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2 15:41:38
◎在“雙減”政策落地后,硬件產品肩負起各家在線教育巨頭轉型“急先鋒”的任務。而隨著教育硬件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產品的多樣化,各家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日漸白熱化。
◎硬件從本質上說是一個渠道的生意,品牌差異性并不大,硬件產品的核心問題還是在于內容與用戶黏性。換句話來說,是否具備優質內容,或將成為未來脫穎而出的關鍵。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距離“雙減”政策的正式實施已經過去了277天,曾經的在線教育公司紛紛在悄然中實施著業務轉型。
4月20日,作業幫宣布推出喵喵機學習打印機F1,正式進軍打印機市場。在很多人對這家公司的印象還停留在在線教育行業巨頭的時候,作業幫已經密集發布了多款智能硬件產品,包括電子單詞卡、智能寫字筆等。學習打印機產品的推出為其教育硬件業務又增添了一個新支點。
不僅是作業幫,去年下半年以來,無論是曾經的在線教育巨頭還是各家大廠,在教育硬件領域都做了諸多布局。一個新的“戰場”已經形成,能托起巨頭們的轉型夢嗎?
去年底以來,作業幫在教育硬件上動作頻頻。先是推出了學習筆、學習燈等多款產品,不久之前百元智能硬件喵喵機電子單詞卡面世,切入單詞學習市場。就在行業盛傳作業幫內部成立學習打印機事業部時,這家公司近日直接宣布推出喵喵機學習打印機F1,正式進軍打印機市場。
在一眾發力教育硬件的玩家中,作業幫是第一家宣布進入打印機市場的,但這其實并不是一個橫空出世的產品。早在2017年,作業幫就推出了以錯題整理打印為主要賣點的錯題打印機喵喵機P1,目前已上市六款機型的產品。學習打印機的推出,其實是喵喵機完成了從錯題打印向學習打印的升級。
事實上,在決定從哪個硬件產品、哪項具體業務切入時,每家公司的打法和選擇都有所不同,這當然由團隊和產品的基因決定。而在面對傳統的打印機巨頭時,作業幫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里。
該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介紹,打印的業務條線在作業幫內部一直存在,整個硬件業務包括產品研發、供應鏈、營銷、客服、銷售等,核心團隊超過80%都來自一線大廠,并且多年來在供應鏈能力和合作伙伴方面也有了比較深的積累。
“我們最大的特點還是多年累積的數據優勢、內容優勢,以及對于用戶的洞察和理解。”上述負責人表示。
而在這些新業務背后,一艘在線教育的大船,正在調轉航向。
菲菲(化名)的女兒今年讀小學四年級。女兒小時候菲菲就給她買了故事機、點讀機、智能手表,隨著孩子的成長又購入了學習機、智能平板、錯題打印機。動輒幾千元的產品,她買起來毫不手軟。“雙減”政策正式實施后,菲菲發現對于教育硬件的需求似乎更大了,最近正在為女兒挑選一款智能學習燈。
在多鯨資本合伙人姚玉飛看來,“雙減”之后被空缺出來的市場,以及很多家長的競爭意識,給了教育智能硬件產品空間和土壤,也是這個市場快速發展的首要原因。
其次,雖然所有傳播介質都在電子化,但教育部“五項管理”中要求強化中小學生的手機等管理,替代產品如學習臺燈應運而生。
第三,國內教育科技水平的領先也是支持智能硬件產品發展的必要條件,多項技術集成下就產生了不同類型的教育智能硬件產品。
除此之外,過去幾年有一些爆款的教育硬件產品實現了不錯的收入增長,對于大量需要融資的教育類企業和有一定增長壓力的泛教育類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方向,“雙減”之后很多教學機構自身也需要一定的替代產品和新方向。
另一位滬上VC人士也告訴每經記者,“雙減”給校外培訓行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但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并未減少,教育硬件產品就迎來了一波發展機會。
但該人士坦言,目前這個賽道還處于一個比較初級、高度分散的狀態,投資機構大部分也處于觀望狀態。今年2月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22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場共發生44次融資,相對2020年在融資數量和整體規模上均有收縮,趨向冷靜。
雖然資本對教育智能硬件還抱持比較謹慎的態度,但顯然難以阻擋玩家們高漲的熱情。
在硬件上下足功夫的不止作業幫。就在一個月之前,好未來對外宣布最新轉型進展,進入二次創業階段,科技服務、智能硬件以及生命科學等非教育培訓業務將是其未來重點業務。與此同時,這家曾經的在線教育龍頭公司陸續成立多家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軟件開發、技術服務、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
另一家巨頭猿輔導去年也開始行動,旗下多個教育品牌密集推出教育智能硬件,產品形態也很多樣化,包括斑馬的邏輯思維學習機、AI指讀機,小猿搜題的A4打印機、智能練習本等。
在很多行業人士眼里,過去教育硬件通常都被在線教育企業視為一個低成本獲客的流量入口。彼時,一些發力早的企業已經通過布局智能硬件而獲得了紅利,例如字節跳動旗下大力教育率先推出的智能學習燈、作業幫的錯題打印機喵喵機等,都在各自的細分領域成為代表性產品。
而在“雙減”政策落地后,硬件產品的角色已經不止如此,而是肩負著各家在線教育巨頭轉型“急先鋒”的任務。上述作業幫相關業務負責人也表示,未來的硬件業務會有更大想象空間。
除了教育類企業,這個市場中還有以步步高、讀書郎等為代表的傳統硬件廠商,以及以字節跳動、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大廠等多方“勢力”。隨著教育硬件行業的快速發展和產品的多樣化,各家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日漸白熱化。
教育硬件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嗎?或許可以先來看幾個數據。
科大訊飛2021年年報顯示,在其主營業務中,毛利率最高的是教育產品和服務,可以達到51.66%,并且占主營業務的比重還在持續提升。當年電商“618”活動中,以科大訊飛AI學習機為代表的學習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高達706%。教育產品和服務收入的增加,對于提振該公司整體營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另一家上市公司網易有道的財報數據也表明,智能學習硬件已經成為該公司現階段業務轉型的一大重心。2021年四季度,網易有道智能硬件凈收入同比增長33.9%、達到3.18億元。智能硬件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9.5%下降至30.8%,主要是因為對上一代低毛利產品的推廣所致。
姚玉飛分析稱,硬件產品有一個遞減效應,出貨量越大時成本越低。“所以通過代理渠道直銷或電商銷售、短信平臺銷售等模式,實際上也讓一些企業產生了爆款,從而帶來比較豐厚的利潤。據我了解,普遍在毛利率在50%~70%。”而這一毛利率,已經與很多在線教育企業K12產品的水平不相上下。
也正因如此,無論是從未來業務方向還是利潤空間上來看,教育硬件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至于智能硬件是否能扛起在線教育巨頭轉型的大旗,姚玉飛坦言,目前聊這個問題還為時過早。“轉型肯定很難,但這也是其中一個方式,可以看到目前大家都在積極探索中。”
那么問題來了:在這個日趨擁擠的賽道里,誰會成為跑得最快的那一個?
《2022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報告》指出,K12教育智能硬件是一個內容、軟件、硬件三方協同的業務生態。在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商業邏輯下,教育智能硬件的盈利點逐漸從硬件本身向配套內容和增值服務延伸。
也有資深行業人士表示,硬件從本質上說是一個渠道的生意,品牌差異性并不大,硬件產品的核心問題還是在于內容與用戶黏性。換句話來說,是否具備優質內容,或將成為未來脫穎而出的關鍵。
免責聲明: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794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