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理財不二牛

每經網首頁 > 理財不二牛 > 正文

重倉地產股的基金還有機會逆襲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1 17:46:22

這年頭,敢于重倉地產股的投資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每經記者|曾子建    每經編輯|葉峰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今天,地產股集體爆發!招商蛇口、金地集團、保利發展等多只個股漲停,地產龍頭萬科A也大漲9.54%。

這年頭,敢于重倉地產股的投資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今年以來,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整個房地產板塊走勢表現不佳。10月下旬,房地產稅試點的消息,再次重創整個房地產板塊。今天地產股的爆發,似乎讓人看到一些希望。

那么,那些重倉地產股的基金,在今年收尾階段,還有機會逆襲嗎?

先說今天地產股為什么漲?

據證券時報報道,“房企迎利好信號,發債融資有望回暖”。這個消息,對于房地產板塊來說,確實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利好,這是地產行業基本面見底的重要信號,至少是一個階段性的底部可能來臨,未來還會不會繼續創新低,會不會出現真正的強勢上漲,暫時不能判斷,但結合一些地方政策松綁的聲音來判斷,那么地產股確實也可能就此見底了。

那么,如果地產股真的見底了,這是否意味著,那些敢于在三季度抄底地產股的基金,有望實現逆襲?

說實話,之前重倉地產股的基金,今年業績大部分都很慘,能否逆襲,就看他們三季度買的地產股,能否在今年最后一個多月時間里有好的表現了。

接下來,就看哪些基金在第三季度在地產股上“賭”了一把。

首先,鄒曦管理的融通通乾研究精選、融通行業景氣混合兩個基金,今年第三季度重倉殺入了保利發展,配置比例高達10%。另外還買了招商蛇口,以及建材板塊的華新水泥和三棵樹。今天,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華新水泥都是漲停,三棵樹也是大漲近7%。

鄒曦在三季報中指出,展望后市,經濟狀況將逐漸發生轉折。隨著美國財政刺激力度減弱,海外需求帶動的出口增長將逐漸回落,通脹壓力將有所緩解;房地產基建相關的投資需求將逐漸回歸平穩增長,政策導向將表現為基建穩增長和房地產防風險,經濟增長將逐步企穩;上半年以來的“寬貨幣緊信用”的格局將轉向“寬信用緊貨幣”。就市場表現而言,中上游資源品帶動周期板塊重估的局面將繼續深化發展,房地產基建產業鏈將獲得重估的機會。如果這種趨勢確立,市場將出現指數性的行情。

基于這樣的判斷,鄒曦在三季度增加了房地產、證券和建材等行業的配置。

除了融通的鄒曦外,還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在三季度重倉殺入地產股。

比如中庚基金的丘棟榮,他管理的中庚價值領航、中庚價值品質、中庚價值靈動,都在第三季度新進,或者是加倉了地產股,而目標都指向保利發展。

丘棟榮在三季報中,解釋了為何重點關注金融、地產等板塊的機會。丘棟榮表示,配置邏輯在于:地產類公司政策風險充分釋放、存在邊際改善的可能性,經營風險預期顯著暴露,尤其是具有高信用、低融資成本優勢的央企龍頭公司基本面風險低、銷售周轉快、競爭優勢擴大、抗風險能力更強,在估值極低的情況下,未來可以期待宏觀環境的變化對股價有較好的表現。

另外,Z哥一直關注的匯豐晉信的陸彬,他也在第三季度加倉了地產股。陸彬今年發行的新基金匯豐晉信核心成長,三季報第二大重倉股就是萬科A,持有1091萬股,持倉市值2.3億。另外還買入保利發展1466萬股,持倉市值也達到2億。

陸彬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匯豐晉信動態策略,不僅買入保利發展,更是將萬科A買成了第一大重倉股,持倉市值高達5.4億元。

在三季報中,陸彬沒有專門對地產行業進行點評,但是他指出,對于市場的判斷相較于年初更加樂觀。一方面,我們一直擔憂的某些高估值核心資產行業的估值風險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釋放,不少優秀的公司用業績持續增長和股價回調消化了估值風險。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未來幾個季度宏觀經濟增速或趨緩,尤其是在全面降準以后,整個流動性環境展望比年初更加積極。當前,整體市場的風險溢價水平處于中樞偏上位置,我們對于市場的判斷相較于年初更加樂觀。

(風險提示:權益基金屬于高風險品種,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5162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