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7 22:37:48
每經編輯 王月龍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通過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 我們全面突破并掌握了空間站建造的關鍵技術, 完善了任務的組織指揮體系,初步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載人航天運營管理體系,取得了高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成果和顯著的綜合效益。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2022年我國將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據郝淳介紹,根據任務安排, 2022年我國將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共計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 這6次任務分別是:
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
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乘組也是由三名航天員組成,他們也將在軌駐留6個月時間;
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
10月發射空間站夢天實驗艙,至此,包括天和核心艙在內的空間站三個艙段將形成“T”字基本構型, 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336175058
之后 還將實施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可搭載7名航天員
郝淳表示,我國將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其中,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返回艙都能實現可重復使用。 新一代載人飛船綜合能力將得到大幅提升,可搭載7名航天員。 同時,正在考慮研發空間站的擴展艙段。
明年計劃發射我國首個大型空間巡天望遠鏡
郝淳介紹,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還將利用空間站艙內安排的科學實驗柜和艙外大型載荷設施,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研究實驗和新技術試驗。主要涉及空間生命科學與人體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天文與地球科學、航天新技術等眾多領域。特別是 明年計劃發射我國首個大型空間巡天望遠鏡,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將開展前沿科學研究,有望取得一批新成果。
中國載人航天將會從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
郝淳表示,縱觀世界載人航天事業發展歷程,月球一直是載人航天走向深空的一塊熱土, 中國載人航天也將會從近地空間走向地月空間,進而邁向深空。 在進行空間站研制建設的同時,我們也開展了載人月球探測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他說:“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華民族千年來嫦娥奔月、蟾宮折桂的神話夢想將會成為現實。”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編輯| 王月龍 王嘉琦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轉載自新華視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