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前4月城鎮新增就業同比增加83萬,4月調查失業率回落至近年低值……這場吹風會釋放多項穩崗擴就業政策利好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20 21:39:37

◎人社部副部長李忠介紹,今年1~4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437萬人,同比增加83萬人;4月份調查失業率5.1%,回落至近年低值。

◎人社部正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要求,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兜底的問題開展研究論證,根據靈活就業人員的特點,制定有關參保服務、轉移銜接、兜底保障等具體措施。

每經記者 張懷水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520日,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和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措施相關情況。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期限延長至今年年底,并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措施。

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去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推出一系列超常規、階段性的減負穩崗擴就業舉措,全年共減免緩降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保費1.5萬億元,發放穩崗返還1042億元,支出就業補助和專項獎補資金超1000億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全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今年1~4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437萬人,同比增加83萬人;4月份調查失業率5.1%,回落至近年低值。與此同時,當前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較多,就業形勢依然比較復雜。此次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舉措,既是貫徹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也是穩定就業大局的現實需要。”李忠說。

我國靈活就業人口規模達2億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宋鑫在吹風會上表示,全社會創業創新蓬勃發展,目前個人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就業規模達到2億人,為穩就業、保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方面,宋鑫介紹,首先是降門檻。有關部門對在指定場所和時間內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從事便民勞務活動符合條件的,免予辦理營業執照,取消涉及靈活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經批準占道經營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費。

其次是強扶持。對自主創業、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支持。

“其中,個人貸款額度提高到了2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額度提高到300萬元。去年,創業擔保貸款共發放了1681億元,為個人創業發放貸款102萬筆。此外,對符合條件的還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稅收優惠和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扶持。”宋鑫說。

第三是優服務。宋鑫表示,人社部門將靈活就業崗位供求信息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在公共就業服務網站和機構開設靈活就業專區專欄,免費發布供求信息,按需組織專場招聘。

與此同時,鼓勵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規范有序的求職招聘、技能培訓、人力資源外包等專業化服務。動態發布新職業,開展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大規模開展創業培訓,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

上海一高校舉行“畢業生就業促進周”活動 圖片來源:新華社

此外,在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中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重點群體提供,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改造免費經營場地,優先滿足重點群體個體經營需求。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2020年中國企業整體采用靈活用工比例達到55.68%,較2019年增加了約11個百分點。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成剛表示,靈活就業為學歷、技能水平較低的勞動者提供了獲得收入的機會,同時也吸引一些高技能自由職業者主動進入,獲得更高收入。前者幫助降低摩擦性的短期失業或結構性長期失業,后者在推動就業的同時,也能促進創新創業,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培育新動能的有效渠道。

制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兜底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5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期限延長到今年底,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措施。

會議還確定了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措施,提出要研究制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兜底措施。推動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保的戶籍限制。

宋鑫表示,通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對靈活就業人員的兜底保障非常重要。目前,人社部正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要求,會同有關部門以及專家學者,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兜底的問題開展研究論證,根據靈活就業人員的特點,制定有關參保服務、轉移銜接、兜底保障等具體措施。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靈活就業人員所在的用人單位不固定,如果按照正規就業繳納社保,用人單位可能不愿意繳納。而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做法是實事求是的,具有很強的現實可行性,既能讓靈活就業人員有一定的收入,也有繳社保的能力。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張懷水北京攝影報道每經編輯陳旭 5月20日,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和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措施相關情況。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期限延長至今年年底,并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措施。 對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去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推出一系列超常規、階段性的減負穩崗擴就業舉措,全年共減免緩降養老、工傷、失業三項社保費1.5萬億元,發放穩崗返還1042億元,支出就業補助和專項獎補資金超1000億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全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今年1~4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437萬人,同比增加83萬人;4月份調查失業率5.1%,回落至近年低值。與此同時,當前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較多,就業形勢依然比較復雜。此次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舉措,既是貫徹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也是穩定就業大局的現實需要。”李忠說。 我國靈活就業人口規模達2億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宋鑫在吹風會上表示,全社會創業創新蓬勃發展,目前個人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就業規模達到2億人,為穩就業、保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方面,宋鑫介紹,首先是降門檻。有關部門對在指定場所和時間內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從事便民勞務活動符合條件的,免予辦理營業執照,取消涉及靈活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經批準占道經營的免征城市道路占用費。 其次是強扶持。對自主創業、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支持。 “其中,個人貸款額度提高到了20萬元,小微企業貸款額度提高到300萬元。去年,創業擔保貸款共發放了1681億元,為個人創業發放貸款102萬筆。此外,對符合條件的還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稅收優惠和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扶持。”宋鑫說。 第三是優服務。宋鑫表示,人社部門將靈活就業崗位供求信息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在公共就業服務網站和機構開設靈活就業專區專欄,免費發布供求信息,按需組織專場招聘。 與此同時,鼓勵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規范有序的求職招聘、技能培訓、人力資源外包等專業化服務。動態發布新職業,開展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大規模開展創業培訓,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 上海一高校舉行“畢業生就業促進周”活動圖片來源:新華社 此外,在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中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免費向重點群體提供,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改造免費經營場地,優先滿足重點群體個體經營需求。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2020年中國企業整體采用靈活用工比例達到55.68%,較2019年增加了約11個百分點。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成剛表示,靈活就業為學歷、技能水平較低的勞動者提供了獲得收入的機會,同時也吸引一些高技能自由職業者主動進入,獲得更高收入。前者幫助降低摩擦性的短期失業或結構性長期失業,后者在推動就業的同時,也能促進創新創業,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培育新動能的有效渠道。 制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兜底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5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期限延長到今年底,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措施。 會議還確定了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措施,提出要研究制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兜底措施。推動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保的戶籍限制。 宋鑫表示,通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對靈活就業人員的兜底保障非常重要。目前,人社部正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要求,會同有關部門以及專家學者,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兜底的問題開展研究論證,根據靈活就業人員的特點,制定有關參保服務、轉移銜接、兜底保障等具體措施。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靈活就業人員所在的用人單位不固定,如果按照正規就業繳納社保,用人單位可能不愿意繳納。而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做法是實事求是的,具有很強的現實可行性,既能讓靈活就業人員有一定的收入,也有繳社保的能力。
小微企業 創業補貼 社會保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