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原”上風勁,空港新城“臨空+科創”起勢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1 08:47:43

每經記者 賀娟娟    西安    每經編輯 張靜

日前,《空港新城支持秦創原建設若干政策(試行)》《空港新城關于扶持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獎補政策(試行)》等系列政策接連發布。從企業落戶、人才招引、梯度成長、孵化加速、鼓勵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降低企業融資運營成本等方面給予企業切實可行的獎補,全面激發企業發展動能。

這是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借勢秦創原科創大風口,“臨空+科創”雙輪驅動的又一有力舉措。而在空港新城的發展規劃與具體布局中,還有金融資本、營商環境、人才服務等諸多方面策略運行。

春種秋收,顯著成效體現在產業結構上,頭部企業和重點項目加速聚集,產業能級持續提升,千億級臨空產業蓄勢待成。

“原”動力加持 “重注”科創

政策引領,即風口所趨。

去年3月,陜西高規格啟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相關系列政策密集出臺。機遇當下,各地聞“風”而動,搶灘產業新賽道。

作為目前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空港新城依托獨特的臨空經濟稟賦優勢,“重注”科創,用“臨空+科創”破題發展,高標準建設秦創原臨空產業聚集區和開放合作示范區。

以極具代表性的科創載體為例,可謂動作頻頻。

專業“孵化器”空港新城人工智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啟用;中南高科·西安臨空產業港開園,為企業提供立體化、全方位、高品質平臺。聚焦生命科技產業與智能制造科技產業,自貿藍灣科技產業園提速建設。豐富載體為科創企業提供長周期、全方位專業服務。

同時,太乙電子集成電路測篩共享實驗室、梅里眾誠P3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建設加速推進,為企業技術研發筑牢基底。

科創載體之外,金融資本和人才服務等創新要素布局,空港新城同樣有諸多動作。從空港新城計劃構建的產業投資基金便可管窺,該基金預計不少于50億元,將保障市場主體每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促使更多科創“種子”在此扎根、成長。

“產業體系對口,需求端、技術端、市場端有效鏈接,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難題等,這是空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科創代表企業金棕熊科技負責人感慨道。

建圈強“鏈” 蓄力千億規模

產業是城市和區域的靈魂,產業強,則經濟強。

空港新城深諳此理,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政策和資源加持下,“臨空+科創”雙輪驅動,已釋放巨大乘數效應。

截至目前,東航、深航、川航等14家航空公司區域總部先后布局,普洛斯、豐樹、日立、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等近200家物流企業相繼落地,包括飛機維修、航材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物流運輸在內的臨空經濟全產業鏈漸成,空港新城臨空經濟產值突破130億元。

頭部企業和項目加速落地背后,空港新城招引和培育質效優化,產業能級不斷提升,千億臨空產業蓄勢待成。

譬如,生物醫藥領域,已初步形成涵蓋研發、生產、檢測、服務的全業態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鏈,“鏈”上既有康龍化成這樣的國內CRO+CDMO巨頭,也不乏國睿一諾、梅里眾誠這樣的行業明星企業,或擁有頂尖技術,或填補了陜西相應產業鏈空白。

而頭部企業除了產能帶動,還具備巨大磁吸效應,引來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加速集聚,增強產業協同發展。以啟用的航天九院771所空港園區創新發展產業基地為例,依托771所等龍頭企業,招引一批半導體產業項目,未來將拉動形成規模超百億的高端電子信息產業鏈。

“既有產業基底、稟賦優勢,又有頂層設計重視,疊加多重發展機遇,空港新城臨空科創漸入佳境,或將成為大西安產業發展又一特色增長極。”區域經濟觀察人士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