵政DPD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開通西安至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全貨運航線,并建設中國西部空運轉運(分撥)中心。根據協議,該航線全年計劃執行104班次,每周往返兩班次,預計每年為西安帶來約6000噸國際貨量。此外,法國郵政DPD集團將在空港新城建設運營的空運轉運(分撥)中心將開展國際快件、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等。 區域視點:此次西咸新區空港新城與法國郵政DPD集團的戰略合作,是西咸新區在提升開放能級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舉措。開通新的全貨運航線不僅將增強陜西與中歐地區的商貿交流,還將促進區域內物流業的發展,提高運輸效率和質量。這一合作也將有助于西咸新區打造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臺,為企業和民眾提供更加便捷的物流服務,推動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 國內首顆5000萬像素BSI在合肥新站高新區量產 新聞概覽:近日,合肥新站高新區企業晶合集成宣布其55納米單芯片、高像素背照式圖像傳感器(BSI)已進入批量量產階段。該產品將顯著提升智能手機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影像性能,實現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應用的跨越。 區域視點:晶合集成55納米高像素背照式圖像傳感器的量產,標志著中國在高端圖像傳感器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該產品的推出也是合肥綜合保稅區作為全省外向型經濟發展重要平臺的一個縮影。該綜保區現已成為合肥“芯屏”產業集聚程度最高、發展質量最優的區域之一。今年1-2月,合肥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額29.47億元,同比增長24.2%。 無錫與南京大學簽署市校全面深化合作協議 新聞概覽:4月10日,無錫市與南京大學簽署市校全面深化合作協議。雙方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結合無錫市產業科技發展需要,依托南京大學學科優勢,在無錫籌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涉及集成電路、生態治理、合成生物、協同創新、教育人才、人工智能等領域的8個市校重點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區域視點:近年來,無錫和南京大學合作建有新型研發機構、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園區,并開展了百余項校企聯合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此次深化市校合作有助于推動無錫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領域發展,帶動當地的產業升級和創新能力提升。 綜合中國廣州發布、上海發布、重慶發布、深圳發布、西安發布、北京朝陽、彭州發布、西咸新區、合肥發布、無錫發布 了解更多區域動態,歡迎掃碼關注“區域競爭力”微信視頻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