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6 16:20:10
文/世清
“飯店包廂不夠用”“理發排隊要3小時”“奶茶店里排斷號”“商場里人滿為患”.....這是春節期間很多人的親身體驗,消費是觀察經濟的重要窗口,多地消費市場正處于恢復期,“煙火氣息回來了”也是許多商家與消費者的共同感受。
多項數據表明,2023年春節假期消費迎來強勁復蘇。文旅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另外,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也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2%,其中,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同比分別增長10%和13.5%。
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居民消費出行更加便捷,伴隨節假日效應,全國各地消費呈現強勁復蘇。看各地區數據,北京市商務局披露的數據顯示,假日期間,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實現銷售額50.9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8%,較2019年增長13.2%。
在上海,據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監測顯示,節日期間(2023年1月20日至26日)7天,全市線下消費支付金額達323億元,恢復至去年春節同期的81.7%,環比節前(指2023年1月13日至19日7天)增速明顯提升11.8個百分點。
具體到各地,餐飲和酒店消費呈現出較大的反彈。 江蘇高郵一餐飲店總經理表示,今年以來,該飯店無論是餐飲還是客房都十分火爆,從營收來看,整體同比增幅為20%~25%。“尤其是大年初二和初三,出現了滿房的情況。”
此外,小微企業主也“忙活起來”。視線挪到中原地區,河南鄭州從事制造業的老板李先生此前表示:“要到臘月廿九或者年三十才能回家,訂單多了,廠里又添了一臺機器,這幾天還要加班加點趕訂單。在2022年年底政策調整之后,工廠‘活’了起來,可以正常發貨了,接到的訂單也變多了。”
我國經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正是由李先生這樣的萬千小微企業構成,在推動消費復蘇時,支持中小微才是關鍵。央行副行長宣昌能此前在發布會上強調:“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和經濟循環恢復,微觀主體的信心將逐漸恢復,活力逐漸釋放,將繼續采取措施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除了監管政策發力,金融科技企業也在執行層面,助力金融為市場主體提供低息或免息貸款等支持,以此促進消費復蘇、激發市場活力。例如在元宵節當天(2023年2月5日),度小滿再次開啟“小微加油站”活動,為全國小微企業主提供總額為10億元的低息信用貸款,年化綜合利率4.9%起,緩解經營資金周轉壓力,助力小微企業主迎接新春開門紅,抓住春節后消費復蘇的發展機遇。度小滿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和應用,持續降低小微企業整體融資成本,2020年以來,度小滿服務的小微客戶,平均利率下降了26%。
據悉,目前我國市場主體已突破1.5億戶,其中個體工商戶突破1億戶,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造了60%的GDP、80%的就業機會,是穩經濟、穩就業的主力支撐。
一直以來,度小滿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和應用,持續降低小微企業整體融資成本。目前,度小滿服務的信貸客戶中,超7成是小微企業主,其中6成是“5人以下”的小店。度小滿還持續關注小微企業的經營現狀,提供有溫度的服務。自2020年12月首次啟動以來,每逢年關歲末,“小微加油站”都會開啟,支持小微企業生產運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