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01 21:12:38
◎剛剛過去的5月,保證金類產品“參公改造”正在提速——Wind數據顯示,5月,券商資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落地的產品數量達到了13只。就投資類型來看,當中有6只都是貨幣型基金。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肖芮冬
Wind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5月,又有13只券商資管大集合產品完成公募化改造。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完成改造后的產品有6只都是貨幣基金,其前身幾乎都是保證金類產品。這也意味著,自去年11月以來,券商保證金類產品的“參公改造”已進入提速階段。
截至2022年5月底,已有14只券商保證金產品轉化為貨幣基金。而據了解,完成改造的保證金產品份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有的規模增長幅度逼近50%。
2021年10月,華泰天天發與國泰君安資管旗下的“國泰君安現金管家”兩只產品的公募化改造方案,同時獲得證監會批復,成為市場首批嘗鮮者,也由此拉開了券商資管保證金類產品大集合“參公改造”的序幕。
值得關注的是,剛剛過去的5月,保證金類產品“參公改造”正在提速。Wind數據顯示,5月,券商資管大集合“參公改造”落地的產品數量達到了13只。就投資類型來看,13只產品中,有6只都是貨幣型基金,分別為海通現金寶、湘財天天盈、國元元增利、信達現金寶、國聯現金增利和華泰紫金貨幣增利。公開資料顯示,除華泰紫金貨幣增利外,其余5只均為保證金產品改造而來。
而在今年4月份,由保證金產品轉化而來的貨幣基金僅有中信建投智多鑫、國信現金增利和招商資管智遠天添利這3只。
如果再算上之前的中泰錦泉匯金、方正證券現金港和光大陽光現金寶3只改造而來的貨幣基金,2022年前5個月完成“參公改造”的保證金產品數量達到了11只。
若進一步統計可以發現,截至2022年5月底,券商資管完整“參公改造”的保證金類產品的數量達到了14只。
完成改造后,券商保證金產品搖身變為貨幣型基金,其是否能得到客戶的進一步認可呢?畢竟,收益率不是此類產品的主要賣點,且不在第三方和其他平臺銷售。
而據每經記者6月1日從多家券商處了解到,伴隨著申購門檻的降低,公司營業部的推廣,也讓此類產品的規模進行了明顯增長。
例如,華泰資管旗下的華泰資金天天發產品,是市場上規模領先的券商保證金產品,也是率先完成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成為后續券商保證金產品改造的樣本。
華泰紫金天天發2021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11月22日,該產品的份額為500.25億份,去年底增至約560.47億份。今年一季報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該基金產品規模已增至約610.24億份,較成立日增加了110多億份,增幅近22%。
安信資管旗下的安信資管天利寶于2021年12月6日成立。公開數據顯示,該產品成立時規模約為82.16億份,去年年底規模增至約120.85億份、增幅達到了47%。
國泰君安現金管家一季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期間,該基金規模從176.41億份,增至季度末的196.38億份。
方正證券現金港貨幣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一季報也顯示,該產品規模從成立時的78.205億份,增至季度末的91.6億份左右在、增幅為17.12%。
光大陽光現金寶的一季報顯示,其份額從產品成立時的114.95億份,增至季度末的125.65億份。
有券商資管人士6月1日在微信上向記者表示,公司改造后的保證金產品規模增長逼近50%,規模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公司面向客戶的持續推廣。
券商保證金產品,自2011年開始成為重點推動的重要創新業務,證券公司在每日收盤后,將簽約客戶股票賬戶的閑置保證金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以增加客戶的收益。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保證金產品早已成為券商服務股票交易型客戶的基礎工具,其便捷性成為其自身的重要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5月20日,證監會對《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新規指出,在繼續堅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參一控”政策前提下,將放寬公募持牌數量限制。這意味著,同一主體在參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的基礎上,還可以再申請一塊公募牌照,即“一參一控一牌”。未來,券商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也將持續推進。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1806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