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07 20:58:54
每經編輯|何小桃
財經大V篩選基金,構建自己的基金組合,粉絲進行跟投,這樣的操作要涼了?
近日,一則《關于規范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下稱《通知》)在業內引發熱議。
《通知》明確指出,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活動為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應當遵守《基金法》《關于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基金投顧業務資格管理、行為規范等有關要求。
據悉,在此《通知》之后,近期多家基金銷售機構迅速暫停旗下互聯網平臺上的基金組合跟投,并發布告用戶書。
廣東下發基金投顧規范化細則
劃出“六道紅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圳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廣東證監局11月1日對轄內基金公司及銷售機構下發上述《通知》,重點對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活動的業務界定以及規范整改安排。
有業內人士透露,該《通知》目前在廣東試點推行,后期或將全國推廣。
有關“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活動”的提法,實際上就是指基金投顧業務,雖然此前也有相關法規對該業務進行規范,但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代銷行為未作細致安排,《通知》專門就此類業務進行負面清單管理,劃出六道紅線。
《通知》明確:基金銷售業務附帶提供基金投資建議活動,應當遵循基金銷售業務基本法律關系:
一是業務開展主體為基金銷售機構;
二是標的基金為基金銷售機構代理銷售的基金產品;
三是服務對象限于該機構的基金銷售業務客戶;
四是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資建議與客戶單獨簽訂合同;
五是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資建議服務單獨收取費用;
六是不具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資格的機構不得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投資建議,不得提供基金組合中具體基金構成比例建議,不得展示基金組合的業績,不得提供調倉建議。
事實上,基金投顧業務是一項專業的投資管理能力與全方位陪伴式投教服務體系,需要綜合管理能力,比如買賣時間點、基金選擇、風控等,不僅機構須有持牌資格,從業者也需要執業資格,但業內從事理財推薦的人員魚龍混雜,特別是部分不具備相關資格條件的人員為投資人推薦基金組合的行為,已被《通知》禁止。
對于不符合負面清單要求的,《通知》明確了自11月1日起,不得新增開展不符合規定的業務,包括不得展示或上線新的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已上線的基金投資組合策略不得新增客戶,不得允許存量客戶追加組合策略投資。明確了基金投資顧問機構應當于2021年12月31日前將存量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活動規范為符合《試點通知》的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對于不具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資格的基金銷售機構,應當于2022年6月30日前將存量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活動整改為符合前述法律關系的基金銷售業務。
此外,《通知》要求各機構在2021年11月10日前向廣東證監局報送業務整體規范整改方案、存量業務情況,此后應于每月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報送月度規范整改報告、存量業務情況。
支付寶、天天基金等發布公告
上述文件在業內引發強烈關注,之后多地證監局紛紛跟進,最近一周,多家基金銷售機構迅速暫停旗下互聯網平臺上的基金組合跟投,并發布告用戶書。
天天基金在基金組合頁面顯著位置上寫道:根據最新法規,我們將按照監管要求對實盤組合進行調整,暫停實盤組合一鍵跟投功能,期間我們將繼續為您提供組合調倉與陪伴服務,請放心持有,后繼任何服務變動,我們將第一時間通知您,方便您及時做好投資安排。此外,天天基金網披露一組數據,截至2021年三季度,天天基金已為73萬用戶提供組合服務,其中超半數用戶為組合跟投用戶,用戶平均持有時長為323天。
支付寶上的“精選組合”頁面上也放上基金組合暫停買入提醒:應近期監管關于規范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要求,各基金公司將對組合進行規范調整。即日起,暫停組合的買入功能。調整期間,原跟投客戶持有組合的資產運作及贖回不受影響。敬請您持續關注后繼調整情況,及時做好投資安排。
好買基金與新浪基金也陸續發布告用戶信,好買基金在“給好買基金組合用戶的一封信”中稱,好買基金目前正在嚴格按照監管要求進行業務調整和升級。與此同時,好買在積極申請投顧牌照,內部嚴格按照申請標準對投資、研究、風控進行規范,堅持走專業和合規并重,發展與責任同行的道路。
新浪基金在“致組合持有人一封信”中也透露了未來的整改時間表。新浪基金表示,“我們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來進行業務調整和全面升級。升級維護于11月5日15:00開始,升級期間將暫時停止部分基金組合買入、一鍵跟投、自動跟投/定投功能。組合的調倉服務與資金安全均不受影響,升級是為了更好的相見,更好的我們將于12月如期赴會。”
財經大V何去何從?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通知》將給一些未獲得基金投顧資格的機構及大V帶來不小的影響。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當下,有這樣一個群財經大V活躍在天天基金、螞蟻財富上,他們篩選基金,構建自己的基金組合,以自己買入為擔保,粉絲自愿進行跟投。
在此過程中,為粉絲的買入和賣出提供顧問服務,收取一定的咨詢費。或者與第三方平臺合作,以其帶來的流量享受分成。
據業內人士介紹,某些財經大V的跟隨投資者總規模已經上億元。
“雖然東方財富拿到了投顧牌照,但入駐的財經大V是不具備投顧業務資格。”華南某券商人士認為,“這需要平臺做好財經大V的管控,因為有了基金投顧資格,相當于接受了客戶委托,用客戶用于基金投顧的資金操作。”
報道稱,不僅如此,市場上還有好買基金等一批基金銷售機構不具備基金投顧資格也在提供基金組合產品。
另外,據中國基金報報道,一位基金投顧機構人士透露,事實上,一些大V也在嘗試逐漸向專業化方向靠攏,之前聽說有些大V也在招聘專業的金融機構研究員作為其助手,輔助基金研究工作。不過他也表示,目前搭建基金組合的大V未來是否要入職金融機構,并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大V有自己的創業公司,或者在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自身的工作也很好,不一定會因此選擇去金融機構工作,也不排除部分大V打算嘗試去金融機構工作。”
“目前很多大V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基金組合只是他兼職工作的一部分,未來的選擇機會也很多,若是選擇加入金融機構,還會面臨機會成本的考量,因此大V未來的轉型方向很難簡單地劃分。”另一位基金投顧機構人士也持類似的觀點,“而從金融機構角度上看,金融機構有自己的投研體系,這些大V本身不一定是科班出身,他的投資能力是否足夠優秀,也很難證明。因此,未來是否要招聘大V進入金融機構入職,包括我們公司在內,目前很多基金公司都還沒有考慮得特別清楚。”
投顧業務尚處初級階段
今年以來,陸續有基金公司與證券公司獲得基金投顧展業資格。據申港證券的研究統計,截至10月底,獲得基金投資顧問試點資格的金融機構有57家。而隨著入場機構的增多,組合策略同質化競爭的問題日益突出,也為機構未來合規開展業務帶來不小的風險隱患。
對此,證監會在回應市場對于基金投顧試點工作的有序開展相關問題回答時曾提到,需要鞏固試點效果,機構買方中介作用的發揮,促成買賣雙方制衡機制促進基金行業良性發展;同時強化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規范化發展內生機制的形成,加速制度體系完善。
廣發基金資產配置部總經理楊喆表示,整體來看,投顧業務尚處市場孕育期和摸索期,未來成長空間巨大,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讓投資者認可并接受這種模式。“廣發基金作為獲批機構之一,不僅要引導客戶建立科學的投資理念和風險觀念,同時也在豐富底層資產、投資策略的多元化儲備,避免同質化競爭。”
同樣,作為獲批機構的南方基金則表示,持續通過各種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投資者教育活動是幫助投資者熟悉基金投顧業務的方法之一,他們在實踐中發現,“選基金難”“擇時難”“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等問題相對突出,擬通過特定投顧產品覆蓋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流程投顧體系,指導投資人合理決策部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網、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基金報
“每經AI品房”小程序正式上線,
全國297個地級城市100萬個樓盤小區,
樓市資訊與樓盤分析智能獲取!
德爾塔毒株全球大流行,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