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巷觀陜股〡陜西“硬科技”企業迎來上市潮?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5 18:05:05

每經記者|賀娟娟    每經編輯|張靜    

?陜西資本市場中科創企業近期頻傳好消息。

半個月前,剛剛迎來虎年首家過會企業西測測試,上周,又有兩家企業各有斬獲,其中,登陸科創板的華秦科技,以年內“最貴新股”出圈,天潤科技則在北交所順利過會。

粉巷財經(ID:nbdfxcj)注意到,西測測試、華秦科技、天潤科技均是陜西硬科技“實力派”。作為“硬科技”概念策源地,西安有著良好的科教、研發資源優勢,同時,軍工、制造業產業基礎頗為深厚,加之近年來西安政策扶持,積極推動企業上市,此番收獲也算意料之內。

從個股表現來看,全球光伏龍頭隆基股份再獲資本青睞,上周迎來“三類”熱錢流入,其中,融資凈買入2.55億元,居區域首位,主力資金凈買入12.59億元,居區域第二。剛剛上市的華秦科技獲得15.61億元主力資金買入。

值得關注的還有,被20家機構集中調研的盤龍藥業,變賣資產解困、上周領跌15.68%的ST國醫等。

具體來看本期巷觀陜股。

科創力量“硬”核上市 

截至2022年3月13日,陜西共有A股上市公司67家,板塊總市值為14241.99億元,全國排名第14位,較前一周減少156.53億元,縮水1.09%(加權平均)。

從全國來看,3月第2周陜西板塊總市值全國排名第14位。相比第13名河南,少了884.52億元。從區域來看,陜西板塊總市值西北排名第1。(省區市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陜西67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采掘。

據統計,與河南相比,陜西上市公司總數比河南少32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比河南多1家;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河南多5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與河南持平。

陜西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地級行政區)是西安(49家),其次是寶雞(5家)、咸陽(5家)、延安(2家)、渭南(2家)。

3月第2周,陜西新增1家A股上市公司,是陜西華秦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秦科技);從IPO情況來看,陜西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新增過會企業1家,即陜西天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資本市場近期連續傳來好消息,半月前迎來虎年首家過會企業西測測試,上周上述兩家企業各有斬獲。

圖片來源:華秦科技官網

華秦科技于3月7日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軍工涂料第一股。此次IPO發行價為189.5元/股,上市高開32.45%,總市值167.3億元。這是年內最貴新股之一,也是西安今年收獲的第一個IPO。

3月11日,天潤科技北交所IPO審議過會,將成為第3家北交所過會公司,此前兩家北交所過會公司分別是富士達、同力股份,于2021年11月15日由精選層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天潤科技股權集中度較高,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陳利和賈友夫婦合計持有天潤科技93.34%的股份,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粉巷財經注意到,華秦科技、天潤科技,連同半月前過會的西測測試,均均稱得上陜西“硬科技”實力派。尤其是華秦科技,是國內從事特種功能材料基礎研究時間最長的公司之一,也是國內軍用特種功能材料領域最具競爭力的企業,被稱為中國軍工涂料領域的“隱身冠軍”。

事實上,西安作為“硬科技”概念策源地,有著良好的科教、研發資源優勢,同時,軍工、制造業產業基礎頗為深厚,加之近年來西安政策扶持,積極推動企業上市,此番收獲也算意料之內。

眼下,西安正在批量誕生一批硬科技IPO,來自西安的奕斯偉材料,堪稱芯片領域最火爆的明星項目之一;奇芯光電被創投圈高度關注;萊特光電距離登陸科創板,只剩臨門一腳……

據《證券日報》報道,截至2022年1月,西安在審上市企業18家,證監局輔導9家,其中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陜西追光計劃企業等硬科技企業。

隆基獲資金青睞,盤龍藥業迎20家機構調研 

先看融資資金,3月第2周,陜西板塊融資凈償還總額為3.83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陜股是隆基股份,金額是2.55億元。其次是陜西煤業(6884.90萬元)和寶鈦股份(4271.05萬元)。

機構調研方面, 據Wind統計,3月第2周,有2家陜西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20家機構到訪盤龍藥業,1家機構到訪金鉬股份。

3月8日,盤龍藥業迎來天風證券、國融證券、凱豐投資等12家機構調研,兩日后,也即3月10日,盤龍藥業又迎國盛證券、建信基金、聚鳴投資等8家機構調研。

粉巷財經注意到,機構主要關注了公司業績變化、產品、產能及市場情況、轉債募投項目基本情況及市場前景、中長期公司發展戰略與規劃等。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官網

其中,頗受關注的IPO項目建設推遲原因及建成后產能情況,盤龍藥業表示,項目前期因西渝高鐵選址及疫情原因導致建設進度有所放緩,目前生產線建設已基本完成,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設備驗證、產品工藝生產線的轉化等工作,后期通過GMP符合性檢查,通過后即可正式投產,投產后的產值將會由原先的10億提高到50億。

再看北向資金,3月第2周,航發動力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36個百分點,陜西煤業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27個百分點,晨曦航空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20個百分點。

主力資金方面,3月第2周,華秦科技凈買入額居首位,為15.61億元,其次是隆基股份(12.59億元)和西部超導(8961.50萬元)。

“光伏茅”隆基股份上周頗受資本青睞,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聯手增持。

與此同時,開源證券、東吳證券發布隆基研報,并均給予“買入”評級。兩份研報均肯定了隆基推出的股權激勵方案,認為公司此時鎖定核心團隊,利于公司長期發展,為今后在電池片技術繼續取得領先奠定扎實的基礎。

此外,開元證券分析稱,隆基擁有行業領先的成本控制能力,近期曲靖(二期)單晶硅片項目投資規模由年產 20GW 上調為 30GW,進一步彰顯公司的競爭優勢。加之國內分布式市場快速發展,隆基作為一體化組件龍頭公司的話語權在顯著加強,未來有望強者更強。

ST國醫變賣資產解困,一周領跌15.68% 

截至3月13日,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最小的是博通股份。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隆基股份,增長146.69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航發動力,縮水104.49億元。

相比前一周,美暢股份名次前進1位,從第9名上升至第8名;寶鈦股份名次前進1位,從第10名上升至第9名;中國西電名次下降2位,從第8名下降至第10名。

大宗交易方面,3月第2周,陜西板塊有陜西金葉、美暢股份、藍曉科技等5家公司出現大宗交易。其中陜西金葉大宗交易成交金額最高,為3912.30萬元。

漲跌幅方面,截至2022年3月13日,陜西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2.02%(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7位。

從漲跌幅來看,上周漲幅最大的陜西公司是西安飲食,上漲幅度為4.08%。跌幅最大的是ST國醫,下跌幅度為15.68%。

ST國醫上周有兩則并不利好的消息,一是高管家屬短線交易。根據公告,職工監事趙璐的配偶鐘文娟于2021年11月23日-12月10日,累計買入ST國醫股票2000股,累計賣出ST國醫股票2000股,構成短線交易,違反了《證券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ST國醫在上述時間段的股價走勢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二是謀劃變賣旗下商洛醫院99%股權。要知道,ST國醫旗下一共有三所大型三甲醫院,也是該公司的主要資產,分別是:商洛醫院、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此前因陷“拒診”風波,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被勒令停業整頓,公司也因此被ST,此番擬賣掉未受影響的最后一家醫院,也能窺見ST國醫的流動性難題。

從整個A股市場看,上周諸多利空因素交織在一起,可以說遭遇了今年以來最劇烈的震蕩,當然,本周依然震蕩,這是后話,但在上周的整體形勢下,陜西資本市場也是跌多漲少,部分個股上漲,漲幅也非常小,西安飲食4.08%的漲幅已經排在區域第一位。

據此前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西安飲食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5億元~1.9億元,由盈轉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_401154154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陜西資本市場中科創企業近期頻傳好消息。 半個月前,剛剛迎來虎年首家過會企業西測測試,上周,又有兩家企業各有斬獲,其中,登陸科創板的華秦科技,以年內“最貴新股”出圈,天潤科技則在北交所順利過會。 粉巷財經(ID:nbdfxcj)注意到,西測測試、華秦科技、天潤科技均是陜西硬科技“實力派”。作為“硬科技”概念策源地,西安有著良好的科教、研發資源優勢,同時,軍工、制造業產業基礎頗為深厚,加之近年來西安政策扶持,積極推動企業上市,此番收獲也算意料之內。 從個股表現來看,全球光伏龍頭隆基股份再獲資本青睞,上周迎來“三類”熱錢流入,其中,融資凈買入2.55億元,居區域首位,主力資金凈買入12.59億元,居區域第二。剛剛上市的華秦科技獲得15.61億元主力資金買入。 值得關注的還有,被20家機構集中調研的盤龍藥業,變賣資產解困、上周領跌15.68%的ST國醫等。 具體來看本期巷觀陜股。 科創力量“硬”核上市 截至2022年3月13日,陜西共有A股上市公司67家,板塊總市值為14241.99億元,全國排名第14位,較前一周減少156.53億元,縮水1.09%(加權平均)。 從全國來看,3月第2周陜西板塊總市值全國排名第14位。相比第13名河南,少了884.52億元。從區域來看,陜西板塊總市值西北排名第1。(省區市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陜西67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采掘。 據統計,與河南相比,陜西上市公司總數比河南少32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比河南多1家;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河南多5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與河南持平。 陜西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地級行政區)是西安(49家),其次是寶雞(5家)、咸陽(5家)、延安(2家)、渭南(2家)。 3月第2周,陜西新增1家A股上市公司,是陜西華秦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秦科技);從IPO情況來看,陜西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新增過會企業1家,即陜西天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資本市場近期連續傳來好消息,半月前迎來虎年首家過會企業西測測試,上周上述兩家企業各有斬獲。 圖片來源:華秦科技官網 華秦科技于3月7日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軍工涂料第一股。此次IPO發行價為189.5元/股,上市高開32.45%,總市值167.3億元。這是年內最貴新股之一,也是西安今年收獲的第一個IPO。 3月11日,天潤科技北交所IPO審議過會,將成為第3家北交所過會公司,此前兩家北交所過會公司分別是富士達、同力股份,于2021年11月15日由精選層平移至北交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天潤科技股權集中度較高,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陳利和賈友夫婦合計持有天潤科技93.34%的股份,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粉巷財經注意到,華秦科技、天潤科技,連同半月前過會的西測測試,均均稱得上陜西“硬科技”實力派。尤其是華秦科技,是國內從事特種功能材料基礎研究時間最長的公司之一,也是國內軍用特種功能材料領域最具競爭力的企業,被稱為中國軍工涂料領域的“隱身冠軍”。 事實上,西安作為“硬科技”概念策源地,有著良好的科教、研發資源優勢,同時,軍工、制造業產業基礎頗為深厚,加之近年來西安政策扶持,積極推動企業上市,此番收獲也算意料之內。 眼下,西安正在批量誕生一批硬科技IPO,來自西安的奕斯偉材料,堪稱芯片領域最火爆的明星項目之一;奇芯光電被創投圈高度關注;萊特光電距離登陸科創板,只剩臨門一腳…… 據《證券日報》報道,截至2022年1月,西安在審上市企業18家,證監局輔導9家,其中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陜西追光計劃企業等硬科技企業。 隆基獲資金青睞,盤龍藥業迎20家機構調研 先看融資資金,3月第2周,陜西板塊融資凈償還總額為3.83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陜股是隆基股份,金額是2.55億元。其次是陜西煤業(6884.90萬元)和寶鈦股份(4271.05萬元)。 機構調研方面,據Wind統計,3月第2周,有2家陜西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20家機構到訪盤龍藥業,1家機構到訪金鉬股份。 3月8日,盤龍藥業迎來天風證券、國融證券、凱豐投資等12家機構調研,兩日后,也即3月10日,盤龍藥業又迎國盛證券、建信基金、聚鳴投資等8家機構調研。 粉巷財經注意到,機構主要關注了公司業績變化、產品、產能及市場情況、轉債募投項目基本情況及市場前景、中長期公司發展戰略與規劃等。 圖片來源:盤龍藥業官網 其中,頗受關注的IPO項目建設推遲原因及建成后產能情況,盤龍藥業表示,項目前期因西渝高鐵選址及疫情原因導致建設進度有所放緩,目前生產線建設已基本完成,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設備驗證、產品工藝生產線的轉化等工作,后期通過GMP符合性檢查,通過后即可正式投產,投產后的產值將會由原先的10億提高到50億。 再看北向資金,3月第2周,航發動力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36個百分點,陜西煤業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27個百分點,晨曦航空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20個百分點。 主力資金方面,3月第2周,華秦科技凈買入額居首位,為15.61億元,其次是隆基股份(12.59億元)和西部超導(8961.50萬元)。 “光伏茅”隆基股份上周頗受資本青睞,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聯手增持。 與此同時,開源證券、東吳證券發布隆基研報,并均給予“買入”評級。兩份研報均肯定了隆基推出的股權激勵方案,認為公司此時鎖定核心團隊,利于公司長期發展,為今后在電池片技術繼續取得領先奠定扎實的基礎。 此外,開元證券分析稱,隆基擁有行業領先的成本控制能力,近期曲靖(二期)單晶硅片項目投資規模由年產20GW上調為30GW,進一步彰顯公司的競爭優勢。加之國內分布式市場快速發展,隆基作為一體化組件龍頭公司的話語權在顯著加強,未來有望強者更強。 ST國醫變賣資產解困,一周領跌15.68% 截至3月13日,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最小的是博通股份。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隆基股份,增長146.69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航發動力,縮水104.49億元。 相比前一周,美暢股份名次前進1位,從第9名上升至第8名;寶鈦股份名次前進1位,從第10名上升至第9名;中國西電名次下降2位,從第8名下降至第10名。 大宗交易方面,3月第2周,陜西板塊有陜西金葉、美暢股份、藍曉科技等5家公司出現大宗交易。其中陜西金葉大宗交易成交金額最高,為3912.30萬元。 漲跌幅方面,截至2022年3月13日,陜西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2.02%(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7位。 從漲跌幅來看,上周漲幅最大的陜西公司是西安飲食,上漲幅度為4.08%。跌幅最大的是ST國醫,下跌幅度為15.68%。 ST國醫上周有兩則并不利好的消息,一是高管家屬短線交易。根據公告,職工監事趙璐的配偶鐘文娟于2021年11月23日-12月10日,累計買入ST國醫股票2000股,累計賣出ST國醫股票2000股,構成短線交易,違反了《證券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ST國醫在上述時間段的股價走勢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二是謀劃變賣旗下商洛醫院99%股權。要知道,ST國醫旗下一共有三所大型三甲醫院,也是該公司的主要資產,分別是:商洛醫院、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此前因陷“拒診”風波,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被勒令停業整頓,公司也因此被ST,此番擬賣掉未受影響的最后一家醫院,也能窺見ST國醫的流動性難題。 從整個A股市場看,上周諸多利空因素交織在一起,可以說遭遇了今年以來最劇烈的震蕩,當然,本周依然震蕩,這是后話,但在上周的整體形勢下,陜西資本市場也是跌多漲少,部分個股上漲,漲幅也非常小,西安飲食4.08%的漲幅已經排在區域第一位。 據此前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西安飲食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5億元~1.9億元,由盈轉虧。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_401154154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