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4 16:30:44
◎ 歐洲氣象機構 Severe Weather Europe分析指出,周末中歐地區的極端暴風雪與北極渦旋的減弱和分裂有關。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蘭素英
對于才在夏天經歷了極端高溫和干旱的歐洲人來說,這個冬天可能顯然更難熬。據美聯社,德國南部、奧地利、瑞士和捷克部分地區在過去幾天均遭遇暴風雪,整個地區的空中交通和陸上交通陷入癱瘓。
當地時間周六,慕尼黑遭遇了有記錄以來12月的最大單日降雪量。當天,德國慕尼黑機場的所有航班均因暴雪而停飛,受影響的航班數量約760架次。截至當地時間周日(12月3日),慕尼黑機場已恢復部分運力,但暴雪仍導致中歐地區數國交通出現短時間癱瘓。
歐洲氣象機構 Severe Weather Europe分析稱,歐洲部分地區周末出現的大降雪與此前一周的一股強烈北極寒流有關。11月以來,北極渦發生了明顯的減弱和分裂現象,導致歐洲、北美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出現了低溫和降雪。德國慕尼黑就是其中之一——該市當地時間12月2日的最高氣溫僅為-5°C,比平均氣溫低了14°C。
據央視新聞報道,德國南部12月1日晚遭遇強降雪,慕尼黑等地交通大面積癱瘓。
次日,慕尼黑的降雪量達到約44厘米。12月初出現這樣大的降雪量是極為反常的。據德國當地媒體報道,這是自慕尼黑90多年前有記錄以來12月的最大單日降雪量。德國慕尼黑機場的所有航班均因暴雪而停飛,受影響的航班數量約760架次。此外,該市的所有公交車和有軌電車也全部停運。
慕尼黑機場稱受持續的暴風雪影響,12月3日早上6點前不提供航班服務 圖片來源:X
慕尼黑機場作為德國第二繁忙的機場,一旦全面停運,其他機場毫無疑問會受到影響。法蘭克福機場表示其“正在經歷飛機和客運量的增加。”德國國家鐵路局也稱,往返慕尼黑中央火車站的火車也被全部暫停,并建議乘客推遲或改變行程。德國媒體報道稱,慕尼黑和附近城市烏爾姆(Ulm)的一些乘客因停運而在火車上度過了難熬的一晚。
法蘭克福機場發布的延誤警告 圖片來源:X
由于極端天氣的侵襲,德國氣象局周末發布巴伐利亞州的“惡劣天氣(severe weather)”預警,慕尼黑通往紐倫堡和斯圖加特等城市,以及通往奧地利薩爾茨堡、因斯布魯克等其他歐洲國家城市的鐵路因此受到影響。不過,截至發稿,天氣預警級別已經有所下調。
巴伐利亞州公用事業公司表示,暴雪導致的樹木倒塌已經致使該州“數千人”斷電。德國甲級聯賽官員稱,原定于慕尼黑時間周六下午舉辦的拜仁慕尼黑和柏林聯盟之間的聯賽被取消。巴伐利亞警方則表示,從當地時間周五晚間到周六凌晨,他們就處理了近350起與暴雪相關的報警,其中一些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拜仁慕尼黑宣布與柏林聯盟的比賽取消(圖片來源:X)
除德國外,瑞士蘇黎世機場、奧地利西部的因斯布魯克等機場也宣布部分航班遭遇延誤或取消。地方官員還發出了雪崩風險警告。其中,奧地利西部蒂羅爾省和福拉爾貝格省一夜之間的降雪量達到50厘米后,雪崩預警就被提升至第二高級別。奧地利鐵路公司OeBB當地時間周六下午表示,由于這場暴風雪,其在奧地利的多條鐵路都已被關閉。
在捷克,主要的高速公路和干道周末也被封鎖了數小時,貨車運輸和公共交通也遭遇大面積的延誤和取消,超過1.5萬戶家庭失去電力供應。連接捷克首都布拉格和第二大城市布爾諾的D1高速公路因暴雪發生事故,導致卡車擁堵長達20公里。D1高速公路交通的嚴重堵塞也影響了其他線路,例如連接布拉格和德國的D5高速公路也受到影響。
據彭博社,中歐地區并不是唯一因大規模降雪而導致交通癱瘓的地區。據英國氣象局,英格蘭北部和中部、蘇格蘭東部、威爾士北部大部分地區結冰的黃色預警將一直持續到當地時間周一(12月4日)下午。
此外,東歐周末也遭遇了今年冬天的第一波極端寒流,該地區已有數人死亡,數千個城鎮和村莊斷電。例如,在摩爾多瓦,有四人因極端寒流而死亡,其中兩人是在被雪堆淹沒的汽車中找到的。在烏克蘭,極端暴風雪導致敖德薩、尼古拉耶夫、哈爾科夫和基輔地區10人死亡。
據英國《快報》,歐洲各國都在與大規模的降雪作斗爭,氣候圖像顯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俄羅斯等國家的積雪覆蓋率很高。據Met4Cast報道,歐洲上一次在12月初就出現如此多的積雪還是在2010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歐洲氣象機構Severe Weather Europe此前就發表預測稱,11月25日~26日,一場嚴重的北極寒流便向歐洲中部和東南部襲來,將給巴爾干半島帶來一場強大的冬季風暴。
分析指出,上周末中歐地區的極端暴風雪與北極渦旋的減弱和分裂有關。北極渦旋是一種環繞北極地區的高空寒冷氣團,通常會阻止寒冷的空氣流向南方。然而,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北極地區的溫度升高,北極渦的穩定性降低,有時會分裂成幾個部分,從而使得寒冷的空氣能夠南下,影響中緯度地區的天氣。2023年11月以來,北極渦發生了明顯的減弱和分裂現象,導致歐洲、北美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出現了低溫和降雪。慕尼黑就是其中之一,該市當地時間12月2日的最高氣溫僅為-5°C,比平均氣溫低了14°C。
Severe Weather Europe預測還顯示,由于今年回歸的厄爾尼諾的急流影響,北美和歐洲面臨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降雪季。下圖顯示,北半球冬季(12月1日)剛剛開始,已經承受著異常的壓力。大面積的強高壓是北半球降雪的主要驅動因素,這會擾亂環流,并將冷空氣從北極地區釋放出來,從而導致北半球降溫。
圖片來源:Severe Weather Europe
分析進一步指出,高空急流將北極地區的冷空氣向南擴散至歐洲大部分地區的同時,歐洲的西南部和中部地區又有暖濕氣流上升,與冷空氣相遇,形成了強烈對流,導致了大范圍的降雪。
不過,據彭博社12月1日報道,歐洲部分地區的極寒預計將不會長時間持續。報道援引機構預測稱,隨著時間推移,歐洲的寒冷天氣將逐漸溫和,從而緩解該地區能源和交通系統的壓力。彭博社調查的氣象學家稱,預計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氣溫均將高于平均水平,西班牙、土耳其和巴爾干半島地區的氣溫也將比往年高,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蘇格蘭北部則將持續出現極寒氣候。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24493802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