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5 16:11:26
每經編輯|李澤東
12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據北京日報,會上,有記者提問,有報道稱,美國政府計劃將一些中國企業從“未經核實清單”中移除。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具體問題建議你向主管部門來了解。作為原則,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中方在有關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我們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停止對中國特定企業采取歧視性、不公平的做法,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中方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據央視新聞,會上,有記者提問:14日,世貿組織在日內瓦舉行會議,審議美國貿易政策。中國、歐盟、俄羅斯等多個成員對美國堅持“美國優先”、罔顧多邊貿易規則、實施單邊主義、推動“脫鉤”“斷鏈”、擾亂全球產業鏈的做法提出批評。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汪文斌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中國常駐世貿組織大使李成鋼已在美國貿易政策審議會議上發言闡述中方立場。
汪文斌說,我們想指出的是,美國一方面高呼公平競爭,另一方面通過大規模歧視性補貼幫助本國產業獲取競爭優勢,有關出口管制措施在偏離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的軌道上越走越遠。美國拒不執行大量已經生效的爭端解決裁決,繼續依據其國內法特別是所謂的“301條款”加征單邊大規模高關稅,挑動“脫鉤”“斷鏈”“友岸外包”,還濫用“長臂管轄”,脅迫其他世貿成員遵守美國內法。
汪文斌指出,美國已成為多邊貿易體制的破壞者、產業政策雙重標準操縱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擾亂者和單邊主義霸凌行徑集大成者。各國紛紛對美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說不,說明公道自在人心。美國應糾正錯誤,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切實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早日真正回歸多邊主義大家庭。
另據環球時報,美國彭博社14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商務部計劃將長江存儲等30余家中國企業拉入“實體清單”,除非這些企業從美國商務部獲得特別出口許可證,否則將被禁止從美國供應商那里購買技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4日下午就此報道回應稱,這是赤裸裸的經濟脅迫和科技霸凌行徑。
美國商務部在10月7日已將包括長江存儲在內的31家中國企業或實體列入“未經核實清單”。彭博社說,這意味著美國當局無法證明這些公司是否支持中國軍方,被列入清單的企業有60天的時間證明其產品不會用于軍事最終用途,否則有可能被拉入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被實行貿易禁運。
美國商務部60天期限在12月6日到期,英國《金融時報》據3名知情者的消息稱,美國商務部最早將于本周將這些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從而成為美國打擊其認為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中國科技企業的最新努力。
汪文斌在14日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他國企業采取歧視性不公平做法,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這是赤裸裸的經濟脅迫和科技霸凌行徑。汪文斌指出,美方做法嚴重損害中美企業間的正常經貿往來合作,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不利于中美兩國,也不利于世界。中方將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和機構的合法權益。
在美國醞釀進一步打擊中國科技企業前不久,美國派出了高級代表團訪華。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一方面打壓中國,另一方面又想與中國進行合作,表現出明顯的兩面性。呂祥認為,“兩面性”根植于當今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最深處,也是其“以競爭為中心”的對華政策的具體表現。一方面,美方在關鍵領域挑起“競爭”,然后試圖“管理競爭”,也就是要讓中國順服美國的戰略目標;另一方面,美方又利用其在一些關鍵領域的優勢壓制中國的競爭能力,期待美方獲得永久不受挑戰的單方競爭優勢。這樣的圖謀,勢必嚴重破壞幾十年來形成的全球產業分布和基于市場供需的供應鏈,中短期內對中國相關企業的負面影響也將是較大的。
呂祥認為,一個清楚的事實是:美國政客的所有考量都是眼前的得失,他們可以在中短期內限制中國企業的生產和供給能力,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泯滅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短則三五年,長則五六年,中國一定能夠走過這段“灰暗期”,建立起自主可控并具有強大全球競爭力的半導體產業。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北京日報、環球時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