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01 18:20:53
◎IPO主承銷蛋糕由18家券商瓜分,國泰君安完成8單成為IPO領域最大贏家。
◎增發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3月一共有20家券商在增發領域有所建樹,幫助上市公司實現增發470.11億元。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34510
3月雖然出現疫情擾動,但券商投行在助力直接融資方面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根據發行人報表統計,3月有18家券商完成了IPO承銷業務,合計募集資金534.41億元;有20家券商在增發方面有所斬獲,合計募集資金(或購買資產)470.11億元;另外3月無配股承銷。券商投行3月共實現股權募集資金1004.52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3月的蛋糕由18家券商瓜分,分別是: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華泰聯合、中信證券、東興證券、長城證券、東方證券承銷保薦、華西證券、大和證券(中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華林證券、長江證券承銷保薦、中原證券、安信證券和興業證券。
其中,3月國泰君安成為IPO領域最大贏家。雖然總部位于抗疫中心的上海,但國泰君安完成了8家IPO承銷,其中4家為聯席主承銷。8單項目分別為普源精電、銘利達、中復神鷹、天益醫療、泰恩康、富士萊、和元生物、萬控智造。
總部同樣位于上海的海通證券表現也不俗,完成了4單IPO主承銷,其中1家為聯合承銷。中金公司也完成了4單IPO主承銷,同樣其中1家為聯合承銷。
中信建投、民生證券、華泰聯合則均是完成了3家主承銷,而且其中都有1家位聯合承銷。中信證券獨立完成了3單主承銷,東興和長城各完成了2單主承銷。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的單項募資總冠軍并未由凈資本排名前五的中信、海通等頭部券商奪得。
2022年3月17日,由東興證券保薦的騰遠鈷業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開發行的股票數量為3148.69萬股,發行價格為173.98元/股。騰遠鈷業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達到54.7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52.04億元。
騰遠鈷業2022年3月14日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21.98億元,分別用于年產2萬噸鈷、1萬噸鎳金屬量系列產品異地智能化技術改造升級及原輔材料配套生產項目(二期)和補充流動資金,最終超募了30.06億元。東興證券靠這一單獲得了2.45億元承銷及保薦收入。
IPO獲得的總承銷收入方面,3月18家券商一共在IPO領域瓜分了收入32.33億元。其中國泰君安以合計6.45億元排名第一,中金公司以4.84億元排名第二(如果遇到發行人招股書未披露聯席主承銷商各自的費用,東財將其按照算數平均分配)。相比2月全行業僅獲得了6.95億元IPO主承銷收入,3月券商投行IPO領域迎來了豐收。
增發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3月一共有20家券商在增發領域有所建樹,幫助上市公司實現增發470.11億元。但再融資為券商帶來的收入相較于IPO卻少得多。根據上市公司公告的發行費用,20家券商合計分得了3.38億元承銷或財務顧問收入。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統計數據顯示,中信建投“一騎絕塵”,共出現在6家上市公司的增發中,均擔任獨立主承銷或獨立財務顧問。中信證券出現在3家上市公司主承銷中,也均擔任獨立主承銷或獨立財務顧問。華泰聯合、國泰君安、安信證券交出的成績單均為3家增發,但都有1家為聯席承銷。
值得一提的是,3月的增發頻現大單,其中不乏具有標桿意義的大項目。
中信證券擔任財務顧問的柳工重大資產重組是最受關注的增發項目。相關資料顯示,去年12月24日,柳工收到證監會核準公司股份吸收合并柳工有限的批復。根據交易方案,上市公司擬向柳工集團、招工服貿等交易對手方發行股份吸收合并柳工有限,標的資產作價74.28億元。本次交易后,柳工有限注銷,上市公司作為存續公司承繼及承接柳工有限的全部資產,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隨之減少,上市公司的獨立性將得到增強。
根據柳工的公告,吸收合并完成柳工有限后,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目標為335億元,其中國內營業收入為267億元,國際營業收入為68億元。而這筆標的資產高達74.28億元作價的項目,也成為券商投行今年3月在增發領域完成的最大一單。不過,由于柳工未披露該筆財務顧問費用明細,因此未知中信證券能從中收入幾何。
由中信建投擔任主承銷的安井食品定增也異常搶眼。
根據公告,安井食品本次定增3月10日完成,定增發行價格高達116.08元/股,共向19名特定對象發行4888.49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56.75億元;扣除各項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為56.34億元。主要用于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產能新建和擴建、技術升級改造、信息化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
安井食品本次定增吸引了眾多基金參與,最終招商基金以4.25億元認購366.47萬股,泓德基金以4.12億元認購355.36萬股,嘉實、財通基金也分別以4.04億元、4.02億元各認購340多萬股。南方、富國、中歐、華安基金也不同程度地參與了定增。而擔任主承銷商的中信建投獲得了3972萬元收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