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銀河去年凈利潤約78億元,公司透露即將進行內部組織結構調整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9 23:42:08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趙云    

3月29日晚間,中國銀河發布2022年度業績報告。2022年中國銀河實現營業收入約336.42億元,同比減少6.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7.61億元,同比減少25.6%;基本每股收益0.7元,同比減少27.84%。

根據3月1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公司2022年度經營數據,2022年,140家證券公司營業收入3949.73億元,同比下降21%;凈利潤1423.01億元,同比下降25.5%。中國銀河營業收入增長率好于行業平均,凈利潤增減幅度則與行業平均持平。

證券、期貨經紀業務收入占比超八成

年報顯示,分主營業務板塊看,中國銀河2022年經營業績主要來源于經紀業務、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業務、海外業務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等。

其中:證券經紀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101.19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30.08%;期貨經紀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170.60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0.71%;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25.37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7.54%;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6.20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84%;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4.79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42%;私募股權投資及另類投資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5.4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61%;海外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18.03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36%。

由此可見,作為擁有分支機構最多的券商,證券與期貨經紀業務仍是銀河證券的“基本盤”。兩者收入之和占公司營業總收入比重超過80%。

年報中,公司管理層指出,2022年公司將經紀、銷售和交易業務進一步改為零售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推進業務轉型。截至2022年末,銀河證券客戶總數超過1400萬戶,2022年新開立客戶數110萬戶,開戶市占率達7.48%,創出七年新高。其中,公司開立的北交所合格投資者數量行業排名第3。2022年,按照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的母公司口徑,銀河證券2022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市場占有率達4.62%,行業排名第5。

機構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末,銀河證券機構客戶數達2.86萬戶,較2021年末增加5.62%。針對在線基金服務產品數量1,783只,較2021年末增長23.05%;在線基金服務產品總規模1789.56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56.84%。

投行業務方面,公司指出,2022年公司啟動投行專業化改革,重點發力投行業務。2022年IPO主承銷金額36.40億元,同比提升432.16%;其中北交所市場表現更為突出,承銷金額達12.32億元,排名行業前三。債券承銷業務實現承銷金額2525.30億元,同比增長10.95%。

此外,投資交易業務實現盈利是公司業績維持穩定的重要原因。2022年公司實現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業務收入25.36億元,同比下滑49.65%。但其營業成本僅為3.71億元,因此營業利潤達到21.65億元,營業利潤率高達85.36%。2022年末,公司金融資產規模為3002.32億元,同比增加27.09%。

2022年海外業務實現微利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由于海外市場劇烈動蕩,券商海外業務承壓。如3月17日,海通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預計2022年虧損將達到64億港元至66億港元。

從中國銀河年報來看,2022年公司海外業務仍然維持了微利。當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為18.03億元,同比下滑6.67%;營業成本為17.80億元,同比增長19.55%;營業利潤為0.23億元。

與中信、海通、華泰等券商出海以中國香港為橋頭堡、更多輻射歐美市場不同,中國銀河的海外業務發力的重點在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因此相對受到去年歐美市場大幅波動影響較小。

2016年,中國銀河證券董事會審議了收購聯昌集團(CIMB Group Sdn Bhd)證券業務項目的相關議案。同年,銀河國際與聯昌集團就數個東南亞國家的現金股票業務的潛在合營事項簽訂了《非約束性投資條款》。2018年,銀河國際與馬來西亞聯昌集團就聯昌證券國際私人有限公司50%股權完成交割,聯昌證券國際私人有限公司隨后更名為銀河-聯昌證券。

2019年,銀河國際與聯昌集團進一步完成聯昌馬來西亞證券業務(即銀河-聯昌控股)50%股權的交割。截至2022年底,銀河國際已擁有銀河-聯昌證券、銀河-聯昌控股75.00%和74.99%的股權。兩家公司在東盟核心市場保持絕對領先地位,其股票經紀業務在新加坡市場繼續排名第1,在馬來西亞市場由第3升至第1。此外,年報顯示,公司積極參與互聯互通機制建設,2022年12月,公司與南方東英聯名推出的南方東英銀河-聯昌富時亞太低碳指數ETF分別在新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上市募集資金達到1億美元,是深交所與新交所首只ETF互通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中,中國銀河管理層還表示,銀河國際并購銀河-聯昌進程還在有序推進,后續將積極推進第二階段行權相關工作。

未來將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此外,中國銀河的年報中還透露一個重要細節:未來即將實行新的戰略發展規劃。

2018年至2022年,中國銀河在前任董事長陳共炎的帶領下實施了上一輪五年戰略規劃。公司表示,2018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239%,歸母凈利潤增長169%,總資產增長149%。2022年8月陳共炎到齡退休,原總裁陳亮接任董事長,中金公司原黨委委員王晟調任公司總裁。

年報中,中國銀河指出,本集團 2023-2025 戰略發展規劃已經擬定,正在履行公司治理審批程序,根據擬定的戰略發展規劃,本集團的內部組織結構會有所調整,從而本集團的業務分部也將相應有所調整。

因此,中國銀河特別強調:“由于2022 年底上述變化尚未生效,本集團業務仍按原來的七個經營分部呈列我們的財務業績。”

此前中國銀河已經對董事會人員進行了調整。2023年3月10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當天公司召開了臨時董事會,通過《關于調整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人員構成的議案》。且該臨時董事會為當天郵件通知、當天召開,董事會也同意了豁免會議通知期限。該議案同意楊體軍先生擔任合規與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戰略發展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委員;李慧女士擔任合規與風險管理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委員;劉昶女士擔任戰略發展委員會及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

而今年以來,券商調整組織架構成為浪潮。如3月初,中信證券發布修改章程公告,明確將經營管理委員會作為公司最高經營管理機構,賦予更多的決策自主權。2月24日,廣發證券也宣布對業務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將零售業務管理總部更名為“財富管理與經紀業務總部”;合并原機構與同業部、綜合化業務部為“機構客戶部”;電子商務部更名為“數字平臺部”。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靳水平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3月29日晚間,中國銀河發布2022年度業績報告。2022年中國銀河實現營業收入約336.42億元,同比減少6.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7.61億元,同比減少25.6%;基本每股收益0.7元,同比減少27.84%。 根據3月1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公司2022年度經營數據,2022年,140家證券公司營業收入3949.73億元,同比下降21%;凈利潤1423.01億元,同比下降25.5%。中國銀河營業收入增長率好于行業平均,凈利潤增減幅度則與行業平均持平。 證券、期貨經紀業務收入占比超八成 年報顯示,分主營業務板塊看,中國銀河2022年經營業績主要來源于經紀業務、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業務、海外業務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等。 其中:證券經紀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101.19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30.08%;期貨經紀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170.60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0.71%;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25.37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7.54%;投資銀行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6.20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84%;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4.79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42%;私募股權投資及另類投資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5.42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1.61%;海外業務營業收入人民幣18.03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36%。 由此可見,作為擁有分支機構最多的券商,證券與期貨經紀業務仍是銀河證券的“基本盤”。兩者收入之和占公司營業總收入比重超過80%。 年報中,公司管理層指出,2022年公司將經紀、銷售和交易業務進一步改為零售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推進業務轉型。截至2022年末,銀河證券客戶總數超過1400萬戶,2022年新開立客戶數110萬戶,開戶市占率達7.48%,創出七年新高。其中,公司開立的北交所合格投資者數量行業排名第3。2022年,按照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的母公司口徑,銀河證券2022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市場占有率達4.62%,行業排名第5。 機構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末,銀河證券機構客戶數達2.86萬戶,較2021年末增加5.62%。針對在線基金服務產品數量1,783只,較2021年末增長23.05%;在線基金服務產品總規模1789.56億元,較2021年末增長56.84%。 投行業務方面,公司指出,2022年公司啟動投行專業化改革,重點發力投行業務。2022年IPO主承銷金額36.40億元,同比提升432.16%;其中北交所市場表現更為突出,承銷金額達12.32億元,排名行業前三。債券承銷業務實現承銷金額2525.30億元,同比增長10.95%。 此外,投資交易業務實現盈利是公司業績維持穩定的重要原因。2022年公司實現自營及其他證券交易業務收入25.36億元,同比下滑49.65%。但其營業成本僅為3.71億元,因此營業利潤達到21.65億元,營業利潤率高達85.36%。2022年末,公司金融資產規模為3002.32億元,同比增加27.09%。 2022年海外業務實現微利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由于海外市場劇烈動蕩,券商海外業務承壓。如3月17日,海通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預計2022年虧損將達到64億港元至66億港元。 從中國銀河年報來看,2022年公司海外業務仍然維持了微利。當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為18.03億元,同比下滑6.67%;營業成本為17.80億元,同比增長19.55%;營業利潤為0.23億元。 與中信、海通、華泰等券商出海以中國香港為橋頭堡、更多輻射歐美市場不同,中國銀河的海外業務發力的重點在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因此相對受到去年歐美市場大幅波動影響較小。 2016年,中國銀河證券董事會審議了收購聯昌集團(CIMBGroupSdnBhd)證券業務項目的相關議案。同年,銀河國際與聯昌集團就數個東南亞國家的現金股票業務的潛在合營事項簽訂了《非約束性投資條款》。2018年,銀河國際與馬來西亞聯昌集團就聯昌證券國際私人有限公司50%股權完成交割,聯昌證券國際私人有限公司隨后更名為銀河-聯昌證券。 2019年,銀河國際與聯昌集團進一步完成聯昌馬來西亞證券業務(即銀河-聯昌控股)50%股權的交割。截至2022年底,銀河國際已擁有銀河-聯昌證券、銀河-聯昌控股75.00%和74.99%的股權。兩家公司在東盟核心市場保持絕對領先地位,其股票經紀業務在新加坡市場繼續排名第1,在馬來西亞市場由第3升至第1。此外,年報顯示,公司積極參與互聯互通機制建設,2022年12月,公司與南方東英聯名推出的南方東英銀河-聯昌富時亞太低碳指數ETF分別在新交所和深交所上市,上市募集資金達到1億美元,是深交所與新交所首只ETF互通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中,中國銀河管理層還表示,銀河國際并購銀河-聯昌進程還在有序推進,后續將積極推進第二階段行權相關工作。 未來將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此外,中國銀河的年報中還透露一個重要細節:未來即將實行新的戰略發展規劃。 2018年至2022年,中國銀河在前任董事長陳共炎的帶領下實施了上一輪五年戰略規劃。公司表示,2018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增長239%,歸母凈利潤增長169%,總資產增長149%。2022年8月陳共炎到齡退休,原總裁陳亮接任董事長,中金公司原黨委委員王晟調任公司總裁。 年報中,中國銀河指出,本集團2023-2025戰略發展規劃已經擬定,正在履行公司治理審批程序,根據擬定的戰略發展規劃,本集團的內部組織結構會有所調整,從而本集團的業務分部也將相應有所調整。 因此,中國銀河特別強調:“由于2022年底上述變化尚未生效,本集團業務仍按原來的七個經營分部呈列我們的財務業績。” 此前中國銀河已經對董事會人員進行了調整。2023年3月10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稱,當天公司召開了臨時董事會,通過《關于調整董事會專門委員會人員構成的議案》。且該臨時董事會為當天郵件通知、當天召開,董事會也同意了豁免會議通知期限。該議案同意楊體軍先生擔任合規與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戰略發展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委員;李慧女士擔任合規與風險管理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委員;劉昶女士擔任戰略發展委員會及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 而今年以來,券商調整組織架構成為浪潮。如3月初,中信證券發布修改章程公告,明確將經營管理委員會作為公司最高經營管理機構,賦予更多的決策自主權。2月24日,廣發證券也宣布對業務組織架構進行調整,將零售業務管理總部更名為“財富管理與經紀業務總部”;合并原機構與同業部、綜合化業務部為“機構客戶部”;電子商務部更名為“數字平臺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