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3 23:36:37
12月13日(周三),A股滬深市場大跌,北交所上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1.15%至2968.76點,深綜指跌1.21%,創業板綜指跌1.23%,科創50指數跌1.00%。全A周三總成交額為7847億元,較周二的7981億元有所縮減。
周二晚間傳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的官方消息。整體來看,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釋出的信號頗為積極。
大家知道,股市中多數投資者其實是相對重視中短期效益的,多數投資者一般并不會看得太長遠,所以通常較容易對“大手筆”的經濟刺激政策作出反應,而對結構性改革政策卻容易忽略。
“短視”的投資者無所不在,并不僅限于普通散戶,還包括公募、私募、外資或其他機構投資者。
內資表現一時無法統計,但外資卻有些顯性數據,比如周三北向資金開盤后即一路拋售,最終大幅拋售了95.9億元。北向資金流向是公開的、即時的數據,故其一路拋售對市場起到了惡劣的示范效應。
相關市場方面,港股恒指周三跌0.89%。匯市方面,美元指數小幅升值,人民幣匯率周三小有貶值。隔夜美國公布的其11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基本符合預期,極個別分類指標微幅高于預期,美元得到了輕微支撐。
由周三盤面看,國企改革、醫藥等少數板塊表現較好,絕大多數個股下跌,其中白酒、食品等消費類個股跌幅較大。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產業政策”放在了相當優先的位置,稱“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
股市表現不太好,我個人仍感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釋出的信號屬于利好,因會議對于經濟問題顯然側重于“標本兼治”,即兼顧了短期治標與長期治本兩個方面。
接下來,各級部門在工作中應當會具體落實中央精神,我相信在具體工作中該有的經濟刺激政策還是會有,治標及治本兩方面措施應該都會有力度。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