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聞泰科技去年凈利潤下滑44.10%:產品集成業務虧損超15億元,近222億元巨額商譽風險幾何?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4 21:33:47

◎5月4日,半導體巨頭聞泰科技披露了節前業績說明會電話會議記錄,對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降原因、三大業務板塊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經營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回復說明。2022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580.79億元,同比增長10.15%;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4.60億元,同比下降44.10%。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楊夏    

5月4日,半導體巨頭聞泰科技(SH600745,股價53.39元,市值663.54億元)披露了節前業績說明會電話會議記錄,對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降原因、三大業務板塊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經營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回復說明。2022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580.79億元,同比增長10.15%;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4.60億元,同比下降44.10%。

對于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聞泰科技在電話會議中回復表示,主要原因包括商譽減值6億元、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減值2億元,可轉債財務費用全年4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3億元,合計15億元。

商譽減值是造成聞泰科技第一大業務產品集成業務2022年虧損的重要因素之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聞泰科技2022年底賬面商譽約228億元,其中13億元是產品集成業務相關的,此次對該業務計提了6億元商譽減值后,公司2022年底商譽賬面價值仍達到221.88億元。

第一大業務凈虧損15.69億元

聞泰科技是集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于一體的半導體、產品集成和光學模組企業。

三大業務板塊中,以手機ODM為主的產品集成業務是第一大收入來源,2022年收入為395.69億元,同比增長2.10%,毛利率為8.74%,凈虧損15.69億元。對該業務出現凈虧損情況,聞泰科技在業績說明會中表示,主要因素包括商譽減值6億元、股權激勵計劃終止而確認的加速行權費用2億、可轉債財務費用4億。

2015年,上市公司前身中茵股份收購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聞泰通訊)51%股權,形成商譽13億元。2022年,公司計提收購聞泰通訊股權形成的商譽6.06億元。對此聞泰科技解釋,2022年受經濟下行和高通貨膨脹等多重因素影響,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等終端消費需求低迷,公司傳統的手機ODM業務增長疲軟,盈力能力下滑;另一方面,為了積極應對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低迷,公司拓展了國際品牌客戶,布局AIoT、服務器、汽車電子、筆電等多領域,以期開拓未來的增長空間,但新業務在發展前期,公司投資較高,固定資產增長較快,業務層面尚為虧損。“尤其是A客戶業務,尚處于初期,虧損較大,導致通訊板塊整體虧損較多。”

聞泰科技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商譽減值并沒有實質性地影響到2023年的業務,公司產品價格、業務毛利率、存貨價值不會受到商譽的影響。聞泰科技提出2023年產品集成業務目標為降本增效,努力扭轉經營虧損局面,以及積極爭取新訂單,推動國際大客戶業務上量。如公司的經營會明顯好轉,剩余的商譽在滿足相應的經營條件下可以不再計提減值。

不過公司年報顯示,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預計,智能手機市場在2023年上半年結束前仍將面臨壓力,此后才會開始恢復元氣;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估,2023年全球筆電市場暫時沒有明顯回溫跡象,即便出貨量年減幅度雖然收斂至6.9%,但僅僅只有1.76億臺;Canalys數據顯示,平板電腦2022年共出貨1.5億臺,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5%,但未來依然存在增長機會。

在智能手機、筆電市場繼續承壓的情況下,聞泰科技2023年的產品集成業務能否順利扭虧,目前仍是未知數。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4.27億元、4.60億元,分別同比下降2.54%、8.42%;其中產品集成業務實現業務收入為102.89億元,毛利率為9.42%,凈虧損1.08億元。雖然仍在虧損,但公司表示“環比明顯改善”。

半導體業務相關商譽約215億元

按照聞泰科技電話會議記錄,影響2022年凈利潤下降的諸多因素中,商譽減值造成的損失是金額最大的。記者注意到,本次減值后,聞泰科技剩余商譽賬面價值為221.88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為半導體業務相關的。2019年,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形成商譽213.97億元;2022年,安世集團收購了一家半導體產品研發公司Nowi Energy B.V.,形成商譽0.98億元。

那么,半導體業務相關的商譽是否也會存在減值風險?按最近幾年業績來看,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處于持續增長中,并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半導體業務為聞泰科技第二大主營業務,2022年,公司半導體業務實現收入為160.01億元,同比增長15.93%,業務毛利率為42.66%,實現凈利潤為37.49億元,同比增長42.46%;全年累計銷售出貨1018億件。2022年,在三大經營業務中,半導體業務是唯一實現盈利的。

安世集團下屬境外經營實體公司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承載平臺。2022年,安世集團來源于汽車、移動及穿戴設備、工業與電力、計算機設備、消費領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8.6%、14.3%、23.2%、8.2%、5.7%,汽車領域包括電動汽車仍然是公司半導體收入來源的主要方向。

年報顯示,2022年以來,功率和分立半導體器件市場汽車、工業和消費需求出現了分化的局面,汽車類需求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工業領域需求保持相對平穩,消費電子領域呈現明確的去庫存態勢。

受益于汽車半導體的增長需求,安世半導體經營上處于保持增長的態勢,市場機會與份額也在很快提升,作為車規龍頭表現突出。不過2023年第一季度,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實現收入為37.97億元,同比增長3%,業務毛利率為41.67%,同比降了1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6.60億元,同比下降23%,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聞泰科技表示,半導體業務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受產品結構、客戶結構、生產成本等影響,屬于正常的波動;凈利潤方面,由于2022年公司半導體業務加快新業務推進,人員數量同比增加較多,主要是研發與管理人員,同時管理費用與研發費用同比增加近1.5億。

對于半導體業務規劃,聞泰科技在線上電話會議中稱,一方面,汽車客戶繼續發力,并提高在新能源汽車客戶中的滲透率;另一方面,加大新產品研發,加速推動技術進步與迭代。

對于產品集成業務扭虧、半導體業務是否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等問題,5月4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聞泰科技證券部,但電話無人接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745812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5月4日,半導體巨頭聞泰科技(SH600745,股價53.39元,市值663.54億元)披露了節前業績說明會電話會議記錄,對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降原因、三大業務板塊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經營情況等問題進行了回復說明。2022年,聞泰科技實現營業收入為580.79億元,同比增長10.15%;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4.60億元,同比下降44.10%。 對于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聞泰科技在電話會議中回復表示,主要原因包括商譽減值6億元、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減值2億元,可轉債財務費用全年4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失3億元,合計15億元。 商譽減值是造成聞泰科技第一大業務產品集成業務2022年虧損的重要因素之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聞泰科技2022年底賬面商譽約228億元,其中13億元是產品集成業務相關的,此次對該業務計提了6億元商譽減值后,公司2022年底商譽賬面價值仍達到221.88億元。 第一大業務凈虧損15.69億元 聞泰科技是集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于一體的半導體、產品集成和光學模組企業。 三大業務板塊中,以手機ODM為主的產品集成業務是第一大收入來源,2022年收入為395.69億元,同比增長2.10%,毛利率為8.74%,凈虧損15.69億元。對該業務出現凈虧損情況,聞泰科技在業績說明會中表示,主要因素包括商譽減值6億元、股權激勵計劃終止而確認的加速行權費用2億、可轉債財務費用4億。 2015年,上市公司前身中茵股份收購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聞泰通訊)51%股權,形成商譽13億元。2022年,公司計提收購聞泰通訊股權形成的商譽6.06億元。對此聞泰科技解釋,2022年受經濟下行和高通貨膨脹等多重因素影響,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等終端消費需求低迷,公司傳統的手機ODM業務增長疲軟,盈力能力下滑;另一方面,為了積極應對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低迷,公司拓展了國際品牌客戶,布局AIoT、服務器、汽車電子、筆電等多領域,以期開拓未來的增長空間,但新業務在發展前期,公司投資較高,固定資產增長較快,業務層面尚為虧損。“尤其是A客戶業務,尚處于初期,虧損較大,導致通訊板塊整體虧損較多。” 聞泰科技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商譽減值并沒有實質性地影響到2023年的業務,公司產品價格、業務毛利率、存貨價值不會受到商譽的影響。聞泰科技提出2023年產品集成業務目標為降本增效,努力扭轉經營虧損局面,以及積極爭取新訂單,推動國際大客戶業務上量。如公司的經營會明顯好轉,剩余的商譽在滿足相應的經營條件下可以不再計提減值。 不過公司年報顯示,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預計,智能手機市場在2023年上半年結束前仍將面臨壓力,此后才會開始恢復元氣;研究機構TrendForce預估,2023年全球筆電市場暫時沒有明顯回溫跡象,即便出貨量年減幅度雖然收斂至6.9%,但僅僅只有1.76億臺;Canalys數據顯示,平板電腦2022年共出貨1.5億臺,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5%,但未來依然存在增長機會。 在智能手機、筆電市場繼續承壓的情況下,聞泰科技2023年的產品集成業務能否順利扭虧,目前仍是未知數。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第一季度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4.27億元、4.60億元,分別同比下降2.54%、8.42%;其中產品集成業務實現業務收入為102.89億元,毛利率為9.42%,凈虧損1.08億元。雖然仍在虧損,但公司表示“環比明顯改善”。 半導體業務相關商譽約215億元 按照聞泰科技電話會議記錄,影響2022年凈利潤下降的諸多因素中,商譽減值造成的損失是金額最大的。記者注意到,本次減值后,聞泰科技剩余商譽賬面價值為221.88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為半導體業務相關的。2019年,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形成商譽213.97億元;2022年,安世集團收購了一家半導體產品研發公司NowiEnergyB.V.,形成商譽0.98億元。 那么,半導體業務相關的商譽是否也會存在減值風險?按最近幾年業績來看,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處于持續增長中,并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半導體業務為聞泰科技第二大主營業務,2022年,公司半導體業務實現收入為160.01億元,同比增長15.93%,業務毛利率為42.66%,實現凈利潤為37.49億元,同比增長42.46%;全年累計銷售出貨1018億件。2022年,在三大經營業務中,半導體業務是唯一實現盈利的。 安世集團下屬境外經營實體公司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承載平臺。2022年,安世集團來源于汽車、移動及穿戴設備、工業與電力、計算機設備、消費領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8.6%、14.3%、23.2%、8.2%、5.7%,汽車領域包括電動汽車仍然是公司半導體收入來源的主要方向。 年報顯示,2022年以來,功率和分立半導體器件市場汽車、工業和消費需求出現了分化的局面,汽車類需求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工業領域需求保持相對平穩,消費電子領域呈現明確的去庫存態勢。 受益于汽車半導體的增長需求,安世半導體經營上處于保持增長的態勢,市場機會與份額也在很快提升,作為車規龍頭表現突出。不過2023年第一季度,聞泰科技半導體業務實現收入為37.97億元,同比增長3%,業務毛利率為41.67%,同比降了1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6.60億元,同比下降23%,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聞泰科技表示,半導體業務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受產品結構、客戶結構、生產成本等影響,屬于正常的波動;凈利潤方面,由于2022年公司半導體業務加快新業務推進,人員數量同比增加較多,主要是研發與管理人員,同時管理費用與研發費用同比增加近1.5億。 對于半導體業務規劃,聞泰科技在線上電話會議中稱,一方面,汽車客戶繼續發力,并提高在新能源汽車客戶中的滲透率;另一方面,加大新產品研發,加速推動技術進步與迭代。 對于產品集成業務扭虧、半導體業務是否存在商譽減值風險等問題,5月4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聞泰科技證券部,但電話無人接聽。
聞泰科技 業績下滑 半導體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