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6 15:01:00
每經編輯|黃勝
據上海發布,為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現面向全球發布5157個博士后崗位。
此次,上海共有123家企事業單位的259家博士后站點發布博士后崗位,匯集浦江實驗室、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商飛等一大批國內頂尖科研機構、“雙一流”高校和全球頭部企業。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120602
其中,面向美國、英國、德國的崗位位列前三,分別投放3228、2887、1416個崗位需求,不限國籍;來自國家級和市級重大平臺、重點任務、重要項目的崗位需求約占總數的90%;35位院士領銜、眾多業界知名大咖坐鎮合作導師,共筑科研團隊。
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化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以及臨床醫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學科。
崗位薪資最高70萬元,大多集中在25萬至35萬元之間,中位數為30萬元。另有約30%的崗位提供自有公寓,超50%的崗位提供住房補貼。
上海是中國博士后制度的首批實踐地。目前已在3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建立了23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154家企事業單位和科學園區中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13個行政區或功能區創建了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截至2022年6月底,上海市在站博士后7305人,其中外籍、港澳臺和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占24%。自中國博士后制度實施37年來,上海共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3萬余名,有10名當選為兩院院士,300多名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
2018年起實施的“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是上海集聚和留用優秀青年科研人員的“王牌”項目。對通過遴選的優秀博士后,由上海市給予每人30萬元的資助,同時由設站單位給予不低于1:1的配套經費資助。四年來,累計資助博士后1675名,資助金額約5億元。2022年起,將加大對外籍博士后的引進培養力度,每年資助外籍“超級博士后”不少于50人。
申請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必須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申請進入工作站、人文社科領域或人才緊缺的自然科學領域流動站的人員,可適當放寬,但不超過40周歲。
具備招收單位規定的崗位要求、資格條件、工作能力和身體條件。
更多其他招收崗位信息,詳見《上海市2022年下半年博士后招收簡章》
即日起,具體截止時間由各招收單位根據招收計劃和崗位空缺情況確定。
請登錄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上海博士后”欄目“招聘信息”頻道查詢,網址:https://rsj.sh.gov.cn/tbshyd_17417/index.html。
招收工作由各招收單位組織實施。請直接與《簡章》中各招收單位聯系。
近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與部分招收單位合作開展直播帶崗。
全職博士后人員進站后,可按規定享受落戶、子女教育、購房等市民待遇及獲得申報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等項目的資格。詳見《上海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實施辦法》(滬人社專〔2020〕379號)、《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實施辦法》(滬人社專〔2020〕223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海發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12060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