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 > 正文

2022年成都市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展示丨彭州市:與時俱進 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農產品倉單質押融資新模式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8 18:42:37

近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評選活動”評選結果正式出爐,最終共有40個案例從157個報名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典型案例。為彰顯示范作用,共享先進經驗,今日,我們對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展示。

每經編輯|趙博淵

案例所屬單位

彭州市營商辦

主要做法

農產品流通是指農產品中的商品部分,通過買賣的形式實現從農業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轉移的一種經濟活動,包括農產品的收購、運輸、儲存、銷售等一系列環節。在過去的彭州農產品領域,因流通環節的資金需求無法有效滿足,時有蔬菜無人收購、價格暴跌甚至爛于田間的現象發生,制約了彭州農產品生產基地及流通集散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影響了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經前期調研顯示,彭州市擁有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1100余家,300余個總容量達20萬噸的冷藏保鮮庫,約10萬余人從事蔬菜流通活動,流通環節資金需求量大。為有效破解流通環節經營者收購資金不足的問題,打通農產品轉化為商品之間的腸梗阻,2013-2020年期間,彭州市以成都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為契機,深化農村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探索構建“10大機制”,創建了以蔬菜、中藥材、禽畜肉類、果品、黃谷等耐儲存農產品為質押物的農產品倉單質押融資模式,創造性地把農產品倉單納入農村產權范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農產品融資機制體制。

不過,從實踐情況來看,彼時的農產品倉單質押還存在貸后管理難、審貸效率低、法律風險大、業務數據散等不足,仍然制約了該項目增量擴面,彭州農產品倉儲業主有效的信貸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針對這些問題,2021年以來,在上級部門指導下,彭州市財政局聯合人民銀行彭州市支行,運用金融科技再創新、再完善,指導成都金控征信公司和四川享宇科技公司搭建“遠程智能監控系統+電子倉單系統”,經過前期反復的商議完善,該項目于2021年12月上線試運行,2022年3月正式上線運行。

該系統將線下服務渠道拓展到線上,整合數據流、資金流、貨物流,打造全新的農產品電子倉單質押融資服務模式,從而降低金融機構擔憂,更好地滿足農業經營者對金融產品高效率和低成本的需求,推動彭州農產品倉單質押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化金融產品。彭州的農業經營主體只需通過“成都農貸通”小程序,簡單幾步線上操作即可方便快捷完成倉單質押融資申請,并輕松規范進行貸后管理、放款等。

突出亮點及取得成效

自2022年3月彭州市“數字倉融通”上線以來,已有五家銀行機構(農行彭州市支行、成都銀行彭州支行、成都農商銀行彭州支行、浙江民泰商業銀行彭州支行、彭州民生村鎮銀行)參與,已累計辦理“數字倉融通”業務77筆,發放貸款共計7912萬元,撬動社會資金約5億元,受益農戶1200余戶。目前貸款年利率為4.7%,考慮倉儲、保險、評估等各項費用后的綜合成本約為6.1%(0.7%倉儲管理費用0.2%評估費+0.5%保險費),加上“成都農貸通”平臺的貼息,農業經營主體實際支付的年利率大概在5%,遠低于民間借貸等10%以上的融資成本,有效降低了農戶和農業企業的融資成本。

經過多年的持續探索努力,彭州不斷優化農產品倉單質押項目,不僅當地農產品的收購效率明顯提高,“優質優價”的良性市場得以逐步建立,而且可以延伸農產品產業鏈,使農產品的市場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從而使農民持續增收、產業持續增效,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產業鏈更為強勁。該創新項目案例也得到了省、市乃至國務院和人民銀行參事室考察組等專家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并于去年末被人民銀行成都分行推薦申報全國“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第一批創新試點項目。

通過推出全新的農產品電子倉單質押融資服務模式,優化農村動產質押實施路徑,彭州市多年來不斷完善創新,實現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打造惠農利民金融產品與服務,提升農業產業現代化水平、農村金融承載能力和農民金融服務可得性的美好愿景,為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了金融科技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金融科技 鄉村振興 營商環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