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2 13:54:07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今年以來,債券基金業績分化明顯,尤其可兼顧權益市場的二級債基多現凈值回撤;另一方面,純債基金業績雖然穩健,但持續回流的資金配置壓力也倒逼基金管理人紛紛出臺限購措施。業內在關注“寬信用”受益產業債及國企地方債打底配置的同時,正在尋找有效的增強策略,不過就目前低迷的權益市場來看收效甚微。
記者注意到,年初至今,公募基金參與上市新股網下配售的意愿強烈,其中債券基金及偏債混基數量較多,但年化收益率并沒有因“打新”而顯著走高。Wind統計顯示,截至2月21日,逾4000只債券型基金(主動型)當中,已有647只二級債基年內收益為負,部分凈值已跌超1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