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公司

每經網首頁 > 公司 > 正文

旭輝控股供股融資16.73億港元,前10月已完成近八成年度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0 17:18:13

◎在融資環境日趨收緊之下,房企紛紛通過增持股票、回購美元票據等操作來穩定資本市場信心。旭輝控股11月9日公告稱,以供股的方式發行最多約4.18億新股,募集約16.73億港元。11月10日,旭輝股價大漲11.65%。今年以來旭輝控股的大股東已投入超過8.47億港元,增持近1.5億股旭輝控股股票,旭輝控股的高管及獨立非執行董事也多次增持。

每經記者|包晶晶    每經編輯|魏文藝    

11月9日晚間,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輝控股,股票代碼00884.HK)發布公告稱,將以供股的方式發行最多約4.18億新股,募集約16.73億港元,用于資金儲備及一般企業運營資金。

今年以來,在融資端監管持續收緊及各地調控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房企資金鏈問題時有發生,令境內外資本市場信心低迷。今年前10月,房企累計發債規模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至24%。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旭輝在近期進行了積極的回購、增資等資本操作,主要是堅定市場信心。旭輝此輪增資具有較大的誠意,也體現出旭輝想要躋身‘綠檔’的態度,當下房地產行業需要更多的積極操作來穩定市場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日(11月10日)收盤,旭輝控股股價報4.41港元/股,漲幅為11.65%,最新市值368.89億港元。

旭輝控股公告截圖

大股東托底,供股融資16.73億港元

“旭輝此番增資,最大的特點是是大股東‘兜底’和中小股東參與。”潘浩指出。

根據公告,大股東林氏家族承諾將投入8.87億港元認購2.22億股,并有意向額外投入最多7.86億港元進行全額認購,合計將最多投入16.73億港元用于助力公司的長期發展。

此次供股面向旭輝所有的合資格股東,股東可以按所持旭輝股票的20:1的配額進行認購,定價4.00港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每股4.12港元折讓2.91%。

控股股東茂福、鼎昌、卓駿、Rain-Mountain、林中、林峰承諾,根據供股章程文件的不可撤回承諾,承購就其合法及實益擁有的共計44.34億股股份的保證配額(即合共2.22億股供股股份)。

就有關供股的理由,旭輝控股于公告中表示,供股為該集團在不產生債務融資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加強資本基礎及改善財務狀況的良機,同時將使股東能夠參與該集團的未來發展。

對于此次募集資金的用途,旭輝控股在公告中稱,所募款項擬用作額外資金儲備以把握房地產開發的商機,以及用作一般企業用途。

來源:旭輝控股公告

旭輝控股CFO楊欣表示,“本次以低折價供股,且在機制上保證大小股東的權益一致,既符合股東的整體利益,也與公司的理念相吻合。今年以來,旭輝大股東已投入超過8.47億港元,增持近1.5億股旭輝股票,公司高管及獨立非執行董事亦多次增持,表現出堅定看好并投資旭輝長期發展的決心。”

旭輝控股11月4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累計合同銷售(連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2092.5億元,同比增長20.02%,已完成年度目標2650億元的78.96%。

融資環境趨緊,房企多渠道穩市場預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旭輝控股近期一直在二級市場回購債券,通過積極主動的債務管理,應對市場波動。

11月3日,旭輝控股公告宣布回購并注銷2022年到期的7530萬美元債。此前的9月23日,旭輝控股回售并注銷了利率為6.39%的“18旭輝05”公司債,并歸還“16旭輝02”“16旭輝03”兩筆2016年發行的私募債券。上述合計51.13億元債務償還后,旭輝控股已完成年內所有到期債務再融資。

進入第三季度以來,房地產業外部和內部金融環境日趨嚴峻,巨額債務成為懸在房企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顯示,三季度房地產業金融環境指數轉負至-0.22,跌入偏緊區間。

融資方面,據貝殼研究院統計,今年前10月房企累計發債7993億元,同比下降24%,較2020年同期減少2463億元。10月境內外債券融資到期債務規模約772億元,到期債務凈額468億元,而新增發債規模不及到期債務規模一半,房企融資壓力仍顯緊張。

在此背景下,一部分房企頻頻通過交換要約、回購票據等手段預防債券違約。除旭輝控股外,弘陽地產、禹洲集團、中梁控股、融信集團、朗詩地產等多家房企10月以來也紛紛回購美元票據,以減少未來財務開支,降低負債水平、優化財務結構,以此穩定資本市場信心。

“9月以來海外評級機構數次下調多家中資房企信用評級或展望,造成投資人信心大減,進而引發房企美元債大幅下跌。對此,多家房企主動發起回購,一方面對穩定投資人信心、緩解市場壓力起到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展示了自身的資金實力和流動性承壓能力。”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劉水分析認為,隨著房地產貸款政策觸底回暖、房地產貸款投放加速、房企融資環境好轉以及銷售回款提速,將使房企資金壓力明顯緩解,進而房企海外債密集違約現象也將減緩。

潘浩分析指出,“房企下一階段的風險仍然是流動性問題,短期流動性壓力在逐漸緩解后,面臨的是長期流動性的考驗,也就是房企未來如何高質量增長的問題。相信經歷此輪行業危機后,房企對于現金流和債務管理都會有更深層的認知。目前房地產行業遇到的問題可以說是債務問題,同時也是信心問題。土地還在、開發和運營的能力還在,只要行業不再過度擴張,重歸平穩健康只是時間問題。”

“盡管償債的壓力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只要開發鏈條能保持正常轉動,不僅對房企和房地產行業是有益的,對上下游甚至促進消費也都是有益的。”潘浩續稱。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202108242349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1月9日晚間,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輝控股,股票代碼00884.HK)發布公告稱,將以供股的方式發行最多約4.18億新股,募集約16.73億港元,用于資金儲備及一般企業運營資金。 今年以來,在融資端監管持續收緊及各地調控政策不斷加碼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房企資金鏈問題時有發生,令境內外資本市場信心低迷。今年前10月,房企累計發債規模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至24%。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旭輝在近期進行了積極的回購、增資等資本操作,主要是堅定市場信心。旭輝此輪增資具有較大的誠意,也體現出旭輝想要躋身‘綠檔’的態度,當下房地產行業需要更多的積極操作來穩定市場預期?!?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日(11月10日)收盤,旭輝控股股價報4.41港元/股,漲幅為11.65%,最新市值368.89億港元。 旭輝控股公告截圖 大股東托底,供股融資16.73億港元 “旭輝此番增資,最大的特點是是大股東‘兜底’和中小股東參與。”潘浩指出。 根據公告,大股東林氏家族承諾將投入8.87億港元認購2.22億股,并有意向額外投入最多7.86億港元進行全額認購,合計將最多投入16.73億港元用于助力公司的長期發展。 此次供股面向旭輝所有的合資格股東,股東可以按所持旭輝股票的20:1的配額進行認購,定價4.00港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每股4.12港元折讓2.91%。 控股股東茂福、鼎昌、卓駿、Rain-Mountain、林中、林峰承諾,根據供股章程文件的不可撤回承諾,承購就其合法及實益擁有的共計44.34億股股份的保證配額(即合共2.22億股供股股份)。 就有關供股的理由,旭輝控股于公告中表示,供股為該集團在不產生債務融資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加強資本基礎及改善財務狀況的良機,同時將使股東能夠參與該集團的未來發展。 對于此次募集資金的用途,旭輝控股在公告中稱,所募款項擬用作額外資金儲備以把握房地產開發的商機,以及用作一般企業用途。 來源:旭輝控股公告 旭輝控股CFO楊欣表示,“本次以低折價供股,且在機制上保證大小股東的權益一致,既符合股東的整體利益,也與公司的理念相吻合。今年以來,旭輝大股東已投入超過8.47億港元,增持近1.5億股旭輝股票,公司高管及獨立非執行董事亦多次增持,表現出堅定看好并投資旭輝長期發展的決心。” 旭輝控股11月4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累計合同銷售(連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2092.5億元,同比增長20.02%,已完成年度目標2650億元的78.96%。 融資環境趨緊,房企多渠道穩市場預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旭輝控股近期一直在二級市場回購債券,通過積極主動的債務管理,應對市場波動。 11月3日,旭輝控股公告宣布回購并注銷2022年到期的7530萬美元債。此前的9月23日,旭輝控股回售并注銷了利率為6.39%的“18旭輝05”公司債,并歸還“16旭輝02”“16旭輝03”兩筆2016年發行的私募債券。上述合計51.13億元債務償還后,旭輝控股已完成年內所有到期債務再融資。 進入第三季度以來,房地產業外部和內部金融環境日趨嚴峻,巨額債務成為懸在房企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報告顯示,三季度房地產業金融環境指數轉負至-0.22,跌入偏緊區間。 融資方面,據貝殼研究院統計,今年前10月房企累計發債7993億元,同比下降24%,較2020年同期減少2463億元。10月境內外債券融資到期債務規模約772億元,到期債務凈額468億元,而新增發債規模不及到期債務規模一半,房企融資壓力仍顯緊張。 在此背景下,一部分房企頻頻通過交換要約、回購票據等手段預防債券違約。除旭輝控股外,弘陽地產、禹洲集團、中梁控股、融信集團、朗詩地產等多家房企10月以來也紛紛回購美元票據,以減少未來財務開支,降低負債水平、優化財務結構,以此穩定資本市場信心。 “9月以來海外評級機構數次下調多家中資房企信用評級或展望,造成投資人信心大減,進而引發房企美元債大幅下跌。對此,多家房企主動發起回購,一方面對穩定投資人信心、緩解市場壓力起到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展示了自身的資金實力和流動性承壓能力?!敝兄秆芯吭浩髽I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劉水分析認為,隨著房地產貸款政策觸底回暖、房地產貸款投放加速、房企融資環境好轉以及銷售回款提速,將使房企資金壓力明顯緩解,進而房企海外債密集違約現象也將減緩。 潘浩分析指出,“房企下一階段的風險仍然是流動性問題,短期流動性壓力在逐漸緩解后,面臨的是長期流動性的考驗,也就是房企未來如何高質量增長的問題。相信經歷此輪行業危機后,房企對于現金流和債務管理都會有更深層的認知。目前房地產行業遇到的問題可以說是債務問題,同時也是信心問題。土地還在、開發和運營的能力還在,只要行業不再過度擴張,重歸平穩健康只是時間問題。” “盡管償債的壓力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只要開發鏈條能保持正常轉動,不僅對房企和房地產行業是有益的,對上下游甚至促進消費也都是有益的。”潘浩續稱。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