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25 12:14:01
一直以來,索尼、微軟和任天堂旗下的主機產品牢牢占據著全球主機游戲市場。如今,隨著索尼和微軟旗下新品的進入,是否能帶動國內主機市場進入一輪新的爆發期,仍未可知。
每經記者 許戀戀 溫夢華 每經編輯 董興生
近日,主機游戲市場罕見的熱鬧起來。
不久前,索尼在中國正式發售了PlayStation 5國行版,引起國內索尼鐵粉狂歡。微軟也宣布正式將旗下新款家用游戲機Xbox Series X/S引入中國,將于6月10日正式發售。此前騰訊也聯手任天堂,對主機游戲市場虎視眈眈,沉寂已久的國內主機游戲市場開始活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許戀戀 攝
主機巨頭數年才發布一次新品,每次都會引起全球關注。但從全球來看,隨著移動游戲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主機游戲市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擠壓。Newzoo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主機游戲市場份額為32%,移動游戲和PC游戲分別占比45%和23%。
一直以來,索尼、微軟和任天堂旗下的主機產品牢牢占據著全球主機游戲市場。國內游戲市場,由于手游和端游占據主要市場份額,以及用戶的游戲習慣,主機市場的盤子一直較小。在行業人士看來,國內沒有歐美那樣的“客廳文化”,如今,隨著索尼和微軟旗下新品的進入,是否能帶動國內主機市場進入一輪新的爆發期,仍未可知。
如今的主機游戲市場中,名氣最大的三家公司,分別是主打家用機的索尼和微軟,以及主打掌機的任天堂。此次索尼登陸中國市場,或許將力壓“老對手”微軟。
此外,這三家公司之外,蘋果準備再次涉足主機游戲市場。近日消息顯示,蘋果新一代的便攜式游戲主機已經在開發當中。
不同于移動游戲或者端游開發速度較快的特性,主機游戲開發周期長,游戲機的更新迭代則更慢。以索尼為例,比如PS4國行版本發行于2015年。不過從全球來看,索尼PS系列一直保持不錯的銷量。索尼在Sony Expo 2021上公布了PlayStation發售境況。截至2021年3月底,PS4全球累計出貨已超過1億臺,PS5已售780萬臺,PS PLUS會員接近5000萬。索尼集團發布的2020財年財報顯示,當年凈利潤9719億日元。
目前來看,索尼、微軟、任天堂所占據的主機游戲市場在全球游戲市場依然是最重要的板塊之一。由于海外的用戶習慣,海外主機市場依然火爆。但不可否認,隨著游戲市場的變化,主機游戲市場也承受著一定壓力。
發售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許戀戀 攝
在行業人士眼中,主機巨頭的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來自其他游戲的壓力,二是自身商業模式的壓力。眾所周知,“60美金買斷制”一直是歐美游戲圈主流商業模式,也是持續時間最久的商業模式之一。但隨著行業變化,這種商業模式也被認為回報率較低。
易觀分析互娛行業分析師廖旭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和明年的主機游戲產量可能會有下滑,一方面是歐美大廠的戰略轉型,另一方面是歐美游戲主機生產還是有一定影響。廖旭華認為,中長期來看,持續運營游戲可能會增多,買斷制的“60美金限制”對歐美大廠影響較大,需要通過持續運營來獲得收入,“這里可能是中國公司的機會,因為中國公司擅長運營”。另一方面是會員訂閱制會更加普及,包括ps plus和xbox game pass,長期肯定是不斷追求更高水平的技術表現,并且依靠技術優化玩家體驗。
全球主機游戲市場“三足鼎立”之下,中國主機游戲市場在2017年~2019年收入增長相對緩慢。不過,隨著微軟的Xbox、索尼的PlayStation、任天堂的Switch等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主機游戲市場發展有進入快車道的跡象。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每經記者,國內主機游戲市場較小,一方面是政策原因,另一方面則是手游和端游發展過于快速,國內游戲用戶大多沒有玩主機游戲的習慣。每經記者注意到,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如今的游戲產業報告里,提到國內主機游戲市場的也較少。
不過主機游戲質量高,不少IP擁有影響力后,后續也能轉為手游或者端游。因此國內游戲廠商始終沒有放棄主機市場。每經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騰訊、網易、完美世界等紛紛加碼布局主機游戲市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許戀戀 攝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任天堂與騰訊合作推出Switch國行版,騰訊2020年年報顯示,國行Switch銷量超100萬臺;網易則集中研發資源,向大型高端游戲發展;完美世界是A股游戲公司中唯一具備強大主機游戲團隊的公司。
相關研報指出,騰訊攜手任天堂引進 Switch,任天堂的創意加上騰訊的流量和運營能力,或將成為中國主機游戲市場的“破局者”。不過,在行業人士眼中,內容是主機游戲廠商制勝的關鍵,國內主機游戲市場較小,國行PS5的上市,或將能推動中國主機游戲市場發展。
那么,巨頭的全新布局,能否帶動國內主機游戲市場進入新一輪的發展熱潮?廖旭華認為,盡管索尼PS5國行版本上線,騰訊也對主機領域加碼,但并不會帶來主機市場的大爆發。“畢竟PS5國行的主要受眾還是來自于PS系列的基本盤,市場爆發還是得靠游戲產品,短期來看爆發機會不大,主要是受眾、游戲和開發者都相對欠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