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A股綠色周報|人造革龍頭雙象股份再出廢氣問題 嘉陵江鉈污染涉事公司收罰單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1 11:49:09

◎根據2021年7月第3-4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82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山東。其中,32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11家為千億市值企業。

◎在2021年7月第3-4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共關聯到82家上市公司,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81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違法違規,1家上市公司同時涉及在線監測數據顯示超標和環境違法違規。

每經記者 宋可嘉    每經編輯 陳俊杰    

白銀有色旗下企業被罰136.9萬元、基蛋生物、雙象股份多家上市公司環境違法登風險榜……2021年7月第3周-第4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40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份、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2021年7月第3-4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82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山東。其中,32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11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2021年7月第3-4周,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35個項目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狀態。

一周綠鑒: 基蛋生物、雙象股份多家上市公司自身現環境違法行為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7月第3-4周)

總體來看,在2021年7月第3-4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共關聯到82家上市公司,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81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違法違規,1家上市公司同時涉及在線監測數據顯示超標和環境違法違規。從企業分布區域來看,北京排名第一,廣東、山東并列第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7月第3-4周登榜的82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1047.25萬戶的股東。此外,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這些上市公司有至多3054家機構持股,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將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和環境責任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包括基蛋生物、包鋼股份、雙象股份、龍元建設、安徽建工在內的多家A股上市公司出現自身發生環境違法行為的情況。

其中,處罰金額較高的為體外診斷行業龍頭之一的基蛋生物。近期,這家上市公司收到了一筆罰款金額為36萬元的環境處罰。這筆處罰來源于2021年4月9日,執法人員對基蛋生物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公司建有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和儀器研發實驗室,實驗室與基蛋生物年產3000萬人份快診試劑及基因藥物的研發生產項目同步投入使用,但年產3000萬人份快診試劑及基因藥物的研發生產項目環評文件及批復均無實驗室內容,未為實驗室廢水、廢氣配套處理措施。而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基蛋生物實驗室應辦理環境影響報告表。由于基蛋生物應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及竣工環保驗收相關手續卻未履行,基蛋生物被責令改正并被處以罰款。

在基蛋生物之外,另一家因自身環境違法而上榜的公司——雙象股份則已不是首次暴露自身的環境風險。

歷史數據顯示,這家國內人造革合成革行業的龍頭企業在去年曾被發現存在FQ-37廢氣排氣筒廢氣中臭氣濃度最大值為23173,超過《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表2標準限值的2.86倍(臭氣濃度排放限值為6000),而被處以了34萬元的罰款。雙象股份曾在2020年年報中提及這項處罰,并稱公司將加強環保管理,確保廢氣高標準達標排放。

但近期,雙象股份再度收到了兩筆罰單。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1年5月7日,執法人員發現雙象股份對于鍋爐燃燒廢氣氮氧化物僅于2020年10月、2021年3月進行過自行監測,未達到排污限期整改通知書中每月監測一次的要求,對于RTO焚燒廢氣二甲胺從未進行過監測,未達到排污限期整改通知書中每季度監測一次的要求。此外,雙象股份在同天的檢查中,還被發現干法配料車間攪拌機未按照規定安裝揮發性有機廢氣收集裝置,廢氣車間內無組織排放,因這兩項違法行為,雙象股份被處以了共計24.8萬元的罰款。

另一方面,隨著綠色環保理念受到資本市場重視,更加嚴格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要求正加速落地,從而督促上市公司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引導上市公司在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本期涉及環境違法行為的上市公司,多未在近期就相關事項進行正式公告披露。

環保處罰:嘉陵江鉈污染涉事公司再收罰單 中國建筑旗下公司屢犯被罰60萬

2021年7月第3-4周,數據庫搜集到112家關聯企業收到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或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涉及82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企業因環境違規違法被罰(含擬被罰)款金額前十

本期錄得最高處罰金額的是白銀有色旗下的甘肅廠壩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成州鋅冶煉廠(以下簡稱“成州鋅冶煉廠”)。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該公司被發現:1、2020年未按環評要求排放,存在廢水超總量排放情況;2、焙燒環境收塵系統排氣筒高度不夠;3、未建成日處理2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因這些行為,成州鋅冶煉廠被處以了136.9萬元的罰款。

記者注意到,這筆高額罰單所處罰的對象,也為今年爆發的“嘉陵江鉈污染”事件的主人公。今年1月,漢中市政府情況通報顯示,發現嘉陵江干流巨亭水庫下游水質監測數據鉈濃度異常。經排查,污染來自嘉陵江兩條支流,基本確定甘肅廠壩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成州鋅冶煉廠、陜西略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分別造成嘉陵江支流青泥河、東渡河鉈濃度異常。對此,白銀有色也一度發布公告,稱事件發生后,成州鋅冶煉廠按照當地政府要求,立即全面停產。直至今年3月,白銀有色再度發布公告表示,成州鋅冶煉廠已完成全部整改工作,于2021年3月28日復產。

據官方公布的調查報告,經專家核算,此次事件鉈濃度異常的河道約248公里,其中嘉陵江干流約187公里,一級支流青泥河約52公里、東渡河約1公里,二級支流南河約8公里。

在白銀有色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建筑旗下的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近期,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一連收到3筆環境處罰,累計60萬元的罰款,而這些罰單均與夜間施工和噪音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接群眾投訴,2021年5月16日01時20分、5月26日00時20分、5月27日23時53分,執法人員到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重慶市軌道交通九號線一期工程PPP”項目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在未經環保部門審核的情況下擅自進行夜間施工作業,并經重慶市渝北區生態環境監測站對該公司施工場界噪聲進行監測,其噪聲值超過國家規定標準。

歷史數據顯示,在每筆20萬元的從重處罰到來之前,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在今年4月已被多次發現擅自進行夜間施工作業,并造成噪聲超排放標準。此次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也指出,作為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主體,中建隧道建設有限公司應強化環保法制觀念,加強環保法律法規的學習,建立健全環境保護管理體系以及相關制度,嚴格按環保法律法規要求,促進自身持續、健康發展。

需要說明的是,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本期,上市公司超頻三便因參股的個舊圣比和實業有限公司登上環境風險榜。個舊圣比和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比和”)在近期收到了2筆環境處罰,累計被罰52萬元。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1年1月23日,執法人員進行現場調查時,發現圣比和液相合成車間旁一2寸PPR灰色管道涌出白色液體,并伴有刺鼻氣味,白色液體通過廠區雨水收集溝流向廠大門外下游溝渠匯入城市管網,最終進入個舊市污水處理廠,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生產廢水;2021年4月20日,圣比和則被發現鐵鋁渣、銅渣等物料“三防”措施不完善,袋內液體滲出;同時雨水溝內內排往市政管網的廢水污染物排放濃度超過國家允許的排放標準。由此,圣比和共被罰52萬元。

對圣比和而言,與環保風險相伴的是訴訟風險。近期超頻三公告顯示,超頻三對其參股公司圣比和提起了訴訟,原因是其為圣比和提供的財務資助款項逾期未收回。超頻三表示,由于圣比和2019年擬新建生產線,短期內資金緊張,公司同意與其簽署正式的借款協議,為其提供人民幣5240萬元的財務資助,而根據超頻三與圣比和簽署的相關協議,圣比和應按月付息,并于財務資助還款期限屆滿(即2021年6月27日)后五日內一次性還本且利隨本清。但截至7月22日,公告顯示圣比和尚未向超頻三清償財務資助本金及余息。

超頻三2020年年報則顯示,圣比和主要業務為新型儲能等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0年凈利潤為280.997萬元。

自動監測數據超標:中集集團旗下公司顯示超標

作為執法依據之一,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反映企業是否存在部分環境風險,但數據顯示超標,仍需經過環境監管部門進一步認定才可能構成事實超標。

1家上市公司旗下企業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7月第3周)

一周日均值超標天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當天存在有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存在一個超標天數,統計周期內有幾天存在日均值超標情況,記幾個超標天數。

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一次日均值超標,所有監測點涉及指標的日均值超標次數累計為該企業“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

2021年7月第3周,1家企業出現了自動監測數據超標的情況。上市公司中集集團旗下的海陽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出現了一周日均值超標1天。監測數據顯示,海陽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2021年7月16日非甲烷總烴顯示超標。

本期,在海陽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顯示超標外,中集集團旗下的另一家企業則出現了環境違法行為。這家企業為上海中集寶偉工業有限公司,2021年4月22日,該公司位于寶山區羅店鎮月羅路1881號的預處理治理4#RTO爐廢氣排口甲苯實測標干濃度27.1mg/m3、排放速率0.74kg/h,超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1/933-2015)規定的限值,該公司因此被責令改正違法行為。

項目環評:三環集團旗下多項目邁過環評關

項目環評即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是大多數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也是項目建設或投產后的環保依據。對上市公司來說,要投資建設新項目,環評審批也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7月第3-4周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共有35個項目最終獲得環評審批公示。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項目環評獲通過

三環集團旗下多個項目邁過環評關。具體而言,三環集團旗下的德陽三環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終端用先進元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高純氧化鋁陶瓷基板產業化建設項目、高端芯片用先進封裝材料產業化建設項目均邁過環評關。

三個項目的批復信息分別顯示,高端芯片用先進封裝材料產業化建設項目為新建項目,計劃分二期實施,兩期建成后全廠形成年產高頻器件陶瓷封裝基座198億只的生產能力。項目總投資77000萬元。

高純氧化鋁陶瓷基板產業化建設項目也為新建項目,兩期建成后全廠形成年產高純氧化鋁陶瓷基板14.3億片的生產能力。項目總投資95300萬元。

而智能終端用先進元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在兩期建成后全廠形成年產 MLCC(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2750億只的生產能力。項目總投資213800萬元。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則顯示,德陽三環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成立,唯一股東為三環集團。作為國內電子陶瓷龍頭,三環集團近期積極布局擴張。除上述項目外,三環集團今年還公告定增預案擬募資高容量系列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擴產項目、新型陶瓷封裝基座擴產技術改造項目以及新型氧化鋁陶瓷基片擴產項目,在相關募集公告中,三環集團提及,在5G商業化、 汽車電子等產業快速發展以及國產替代進程深化的背景下,公司 MLCC、 陶瓷封裝基座、 陶瓷基片等產品需求旺盛,現有產能已無法滿足當前以及未來的市場需求。

除上述項目外,7月第3-4周,格力電器、歌爾股份、遠東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的項目均取得了審批結果為同意(或告知承諾制通過)的環評批復,這意味這些投資項目將很快進入建設階段。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申子杰、羅石芊、湯小權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綠色周報 環評 環境責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