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探訪延慶冬奧村:正進行運營調試,“數字孿生操作系統”實時展示環境數據、人群分布等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3 13:32:59

◎由中建集團旗下中建一局參與投資建設的延慶冬奧村及延慶山地新聞中心項目已于2020年底完工,目前正在進行比賽接待前的運營調試工作。

◎在大屏幕上,延慶冬奧村的總體布局,環境監測數據,人群分布等多方面實時信息得到了全面展示,在這套系統的幫助下,運行人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冬奧村的最新動態。

每經記者 李可愚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隨著東京奧運會落下帷幕,北京冬奧會的腳步也越來越近。還有不到150天,中國即將進入“冬奧時間”。

為了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我們付出了哪些努力?當前,北京冬奧會各方面準備情況如何?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國資委新聞中心舉辦的中央企業黨建成效集中采訪活動中,來到由中建集團旗下中建一局參與投資建設的延慶冬奧村及延慶山地新聞中心項目。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項目已于2020年底完工,目前正在進行比賽接待前的運營調試工作。賽時,這里將為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提供1500多個床位,并承擔北京冬奧組委會居住辦公功能。

延慶冬奧村與地形地貌完美融合

穿過漫長而蜿蜒曲折的高速公路隧道,記者來到了位于北京延慶區的海坨山。在這座北京第二高峰的山腳下,誕生了一個既具有中國建筑神韻,又與地形地貌完美融合的冬奧村。

遠遠望去,代表中國傳統建筑特點的坡型“大屋頂”和高挑的出檐掩映在山林之間;從高空中俯瞰,冬奧村的平面又與北京傳統的四合院民居所契合。

不過,這樣一座既有“高顏值”又有“高氣質”的冬奧村,建設起來卻并不容易: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首先為冬奧村所在地的高海拔而震撼。北京市區的海拔大約只有40米左右,而經過實測,延慶冬奧村所在的京郊高山峽谷大概有1000米左右的海拔。

映入眼簾的延慶冬奧村,建造在一片不算平緩的空間上。可以想象,在這樣一個地方建設一座高標準的冬奧村,顯然是艱巨的任務。

“工程地處山區,地勢地形處理難度非常大。經過對場地的多次測量和模擬實驗,我們采用了懸臂式擋墻、臨時支護鋼管樁、臨時支護土釘墻、主動防護網等形式將場地地形進行處理。”項目執行經理、總工程師殷博這樣介紹。

據介紹,延慶冬奧村總共用了400多根長短不一的抗滑樁進行護坡,其中最長的32米、最短的16米,這些植入地下后的抗滑樁就像是地基中的“骨骼”,能夠牢牢將土地固定在一起,為后期的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還在現場了解到,在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護山林,工地現場無法生火做飯。為了解決施工人員的吃飯難題,項目部開設2班次18輛班車,每天早晚往返生活區和施工現場,便于通勤、送餐。

冬奧村具備“數字孿生操作系統”

克服了種種困難,延慶冬奧村已向世人揭開了面紗。據介紹,項目正在進行比賽接待前的運營調試工作。記者也在現場看到,延慶冬奧村的不少商業設施和服務配套已經開始入場裝修,一些冬奧會相關工作人員也已經入場辦公。

未來,運動員能夠享受到怎樣的住宿條件和服務?在運動員起居室內,記者找到了答案:在滿滿中國風的簡約裝修中,各種家具和設備一應俱全。為了適應冬奧會的特殊需要,起居室還預留了專門放置滑雪板等設備的儲物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延慶冬奧村的床位非常舒適:記者在現場看到,運動員起居室的床位采用特制材料、彈性十足,可以保證運動員在激烈的競賽后獲得充分的休息,迅速恢復體力。同時,床位還配有遙控器調節床的形態,讓運動員在床上休息、閱讀、看電視時更加舒適。

在冬奧村看得見的質量背后,則是“看不見”的智能:在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延慶冬奧村數字孿生操作系統”。在大屏幕上,延慶冬奧村的總體布局,環境監測數據,人群分布等多方面實時信息得到了全面展示,在這套系統的幫助下,運行人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冬奧村的最新動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冬奧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