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30 18:19:02
◎今年暑期檔的總票房是2020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這也是有記錄以來票價最高的一個暑期檔。市場回暖、爆款類型豐富,是今年的特色。
◎暑期檔的另一特色是“影片空降”,即宣布定檔與上映日期之間相隔時間很短,影片宣發時間也隨之越來越短。現在影片上映了,影城甚至連海報都還沒收到。
◎這一特點也影響著國慶檔,導致今年國慶檔目前定下來的影片只有三部動畫電影。
每經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文多
隨著學生回歸校園,今年暑期檔也已落下帷幕。
據燈塔專業版,截至8月30日12時,2022年暑期檔票房已達90.57億元,相比2021年同比增長22.7%,扭轉了上半年市場下行的頹勢。
2020年以來,這是暑期檔表現最好的一年,每經記者發現,這也是電影票價最“貴”的一年,均價達到了35.6元/張。
暑期檔票房冠軍和亞軍分為《獨行月球》和《人生大事》。檔期票房冠軍《獨行月球》背后,站著中國電影(SH600977,股價10.62元,市值198億元)、橫店影視(SH603103,股價13.92元,市值88億元)、阿里影業(HK01060,股價0.6港元,市值164.55億港元)、中國儒意(HK00136,股價2港元,市值187億港元)、貓眼娛樂(HK01896,股價6.51港元,市值74.45億港元)等上市公司,雖然上映前資本市場一陣躁動,但7月29日影片上映后,這幾家公司的股價未見大幅拉升。
“商業主旋律、開心麻花喜劇一直是內地市場的頭部類型影片,但通過《獨行月球》《人生大事》,我們也看到了復合類型(喜劇+科幻)以及現實題材同樣具備很高的票房潛力。觀眾對各類題材的接受度、喜愛度逐漸擴展,內地市場爆款電影的類型也有望趨向多元化。”8月30日,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在接受每經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
圖片來源:片方微博
暑期檔過后,中秋檔、國慶檔即將到來。往年,國慶檔從暑期檔便開始預熱,今年的國慶檔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安靜。根據燈塔專業版信息,今年國慶檔定檔的影片只有三部動畫電影,而10月、11月和12月,共定檔的影片不到10部。如今國慶檔的安靜,成了留給空降影片的鋪墊。
“從暑期檔開始,空降成了常態,影片宣發時間越來越短。現在影片上映了,影城甚至連海報都還沒收到。”李言魯說道。
自疫情襲來已3年,今年是暑期檔表現最好的一年。此外,這也是有記錄以來票價最高的一個暑期檔。
據燈塔專業版,今年暑期檔平均票價為35.6元/張,2014年至2021年的暑期檔平均票價分別為35.6元/張、35.1元/張、33.3元/張、32.3元/張、32.6元/張、32.7元/張、31.8元/張和35.6元/張。可以說,今年暑期檔電影票價有了較大上漲,但總體與2014年持平。
每經記者觀察到,今年全年的平均票價為38.5元/張,檔期平均票價最高的春節檔和情人節檔,分別為48.32元/張和39.1元/張。
暑期檔的總體票房,離不開票價的助推。濟南泉城路新世紀影城經理李言魯在接受每經記者的采訪時分析:“暑期檔市場回暖,但作為影院來說,未達到百億目標,還是稍有遺憾。”
細觀今年暑期檔,格局明朗。檔期票房冠軍和亞軍分為《獨行月球》和《人生大事》,截至8月30日中午,票房分別為26.37億元和15.7億元,僅兩部影片的票房便達到了42.07億元,占檔期總票房的46.5%。
圖片來源:片方微博
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對每經記者表示:“近年來內地市場頭部效應是比較明顯的,不僅暑期檔,全年票房結構也是如此。市場依賴頭部影片的支撐,但中小成本影片并不是沒有機會的,像《人生大事》并不是大制作電影,票房卻成為了頭部,包括《隱入塵煙》作為典型小成本農村題材,目前也走出了票房逆襲。”
《獨行月球》是疫情以來暑期檔票房最高的影片。數據顯示,《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爆款電影均出自暑期檔。
“《獨行月球》的市場檔期是特別寬松的,后勁略顯不足,寄予厚望卻仍未達到30億元。雖然《人生大事》和《隱入塵煙》實現了長線放映,但對于長達兩個多月的檔期,這些影片顯然是不夠的。”李言魯表示。
圖片來源:片方微博
資本市場給出的反應也較為平淡。相關信息顯示,《獨行月球》由開心麻花、中國電影、阿里影業、儒意影視等6家公司共同出品;《人生大事》的出品方為19家,分別為聯瑞影業、橫店影業、中國電影等。
每經記者發現,在《獨行月球》《人生大事》上映前,出品方中的上市公司多數會經歷一波股價上漲,但股價回落得也較快。在暑期檔的時間范圍內(6月1日~8月30日),中國電影、阿里影業、中國儒意的股價分別下降了1.8%、1.4%、1%。在大環境面前,高票房影片也難以明顯拉動公司股價。
總體而言,暑期檔有驚喜,也有遺憾。經歷了數月的疫情反復,自春節后,今年直到暑期檔電影市場才得到回暖,但影片上映數量還是遠遠不夠。今年暑期檔票房過億的影片為12部,而2021年為18部,2019年、2018年和2017年暑期檔票房過億的影片則為21部、24部和24部。
“暑期檔市場回暖是相較于今年第二季度的‘倒春寒’,現在來看,科幻成爆款、進口片缺席、文藝片實現了長線放映……總體而言,暑期檔影片數量供給不足,整體質量平平。”李言魯總結道。
暑期檔幾乎已宣告落幕,中秋檔和國慶檔緊隨而來。
目前,較為直觀的只有中秋檔。陳晉坦言:“據燈塔專業版上映日歷顯示,中秋檔已有多達14部影片定檔,劇情片家庭片較多,比如《世間有她》《媽媽》《海的盡頭是草原》,也有港式愛情輕喜劇《還是覺得你最好》,動作片《狼群》,陣容是比較豐富的。”
但真正的重頭檔期國慶檔,現在來看一片迷茫。
根據燈塔專業版信息,今年國慶檔定檔的影片只有三部動畫電影,分別為《我是霸王龍》《新灰姑娘2》和《小美人魚之大海怪傳說》。而整個10月、11月和12月,共定檔的影片不到10部。
與之對應的是,越來越多的電影,以“空降”姿態進入市場。
今年暑期檔的《新神榜:楊戩》,就是在距暑期檔結束僅剩半個月的8月15日突然宣布,并于8月19日全國上映;《獨行月球》從7月19日宣布定檔,在7月29日上映,宣發時間也僅有10天。
李言魯表示:“現在整體宣發節奏都是亂的,比如《楊戩》定檔到上映僅四天的時間,影城收到拷盤了,還沒接到正式的上映發行通知。”
圖片來源:片方微博
往年的國慶檔,可能從暑期檔便開始預熱,但今年可謂“靜悄悄”。從業多年,李言魯直言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從暑期檔開始,空降成了常態,影片宣發時間越來越短。現在影片上映了,影城甚至連海報都還沒收到。”
突然撤檔、改檔、定檔,已是近兩年的常規動作。原定在暑期檔上映的《學爸》《驚天救援》,就在距上映不到10天時突然離開。《超能一家人》《哥,你好》等影片至今未有進一步定檔動作。
“疫情的不確定影響、‘片荒’只是一部分原因,應該還有影片的備案等原因,越是重點的影片就越容易空降,真不希望以后還是常態。”李言魯無奈表示。
一年最大檔期之一的國慶檔,將繼續有大片空降已成定局。雖然中秋檔比較熱鬧,但李言魯認為質量過硬的不多,“預估9月影市也會比較慘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