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8 20:39:42
◎據悉,榮芯半導體成立于2021年4月,注冊資本為2.32億元,主要經營項目為半導體分立器件制造、集成電路芯片及產品制造、集成電路設計等。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湯輝
8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京東拍賣上了解到,德淮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淮半導體)破產管理人于2021年8月6日10時至2021年8月7日10時止(延時除外)在京東拍賣破產強清平臺對德淮半導體整體資產(包括全部動產和不動產,不含芯片成品和芯片原材料)進行公開拍賣。
拍賣頁面顯示,標的物所在地位于江蘇淮安市淮陰區長江東路599號,起拍價為16.66億元,評估價為23.80億元,加價幅度為1000萬元及其整數倍,保證金為3.32億元。該拍賣共有3人報名,2.34萬人圍觀。
當日,榮芯半導體(寧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芯半導體)通過公開競價成功拍得該項目,成交價為16.66億元。公開報道顯示,在榮芯半導體背后,已站立著民和資本、紅杉中國、馮源投資、元禾璞華、美團等諸多資本。
啟信寶顯示,德淮半導體成立于2016年,注冊資本為60.43億元,主營業務為半導體零件、高科技半導體芯片、半導體元器件等。據中國經營報報道,2016年初,時任淮安市淮陰區區委書記的劉澤宇“搶”來了半導體“紅人”李睿為,后者通過碼揚(上海)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出資4000萬元與淮安政府合作,投資成立了“淮安德科碼”,并于2016年3月開工建設。
公開報道顯示,淮安德科碼號稱總投資45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120億元,占地257畝,計劃建設年產24萬片12英寸CIS晶圓廠,并號稱要做“中國第一、世界第二,追夢成為三星那樣的半導體大廠的企業”。然而,在淮安德科碼開工之后,李睿為承諾的投資并未到位,最終退出淮安德科碼股東列表。
2016年6月,李睿為的南京德科碼項目得到南京市政府的支持,他以公司名侵權為由起訴了淮安德科碼,期間,淮安德科碼項目因涉訴陷入停滯,直到改名德淮半導體之后才重新啟動。
據《淮安市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截至2019年底,德淮半導體項目僅實際投資46億元,其中德淮半導體管理層認繳的10億元僅到位4100萬元。
因資金鏈斷裂,2020年年初,德淮半導體陷入停工,到2020年4月,德淮半導體被淮陰區政府派駐工作組接管。在2020年年底的央視調查報道當中,德淮半導體工作組辦公室副主任徐玉泉介紹,企業原有近千名員工,目前只剩78名留守,目前進場的設備是57臺套,還有154臺套的設備沒有進場,法定代表人夏紹曾、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等已長期留在中國臺灣地區沒回來。
啟信寶顯示,此次接盤的榮芯半導體成立于2021年4月,注冊資本為2.32億元,主要經營項目為半導體分立器件制造、集成電路芯片及產品制造、集成電路設計等。目前已獲得了民和資本、紅杉中國、馮源投資、元禾璞華、美團等資本的投資。而據媒體報道,榮芯半導體的估值已達95億元。
根據啟信寶信息,目前在榮芯半導體股東列表中,公司第一大股東為青島民蕊投資中心,持股比例25.8621%,后者的三名股東分別為青島城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青島半導體產業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拉薩民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兩家青島企業背后的控股股東均可追溯至青島市國資委。
此外,榮芯半導體的投資方中,民和資本創始合伙人韓冰擔任榮芯半導體董事長,元禾璞華投委會主席陳大同為展訊通信的聯合創始人;平潭馮源繪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大股東則是韋爾股份創始人兼董事長虞仁榮。
據媒體報道,陳大同表示,近年來,全球信息化社會的快速轉型,造成集成電路市場的急劇擴張,引起了全球性產能的極度緊張,這在國內表現的更為突出。榮芯半導體是一個新的嘗試:集中民間及產業的資源,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逐步推進,為設計公司提供精準晶圓代工服務,促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均衡發展。
榮芯半導體CEO陳軍介紹稱:“榮芯半導體將按照市場化方式逐步布局半導體制造,從晶圓級封裝啟動,最終目標實現12寸晶圓自主可控的制造能力。”
有媒體在報道中分析指出,從目前的信息來看,榮芯半導體至今仍是一個“空殼”,而其要做晶圓代工,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晶圓廠。在全球晶圓制造產能緊缺或將持續至2023年的背景之下,全球眾多的晶圓廠都有開始擴產,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將會有大量的產能開出,屆時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
因此,對于榮芯半導體來說,如果此時自己來新建一座12吋晶圓廠,恐怕最快也要等到2023年才能量產,而到時市場可能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這對于榮芯半導體的運營將是極為不利的。此時接盤爛尾的“德淮半導體整體資產”,則有助于其能夠更為快速地進入晶圓代工市場。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