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2016年以來首次!A股成交額連續24個交易日破萬億 業內:須提防中報“業績雷”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23 18:46:55

截至今日收盤,滬深兩市全天的成交金額為1.32萬億元,這是兩市成交金額連續第24個交易日破萬億。這是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如此長時間兩市成交金額連續突破萬億的情形。而從更長的區間來看,近期單日成交額連續破萬億的持續時間在A股歷史上可以排在第3位,前兩位均發生在2015年。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一段時間,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金額破萬億似乎成了一種常態。截至今日(8月23日)收盤,滬深兩市全天的成交金額為1.32萬億元,這是兩市成交金額連續第24個交易日破萬億。

據統計,這是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如此長時間兩市成交金額連續突破萬億的情形。而從更長的區間來看,近期單日成交額連續破萬億的持續時間在A股歷史上可以排在第3位,前兩位均發生在2015年。

盡管目前市場交投熱度較高,板塊熱點輪動頻現,不過分化的特征仍然較為明顯。截至8月22日,滬深兩市總共有1500多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中報。在接下來一周左右的時間內,A股將進入上市公司中報業績發布的高峰。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投資者在此階段仍然需要提防部分公司中報“業績雷”的引爆。

兩市成交金額連續24日破萬億

截至今日收盤,滬深兩市全天的成交金額為1.32萬億元,這是兩市成交金額連續第24個交易日破萬億(2021年7月21日至8月23日)。而這也是2016年以來首次出現如此長時間兩市成交金額連續突破萬億的情形。

而從A股的全部歷史來看,近期單日成交額連續破萬億的持續時間在A股歷史上可以排在第3位。

前兩位均發生在2015年,分別為2015年5月8日至7月8日,持續時長為連續43個交易日;2015年3月30日至5月6日,持續時長為連續26個交易日。

上證指數2015年5月8日至7月8日K線圖

截圖自:Choice數據

不過從這兩段時間市場的表現來看,“持續放量”與“放量上漲”不能完全畫上等號。例如在2015年5月8日至7月8日,雖然滬深兩市成交金額過萬億的交易日長達40多個,但從這段時間市場的表現來看,行情呈現了較為明顯的倒V字走勢。

2015年5月8至6月12日上證指數處于上一輪牛市最后的沖擊階段,自此之后指數便快速拐頭向下,6月15日至7月8日的區間跌幅達到了32%。

而從此輪市場的持續放量來看,自今年7月21日以來上證指數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放量滯漲。據統計,7月21日至8月23日上證指數小幅下跌了1.7%。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市場的傳統人氣指標,券商在此輪A股的持續放量過程中的表現卻比較疲弱。據統計,7月21日至8月23日,申萬證券行業指數(801193)累計小幅上漲了4.7%。

事實上,經過多年來的行業轉型和傭金率的持續下調,目前不少券商的第一大收入來源都已不是傳統經紀業務,因此成交金額的放量對券商業績的彈性較以往有所下降。

例如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第一收入來源于投資業務,其次則是經紀業務。據光大證券非銀團隊統計,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投資/經紀/投行/資管/其他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6%/25%/7%/17%/25%。

小心中報“業績雷”

據統計,截至8月22日,滬深兩市總共有1500多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中報。在接下來一周左右的時間內,A股將進入上市公司中報業績發布的真正高峰期,將有超過2800家公司密集發布中報。

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盡管已經有不少公司此前已經發布了中報業績預告,但投資者在此階段仍然需要提防部分公司中報“業績雷”的引爆。

例如今日盡管市場整體大漲,創業板指數漲幅甚至達到了3.16%,不過仍然有公司因為踩到了業績地雷而逆勢大跌。比如,國內叉車行業龍頭安徽合力今日的跌幅達到了5.7%。導致公司股價出現逆勢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上周五收盤后發布的中報業績表現不佳(以前公司并未發布中報業績預告)。

據安徽合力中報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46.2%,不過由于鋼鐵等主要成本的價格在二季度出現了同比大幅上漲,導致今年上半年公司增收不增利。今年上半年,安徽合力實現歸母凈利潤3.78億元,同比下降了6.1%,而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一度同比大幅增長了141%。

某保險公司研究所負責人今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去年上半年基數比較低,因此今年上半年多數行業的業績同比都是正增長,相對來說,預計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比較慢的行業主要是一些先行的行業,比如基建、房地產、銀行、保險等行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8月22日, A股有2898家公司尚未發布2021年中報,其中有1713家公司尚未發布中報業績預告。

而這些公司中不乏工商銀行、寧德時代、中國平安、比亞迪、五糧液、海天味業、邁瑞醫療、智飛生物、萬科A、伊利股份、愛爾眼科、三一重工、海螺水泥等市場影響力較大的行業龍頭。如果這些龍頭公司未來幾天將發布的中報出現低于預期的現象,那么不排除相關公司甚至相關行業或將引爆“業績雷”。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