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8 15:29:34
每經記者|熊嘉楠 每經編輯|楊夏
12月2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系列活動“第六屆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峰會”在線上隆重召開。本屆峰會以“綠色發展、和諧共生”為主題,在圓桌論壇環節,海天股份(SH603759)董事會秘書陳凱鴻就公司ESG實踐工作進行了分享。
海天股份董事會秘書陳凱鴻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海天股份主要從事供水業務和污水處理業務,于2021年上市。雖然上市時間較短,但公司ESG工作卻走在了前邊。
陳凱鴻說道:“在環保發展方面,公司響應國家‘雙碳’的目標,在2020年初,我們便由研發中心和運營管理中心組織成立了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編制公司層面的‘雙碳’目標發展規劃,全面落實企業關于節能降碳的一個工作要求。在供排水業務方面,我們有計劃地在四川建造凈零碳排放水廠。公司今年以來已經為上千萬的人口提供清潔的自來水,覆蓋成都新津、資陽、簡陽、宜賓、樂山等多個城市。全年的污水年處理量達到2.5億噸,大部分污水處理都達到了DB51的標準,有效地守護了岷江流域的生態。在公司日常運營中,公司也把相關的減碳減排理念貫徹到具體業務中,各個子公司通過減少了污水處理的用藥量、用電量和優化工藝流程等方式來降低碳排放量。”
“另外,公司今年也在探索進入新能源節能減排領域,今年6月,我們投資入股了主營業務為光伏發電和儲能的公司興儲世紀,標志著海天股份向新能源發展的決心,符合公司董事會對新能源產業的一個重要戰略布局,同時也為公司深挖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今年11月,子公司中海康環保科技還收購了山西汾陽中科垃圾焚燒項目,負責汾陽市以及周邊區域生活垃圾的一個處理。這個項目一年的發電量可以達到1億度,跟同類型的火電發電相比,一年可以節約2.5萬噸的標準煤,可以減排約年6.3萬噸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具有控制甲烷排放和代替發電的雙重減碳效果。同時汾陽的項目還可以向周邊的居民提供集中式的冬季供暖,響應國家關于北方冬季減少小煤窯環境污染問題的號召。”陳凱鴻補充道。
而在ESG的貫徹落實中,社會責任亦是重要一環。
據陳凱鴻介紹,“多年來海天股份始終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理念,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希望工程等事業。2020年初,為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公司第一時間捐資300萬元,在今年9月瀘定縣6.8級地震,海天也向地震災區捐贈了200萬元現金用于災后重建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展望2023年,陳凱鴻表示,“綠色發展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方向,ESG兼顧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契合國家高質量發展要求,對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力推廣ESG理念也是我國未來跟國際接軌的必然選擇,我希望ESG能夠吸引更多海外的投資者,希望ESG的投資跟實踐能夠順應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迎來黃金發展時期。而在這個過程中,ESG需要企業、媒體、學術機構、中介服務機構和社會公眾的共同參與,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我們海天股份希望能夠和各個參與方共同為中國ESG的投資和實踐貢獻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