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 > 正文

提升生態環境丨重慶市九龍坡區以“兩江四岸”治理提升長江北岸九龍灘設計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30 22:51:02

每經編輯|蘇娜

“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是落實長江大保護的重要舉措,九龍灘是兩江四岸的重要節點,是“四帶目標”“主軸定位”“百年工程”的重要體現,九龍灘也是修復濱江生態、提升濱江形象、展現特色文化的重要區域。

2019年7月,重慶市建委與城投集團共同推動“兩江四岸”的落地實施,開展十大公共空間節點設計與建設工作。九龍灘是十大公共空間節點中最先啟動改造建設,最早向公眾開放亮相的節點。

實踐經驗

九龍灘延續長江北“重回長江”的設計要求,以“季節性使用”為設計理念,打造彈性親水空間,形成“九龍外灘,碧岸連天”的美好愿景。

1、生態重生,打造山清水秀生態帶

方案順應水位變化,打造生態禁入區、合理利用區、開放游覽區,最大化保護與修復長江生態,通過修復26公頃消落區生態環境,美化沿線1.8公里硬質擋墻、2.2公里橋墩立柱、5個排水口,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態帶。

2、空間重構,打造便捷共享游憩帶

通過提升濱江與腹地的聯系,實現軌道環線、成渝鐵路公交化、水上巴士、公交等4種公共交通可達;構建“橋梯驛系統”,打造5個與腹地相連的人行通道,解決高差阻隔;貫通“三道系統”,實現4.2公里活力道貫通,3.4公里親水道創造親水體驗,3公里彈性道靈活使用,12個驛站提供游憩服務,打造便捷共享的游憩帶。

3、精神重振,打造人文薈萃風貌帶

通過梳理九龍坡的歷史文化脈絡,挖掘不同區段場地記憶,打造九龍主題景觀和抗戰歷史文化體驗線,挖掘九龍坡特色文化,從九龍主題出發,通過改造“九龍灘”,“九龍鋪”,“九龍坡”,“九龍壁”,“九龍章”,“九龍館”,“九龍梯”,“九龍橋”,“九龍窗”,打造特色九龍主題景觀。結合建設碼頭、防空洞等兵工文化及“166”軍艦,打造抗戰及愛國主題景觀,打造人文薈萃風貌帶

4、景觀重塑,打造立體城市景觀帶

對接六橫十六縱的步行規劃,打造2公里的山城步道,3處觀景平臺;利用90米的現狀高差,打造九重觀江體驗;九龍主題化夜景點亮最美九龍濱江,實現特色九重觀江體驗,打造立體城市的景觀帶。

主要成效

2021年九龍灘逐漸改造開放,為重慶打造了一條連得上,到得了,留得住,看著好的韌性城市濱水帶。

1、群眾受益

九龍灘為“兩江四岸”治理提升最早建成開放的項目,建成效果較好,為市民提供了多樣化的活動場所;2021年長江文化藝術周在九龍灘成功舉辦,166軍艦入駐九龍灘建設碼頭,成為重慶旅游新地標。

2、領導滿意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考察,對九龍灘的實施效果給予高度肯定,指出九龍灘在兩江四岸中獨具特色。全國政協副主席、市政協及其他考察團多次進行參觀。

3、媒體關注

2021年2月22日晚,九龍灘作為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的案例,出現在央視《新聞聯播》的報道中,成為長江庫區沿線的良好示范,多家網站也對九龍灘的建設過程進行跟蹤報道,引發各界關注。

4、業界好評

項目建成以來,先后獲得了2021年度世界濱水獎、2021年度倫敦設計金獎、2021年CIOB中國西部區最佳創新項目、2020年度重慶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一等獎、2022IFLA社會與社區衛生獎等國際國內獎項,獲得業內的認可。

成果亮點

1、消落帶工具箱,實現生態修復

結合長江消落帶的特點,生態治理與水文形勢相吻合,以“彈性使用”為理念,采用自然演進,植物群落修復等相應的措施,重塑生態的系統性與多樣性。

2、三道體系,實現濱江貫通

結合重慶現狀水文條件,創新打造三道體系,貫通沿江區域。

3、橋梯驛系統,實現重回長江

結合地形高差,利用九龍梯,天橋、坡道,下江梯步等設施,鏈接197,195,185,175等不同標高,將城市腹地與濱江空間進行縫合。

案例所屬機構

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圖文由案例所屬機構供圖)

封面圖片來源: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重慶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