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運營商參與打撈!俄方:弄清“北溪-2”爆炸現場附近不明物體的性質至關重要,“北溪”爆料者再爆猛料......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5 07:18:36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新聞,據塔斯社當地時間24日報道,“北溪-2”運營商“北溪-2”股份公司已通知丹麥能源署,表示接受丹麥方面的邀請,參與打撈最近在“北溪-2”管道爆炸現場附近發現的不明物體。

此前,俄羅斯方面曾建議丹麥檢查“北溪”天然氣管道是否存在其他爆炸物,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專家在檢查天然氣管道期間,在距離爆炸現場約30公里的地方發現一不明物體。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接收信號的天線,用來激活可能放在管道系統下面的爆炸裝置。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丹麥邀請“北溪”俄方運營商調查水下可疑物 

丹麥能源局在新聞稿中說,這一物體為圓柱形,長度約為40厘米,直徑約10厘米。丹麥相關機構已經檢查了這個物體,認為它“不構成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脅”。這一物體“可能是海洋發煙浮標”。丹麥能源局同時發布一張該物體的照片。

“為進一步確認這一物體的性質”,丹麥相關部門決定在丹麥軍方協助下打撈該物體,丹麥能源局因而邀請運營商俄羅斯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公司參與打撈。

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公司24日宣布接受邀請。

“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為俄羅斯與德國、荷蘭和法國公司合作項目,其中俄方持股占多數。

“北溪1”和“北溪2”共有4條管道,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通往德國。2022年9月26日,4條管道中的3條發生泄漏。瑞典測量站曾在管道發生泄漏海域探測到強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認為這一事件系“蓄意破壞”。丹麥、瑞典和德國分別開始獨立調查。俄方曾多次呼吁共同調查,遭相關國家拒絕。

今年2月8日,美國知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美國和挪威當局策劃實施了破壞“北溪”管道,由美軍潛水員在管道上安放遠程遙控炸彈,由挪威海軍飛機投下聲吶浮標、引爆炸藥,炸斷4條管道中的3條。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本月14日接受俄媒采訪時披露,俄方在爆炸現場約30公里處的一個管道連接點發現一個形似天線的物體,可能正是通過該物體來接收引爆爆炸裝置的信號。襲擊者可能在現場安裝數個爆炸裝置,部分可能未被引爆,暫不清楚原因。挪威當局上周也說,北溪天然氣管道二線公司檢查唯一未受損的“北溪”管道時發現一個管狀物體。

佩斯科夫:弄清“北溪-2”管道爆炸現場附近不明物體的性質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丹麥能源署邀請“北溪-2”管道運營商參與打撈管道附近不明物體的行動是一個積極的消息,弄清不明物體的性質至關重要。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 佩斯科夫:弄清不明物體的性質,弄清“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是否與恐怖主義行徑有關,顯然有關,并繼續進行相關調查是非常重要的。相關調查應是包括各方觀點并透明的。

“北溪”爆料者再爆猛料

據中新網3月23日援引“今日俄羅斯”(RT)報道,當地時間22日,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在社交平臺上再發文,指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向媒體散布“北溪”爆炸案的虛假報道,以掩蓋華盛頓參與其中的真相。

據報道,赫什發文稱,中央情報局的任務是與德國情報局(BND)合作準備一個“虛假故事”,為美國和德國媒體提供“北溪-2”爆炸案真相的“替代版本”。

圖片來源:西摩·赫什社交平臺發布的文章截圖

據環球時報3月22日報道,赫什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可以確定地告訴你,“北溪”天然氣管道是拜登下令炸毀的。在歷史上就和美國有秘密合作關系的挪威也參與了這項計劃,但一些執行任務的人對他們要做的事是不太情愿的。摧毀一條能讓德國和西歐保持溫暖與富庶的管道,在政治上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赫什還表示,據外交知情人士透露,3月3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訪問美國期間,拜登與朔爾茨討論了“北溪”爆炸事件。隨后,一些美國中情局人士被要求與德國情報部門合作,準備一個捏造的“故事”,并提供給美國和德國媒體。

赫什表示,他此前披露的內容在歐洲得到了關注,但在美國幾乎被媒體封鎖了。他表示,美國白宮和中央情報局一直否認美國應對“北溪”事件負責。沒有任何一位派駐白宮的記者向發言人提問:拜登是否會責成情報機構深入調查事件真相。赫什表示,一位情報界人士稱,拜登沒有這樣做,也不會這樣做,因為他知道答案。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新聞3月21日消息,赫什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他們(白宮)其實知道這件事,他們對此極力否認。我告訴記者,我和建造管道的公司交流過,現在有超過一萬兩千英里(約合一萬九千公里)的管道用以輸送天然氣和石油。這是個很龐大的行業,有很多公司從事管道工作并且了解管道業務,他們都知道是誰干的。還有誰會這樣做呢?別人告訴我,盡管白宮對此(散布假消息用以轉移視線)抱有很大希望,但是沒人相信。

2023年2月8日,赫什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真兇是美國。根據赫什的調查,早在“北溪”管道被炸前9個多月的2021年12月,美國情報部門就開始策劃破壞“北溪”管道,然后逐步將計劃付諸實施。

文章發表后,美國白宮、中情局和國務院均予以否認。在專訪中,赫什還表示,所謂親烏人士利用游艇就制造了“北溪”爆炸事件的說法太過荒唐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環球時報、中新網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環球時政要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