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29 20:36:47
◎“如果要保持制造業的發展,就必須提高制造業的附加值。中國對制造業的投資是穩步上升的,大部分投資在科技中,以支持我們的制造業。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制造業的科技發展速度還是不快,這從高科技產品占整個出口產品的比重就能夠直觀看到?!敝烀穹治龅馈?/p>
每經記者|王帆 每經編輯|董興生
6月28日晚,“2023夏季達沃斯TCL之夜”在天津舉行,該論壇以“中國式現代化下的企業路徑”為主題,匯集多位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中國式現代化下企業發展新范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獲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發表了題為“未來中國制造:智能、零碳、服務”的主旨演講。朱民表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經過多年發展,我們逐漸意識到制造業是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所以維持核心競爭力就顯得特別重要。”
他認為,從國際經驗看,隨著人均GDP的提高,制造業所占GDP的比重在不同國家呈現出不一樣的情況。韓國、德國、日本的制造業比重在往上走,美國在往下走。而對于制造業比重提升的國家來說,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制造業中的高科技比重特別高。
朱民 圖片來源:圖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官網
“因此,如果要保持制造業的發展,就必須提高制造業的附加值。中國對制造業的投資是穩步上升的,大部分投資在科技中,以支持我們的制造業。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制造業的科技發展速度還是不快,這從高科技產品占整個出口產品的比重就能夠直觀看到。”朱民分析道。
他列舉數據稱:“2000年左右,中國出口產品中,高科技產品占比是15%,隨后逐漸上升,到了2010年達到30%左右,上升了一倍多,但是隨后一直在這個水平徘徊。原因是中國制造業規模的上升速度超過高端制造業產品的上升速度。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也是未來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制造業的智能化不斷走向高價值,是我們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朱民認為,大模型對制造業的智能化和高價值能起到重要作用。他分析道,大模型在制造業的應用包括:首先在銷售與客服方面,能夠進行代碼編譯執行、數學計算、數據庫檢索、搜索引擎訪問、調用模型;在供應鏈優化和管理方面,能夠強化學習;在科技研發方面可以應用到材料、生命科學、蛋白的研發當中;物理交互方面,能夠操縱、運營和管理物理世界的運行;在優化和迭代方面,能夠幫助形成研發、生產、銷售、服務、迭代的閉環。通過大模型,可以從智能制造的三個維度——工廠平臺架構、產品生命周期、供應鏈,打通工業企業的數據流。
此外,朱民還提到,中國的工業服務業在全球排名比較靠后,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服務業的未來是一個非常大的藍海。他剖析了幾點原因:“制造業制造的產品是有限的,但圍繞產品提供的服務卻可以無限;產業分工逐漸發展到后期,包括開發設計、運輸、金融、售后服務、旅游等,這些都屬于服務范疇;硬件工業品里面含有的服務價值如手機等科技含量高的產品服務價值,大約占產品價值的60%,這其中就包括軟件開發、設計等;中國制造業的升級,不僅是硬件技術升級,同樣包括圍繞硬件技術的服務升級。”
“工業服務業將會成為未來中國志在突破的一個特別重大的新領域。”他最后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