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2 19:18:10
每經編輯|蒙錦濤
“從榮耀獨立創業的第一天起,就有人不斷地告訴我不可能。”榮耀CEO趙明日前在個人微博上發文回顧榮耀獨立三年來的歷程。曾經,榮耀只是華為旗下的互聯網手機品牌,專注于年輕人及線上手機市場,2020年11月,華為被迫出售榮耀。獨立后,榮耀由深圳國資委直接控股,從依托麒麟芯片和鴻蒙操作系統切換為行業SoC(系統芯片)解決方案,基于安卓系統開發產品。
“當你把平臺改換時,我們整個開發平臺、運作體系幾乎都要推倒重來。”趙明說道。2021年第一季度,榮耀市場份額斷崖式下跌至3%。
不過,在獨立三周年時,幾乎從零起步的新榮耀,已經通過持續創新和精準的市場策略,再次回到國內手機市場榜首的位置,取得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準備好了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進發。“海外市場增速超過200%,在兩年內實現了盈利性增長。”
從低谷到重返第一梯隊,榮耀的逆襲之路之所以被關注,原因或許在于:從行業歷史看,絕大部分手機廠商在滑落后,都很難再有所作為。榮耀如何在跌落低谷后快速攀升并領跑行業?新榮耀為高端制造新動能提升和中國企業全球化拓展帶來怎樣的思考和啟示?
面對外界重點關注的問題,新經濟學家智庫組織的高規格經濟學家考察團于11月14日赴榮耀走訪調研,考察團成員包括聯辦財經研究院首席專家許善達、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賈康、深圳市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等多位經濟領域的權威學者及專家。
通過一線調研,考察團認為,雖然榮耀獨立只有三年,但榮耀把創新驅動擺在重要位置,并做得扎扎實實,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更有意義的是,考察團探索榮耀的發展之路,不僅能給尋找增長新動能的中國企業帶來啟示,同時也為探尋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中國制造提供了一個典型的可參考、可借鑒樣本。
聚焦消費者需求
突破思維邊界
獨立后雖然兩度登頂國內市場份額榜首,但一路走來,榮耀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也不得不直面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行業大盤的波動,用戶需求的低迷,以及自身市場份額的起伏。雖然新創業路上的挑戰都曾給榮耀帶來困擾,然而,新榮耀以面向未來的長期主義品牌韌勁和強勁的發展動能,克服了困難與挑戰。
研討會上,趙明分享了榮耀過去三年的發展歷程,以及新經濟形勢下如何走向全球和自身運作上的戰略思考。
回到剛剛獨立時的2020年底到2021年初,榮耀首先面臨著一個重大挑戰:在高通芯片平臺開發方面,榮耀已經有很多年沒有相應的研發經驗。這意味著,無論是硬件平臺、操作系統還是未來可以獲得的技術資源,榮耀都需要從頭開始。
在這樣的背景下,獨立后首款重磅產品榮耀50的開發,榮耀研發團隊經歷了“211天”的研發極限行軍。趙明介紹稱,“就像生產線的工人一樣采取倒班形式,大家的辦公桌就像大通鋪一樣,一個挨一個。”分秒必爭的結果是,榮耀獨立后的首款重磅產品、數字系列榮耀50在晚于行業45天獲得芯片資料的情況下,領先行業30天上市,首銷時線上全平臺1分鐘銷售額突破5億元,并在之后持續占據檔位榜首。
可以看到,短短幾個月,榮耀便用堅定與自信走出一條快速回歸市場舞臺中央的“微笑曲線”。2021年第四季度,榮耀市場份額升至國內第二,位列安卓陣營榜首。2022年全年榮耀增長依舊強勁,IDC發布的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相關排名報告顯示,榮耀市場份額實現同比增幅高達34.4%,全年總出貨量快速上升到第二位,市場占有率更是在2022年第二季度位居中國市場首位。
重回第一陣營后,榮耀也意識到了接下來的挑戰:“活下去已經不成問題,如何在更高的領域去跟對手競爭,是榮耀最大的事。”趙明曾說道。而榮耀要對標的最強競爭對手,首當其沖的便是蘋果。
雖然國產廠商距離蘋果還有很大差距,但從創新角度來說仍頗有亮點。實際上,榮耀已經走過了全面跟隨蘋果的時代,面對新技術也敢下重注,這點尤其集中體現在電池、手機屏幕以及折疊屏鉸鏈、AI、通信等方面。
近兩年,消費者護眼意識大幅提升,對智能終端產品提出更高的護眼需求,但這個痛點也是最容易被全行業忽視的,而榮耀從獨立開始便堅持高強度投入,已獲得500多項專利,覆蓋光學、電子電路、生物醫藥、腦科學、心理學等多領域。不僅如此,11月16日,榮耀還宣布綠洲護眼實驗室正式成立,并計劃未來3年投入超過10億元研發資金,在護眼標準與評價體系建設、眼健康和生物醫學、先進屏幕技術以及科研學術單位共建四大領域,與合作方展開深度合作,挺進護眼研究無人區。
在折疊屏領域,因為有Type-C接口的厚度限制,當其他廠商覺得折疊屏不可能再薄的時候,榮耀折疊屏Magic V2做到了9.9mm,引領折疊屏進入“毫米時代”。趙明坦言,“這里有很多重構的故事,我們要重新思考支撐做到媲美直板旗艦厚度的9.9mm的材料、屏幕、電池。”
在電池技術上,榮耀成為率先將“硅碳負極材料”應用在手機上的廠商,以提高電池容量和能量密度,給用戶帶來“一天不用充電”的體驗。“未來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我們還可以做的更好,相同的體積容量可以做到更大。而這樣的思維貫穿在榮耀的很多技術研發及創新領域。”趙明說道。
許善達認為,企業真正的生命力在于研發,并在研討會上肯定了榮耀的青海湖電池技術。“電池的創新,價值難以估計,如果電池技術創新得以實現并穩定下來,將對整個手機體系產生重大影響,未來發展的空間、勢頭、價值是現在算不出來的。”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對榮耀從消費者需求進行技術改進的做法表示高度認可。“榮耀不是為了改進技術而改進技術,是從關注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出發,將來越來越多的產品都是由消費者決定的,如果不受消費者歡迎,再高的科技也沒有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也感慨道:“榮耀把創新驅動擺在重要位置,做得扎扎實實。”
目前,榮耀公司共計13000多人,這當中有8000人、60%以上是研發人員,與此同時,榮耀還建立了全球7大研發基地、100多個創新實驗室,專利月申請量超過300項,這些技術資產正為榮耀參與全球化市場競爭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在“2022中國企業500強”研發強度排名榜單中,榮耀排名全國前六,在所有手機電子消費品公司中,榮耀排名榜首。
趙明表示,未來榮耀將更積極地與全球產業鏈共振,引領新技術革命的行業發展方向,成為開啟全球化新階段的中國力量。同時,將更堅定地以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為己任,用科技打開更具想象力的未來。
挑戰全球高端市場
為中國科技企業出海提供新范本
過去兩年,各大手機廠商在高端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但從結果來看,蘋果一直保持著絕對的領先地位,今年華為在配備麒麟9000S處理器的情況下強勢回歸,而三星的全球化戰略以及垂直整合能力也是其成為全球規模領先的智能手機制造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在趙明看來,“在強者如林的情況下,(后進)企業并不是只能走向低端。”壓強式的投入是一方面,比技術上厚積薄發更重要的是打破思想上的局限和邊界。趙明認為,如果一開始就預設沒有挑戰成功的可能,那么就是自我設限。“與蘋果和三星進行全球市場的競爭,一定要打破固有思維。先有挑戰者,才會有挑戰成功者。”
而折疊屏的崛起正成為拉動榮耀高端市場增勢的重要力量。榮耀近期以折疊屏三連發完成技術突破、形態創新,打破傳統折疊屏“厚重貴”的三大桎梏,不斷收獲市場認可。得益于折疊屏系列產品的推動,今年第三季度榮耀在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份額增長明顯。
據Omdia智能手機市場監測報告顯示,榮耀Magic V2以25%的市場份額,成為三季度中國折疊手機市場排名榜首的單品。由于榮耀Magic V2的帶動,榮耀在Magic高端系列上出貨同比增長了107.5%,環比增長20%。今年Magic高端系列一到三季度的累計同比增幅達到30%。
此外,繼榮耀Magic V2領跑三季度中國大折疊屏市場后,榮耀Magic Vs2還摘得折疊屏單品銷量雙11總冠軍,榮耀折疊屏家族斬獲折疊屏品類雙11總冠軍。可以說,榮耀2023雙11全面告捷,高端化戰役能力得以有效驗證,正式與華為、蘋果在高端市場形成正面對抗之勢,開啟品牌第四年發展的全新征程。
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看來,榮耀品牌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得益于創新、品質和服務三大戰略的實施。“榮耀注重研發和創新,擁有眾多專利和新技術,并不斷推出創新產品。同時,榮耀注重品質,每個新品都要進行400多項檢測和20多項國際認證,以確保產品的高品質。此外,榮耀還注重服務,將服務融進品質,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除了上述三大戰略,龍永圖還建議榮耀加上“開放”:“榮耀的產品已經銷售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4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絡和渠道,并與200多個運營商和渠道商建立了合作關系。榮耀今后的首要目標是打造國際知名的品牌,了解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等種種特點,了解那些細分市場的種種不同,這需要創新的精神來保持高品質、高服務的質量。”
在全球布局方面,榮耀自獨立起即秉持開放共贏理念,聚焦以高端旗艦為代表的全球化戰略,注重全球化運營能力及正向商業邏輯閉環構建,為中國科技企業出海提供了全新范本。
“我到歐洲去跟運營商、渠道溝通,他們問榮耀對于歐洲的價值是什么?歐洲不缺低端品牌,他們需要的是在高端能夠挑戰蘋果、三星的品牌,目前蘋果、三星在歐洲聯合占據了近90%的600美金以上的手機市場。因此,榮耀要能夠在產品創新、高端產品體驗和高端品牌上,參與到歐洲的市場競爭中去。今天榮耀在歐洲賣的絕大多數都是中高端的機型,這是榮耀參與歐洲市場競爭的價值體現,也是榮耀未來布局全球市場核心的邏輯和戰略。”實際上,只是中國榮耀還不夠,榮耀的愿景是,要打造世界榮耀。
當前,榮耀在歐洲的銷售主要以Magic系列和數字系列為主,更好地匹配歐洲合作伙伴在中高端引入創新的產品設計和體驗。GFK數據顯示,榮耀旗艦機Magic系列受到歐洲用戶的認可,前三季銷量同比增長超300%,而榮耀也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羅馬尼亞等地實現3-7倍的增長,從小透明進入主流手機品牌。“榮耀海外市場增速超過200%,并在兩年內實現了盈利性增長。”趙明說道。
趙明認為,未來五到十年是榮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期,會堅定不移地擁抱全球化,堅定不移地發展海外市場。
談及新經濟形勢下的戰略思考,趙明認為,未來手機會成為算力中心,并且涉及到能源系統、通訊系統、顯示系統和人機交互等多個方面。“未來手機可能會是分布式的,比如顯示系統可能是眼鏡,語音交互可能是耳機,能源系統可能放在別的地方。”
與會嘉賓也紛紛認為芯片和AI的變革正在發生。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武超認為,AI技術在現階段科技發展過程中擔任的變量角色,有望推動新一輪產業鏈變革。
對此,趙明透露,榮耀即將推出自研70億參數端側AI大模型和全新云服務,把智慧體驗帶給每位用戶。“端側大模型的常態化運行需要低功耗技術,將低功耗與高算力結合起來才是端側大模型最難的部分,榮耀發布的Magic Live平臺級AI技術,其實就是端側大模型的前身,就是低功耗的AI智慧引擎,這是其他廠家不具備的。”
智能制造和技術相結合
構建新質生產力
當前,各大手機廠商之間比拼的已不僅僅是產品的性能配置,除了創新研發實力和市場營銷以外,生產制造也占據絕對重要的地位。增量市場中,大家都忙于把蛋糕做大,“向內看”的事大多會被往后移,而進入存量市場后,以精益高效為目標的智能制造既是降本增效的途徑之一,也蘊藏著中國制造繼續提升品質,并在全球范圍內獲得競爭力的方法。
在榮耀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條長達150米的高端旗艦機智能制造產線上,無數條精細的機器臂在揮舞著,完成拼裝、點膠、檢測等工序。“平均每28.5秒生產一部手機,良率高達99.99%”“一條產線僅有兩到三名工人,自動化率非常高”……可以看到,手機廠商從粗放到精細制造的轉型升級已經拉開序幕,現場的經濟學家們忍不住贊嘆流程的精細化。
實際上,電子信息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對于穩定工業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發展更加需要“新質生產力”。榮耀方面曾表示,“制造涉及到先進技術,研發以及新技術的演進等,如果這些核心的制造能力在我們自己身上,就可以積累下來,同時很快地復制到產業鏈上去,如果沒有,我們就不具備管理供應鏈制造的能力。具體到產品生產部分,榮耀智能制造產業園只做中高端。”
通過實地調研,龍永圖等專家認為,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以榮耀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業,正通過科技創新,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動能。“業內尋找經濟新動力,應將視線移至制造業,通過數字化賦能將創造奇跡,透過榮耀智能制造產業園,行業將能看到中國高端制造業與全球先進技術的完美結合。”
在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數字強國的背景下,以修煉智能制造“內功”的榮耀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復雜的全球經濟形勢和競爭格局下,展現出強勁韌性、創新定力和發展信心。全國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長王忠民點評稱,“榮耀已經擁有了在全球可競爭的智能生產線,榮耀的折疊產品很輕、很薄,但(沒有犧牲)電池續航,而屏幕使用(助眠顯示功能)還能帶來睡眠健康,我們看到了終端產品的競爭性、有效性和研發部門的創新邏輯以及產業鏈的應用,再加上生產線中的最優解決方案,雖然我們走進(榮耀)僅僅一天,但它三年來的成長、積淀和市場中確立的競爭性已經蓬勃而出了。”他認為,“榮耀用三年時間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屬于中國智能手機發展的路子”。
全國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長王忠民
獨立三年來,榮耀憑借技術創新為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已成長為能夠與蘋果、三星、華為在高端市場“掰手腕”的廠商。展望未來,隨著更多以人為中心的產品與技術問世,以及全球商業能力的進一步完善,榮耀將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一張名片,進一步引領手機行業穿越周期、走向未來,實現質的蛻變。
編輯|蒙錦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