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0 10:00:56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9月20日消息,9月LPR報價維持不變:1年期LPR報3.65%,上次為3.65%;5年期以上品種報4.30%,上次為4.30%。
同時,央行還進行24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15%;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
近期,包括蘇州、青島、濟南、寧波等地先后傳出了放松樓市限購政策的消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各城傳遞消息的方式卻不盡一致,有的是通過本地住建局發聲,有的是通過媒體釋放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放松限購的消息在網上持續發酵后,又有部分城市悄無聲息地調整了政策。比如青島住建局在公眾號中刪除了“二手房不再限購”的描述;蘇州在對非本地戶籍居民購房政策進行調整后,又突然改變口徑,宣稱仍按以前政策執行。兩大熱點城市放松限購政策出現“一日游”,在業內引發廣泛熱議。
對此,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9月18日上午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部分城市發布放松限購的政策而后又進行調整,或者干脆只執行不官宣,表明在“房住不炒”定位下,熱點城市短期“取消限購”仍偏于謹慎。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近日,國有大行、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專家表示,這表明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在逐步顯現,隨著銀行負債成本穩中有降,后續LPR進一步下降條件將逐步成熟,企業融資和個人信貸成本也有望進一步降低。在降低貸款利率方面,源于凈息差的約束現實存在。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就曾表示:“存款利率如果太高,貸款的利率就很難降下來,企業融資成本也就很難降下來。”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解釋,由于MLF利率是LPR的定價基礎,在MLF利率沒有變動的情況下,LPR若要進一步下降,就需要銀行主動壓縮加點。驅動銀行壓縮加點的核心是存款成本下行,在負債端釋放空間。
“上市銀行半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二季度末平均付息率為2.25%,較2021年末下行0.04個百分點,平均收益率由4.31%下行至4.16%。相較而言,平均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給銀行帶來凈息差收窄壓力,因此,降低負債端成本是關鍵所在。”東吳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李勇說。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對于此時重啟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人民銀行直言,此舉是為“維護季末流動性平穩”。業內人士預計,臨近月度稅期高峰和季末時點,人民銀行將合理適度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保持跨季跨節資金投放連續性,護航流動性平穩跨季跨節。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介紹,9月中下旬貨幣市場流動性通常會受月末、跨季、假期、專項債發行等因素擾動。廣發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劉郁等機構人士進一步提示,稅期因素影響將在9月20日至22日集中顯現,9月之后緊接著是國慶節假期,跨季跨節資金需求也將逐漸顯現,流動性需求會有所上升。
由于9月19日公開市場無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當日公開市場操作實現凈投放120億元。9月19日,銀行間市場上代表性的存款類機構7天期債券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7)報1.67%,較上一交易日上行6個基點。
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人民銀行適時增加流動性供應,加上季末財政存款大量釋放,將充實銀行體系流動性,貨幣市場利率出現大幅上行的風險較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3693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