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8 22:58:17
◎對于這種勒索病毒威脅,我們應該如何安全有效地應對病毒攻擊?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端點檢測和響應)正是一種積極主動消除攻擊的解決方案。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梁梟
當下,5G、大數據、云計算發展迅速,數據資產價值逐漸彰顯。隨著互聯網信息化程度加深,人們對于數據泄露風險的擔憂與日俱增,網絡安全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目前,國內網絡安全行業,已逐步從單點被動防御、智能主動防御階段,進入安全即服務階段。在此背景下,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網絡信息安全領域上市公司安恒信息(688023,SH),采用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權威數據,結合最新的安全形勢,收集剖析國內外網絡安全信息數據,每月發布網絡信息安全月報。這是業內第一份涵蓋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網絡信息安全報告,旨在借助專業解析,讓企業、民眾進一步認識網絡攻擊行為,更好地保護自身隱私和數據資產。
此份網絡信息安全月報主要包括行業重點資訊、行業安全數據概覽以及上市公司安全動態。重點關注勒索病毒對企業、個人的安全威脅,并提供應對之法。
受疫情影響,在線辦公的用戶比例迅速提高。與此同時,網絡攻擊事件也隨之增加,特別是令人“心驚膽寒”的勒索病毒。近日,計算機巨頭宏碁遭到勒索軟件攻擊,勒索軟件團伙REvil成功入侵宏碁的系統,并公布了部分宏碁的財務電子表格、銀行對賬單,索要的贖金達到5000萬美元(約合3.25億元人民幣)。
另外,微軟的Exchange服務器也遭黑客攻擊。據了解,黑客在入侵微軟Exchange服務器后,正在利用受損服務器部署一款命名為“DEARCRY”的新勒索軟件。DEARCRY的部署時間據稱是從3月9日開始的,研究人員已在美國、盧森堡、印度尼西亞、愛爾蘭、印度和德國發現感染DEARCRY的受害者。
實際上,自2015年起,勒索病毒開始有存在感。發展至今,勒索產業鏈已極其完善,勒索病毒傳播快、范圍廣,成為網絡安全頭號威脅。
對于這種勒索病毒威脅,我們應該如何安全有效地應對病毒攻擊?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端點檢測和響應)正是一種積極主動消除攻擊的解決方案。不同于端點被動防御,EDR通過云端威脅情報、異常行為分析、攻擊行為監測等方式,主動發現來自外部或內部的安全威脅,并進行精準的阻斷、補救和溯源等,從而有效對端點進行防護。
比如安恒EDR,可以做到事前能防御、事中能控制、事后能補救,從而解決客戶的后顧之憂。
針對勒索病毒的威脅,安恒EDR為用戶提供“防勒索口罩”“防病毒疫苗”等防治手段。其中,“防勒索口罩”通過端口掃描防護、病毒防護、違規外聯防護,登錄防護等技術構建關鍵數據護城河;而“防勒索疫苗”則把關鍵數據放到文件保險柜里面,為企業構建一套“免疫體系”。
除了勒索病毒外,用戶信息泄露以及網絡欺詐等也值得關注。據媒體近日報道,Facebook有超過5億用戶信息遭泄露,這些用戶涉及10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的個人信息數據。
而1月中旬,Fastway Couriers快遞公司也發現約45萬名用戶的姓名、郵政地址、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遭“惡意入侵”。據悉,該快遞公司有7000多家客戶,其中包括20家主要的在線零售商,其余為中型和小型零售商。
事實上,由于黑客惡意入侵導致的數據泄露在全球頻繁發生,數據泄露給受害者造成了非常大的精神傷害和金錢損失,這種傷害無法估量并且影響深遠。比如Fastway Couriers快遞公司的數據泄露中,包含了受害者的具體個人信息和居住地址,安全隱患非常大,這種安全事件一再給我們敲響警鐘。
網絡欺詐方面,2021年4月14日,北京大興區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被號稱“區領導”的騙子加了微信后,被騙近50萬元。據調查,這位陌生“區領導”體察民情之余還不忘防疫工作,稱最近會帶隊調研走訪,并能提供扶持政策,博得好感。而后便以先轉賬企業負責人,請其轉給自己親戚為由,用假冒轉賬成功截圖,騙企業負責人進行轉賬,多次行騙,直到受害者醒悟后,才拉黑受害者。受害企業負責人已經報警。
提醒各位企業負責人、高管,一定要識別陌生人身份,不要輕易相信各類陌生人加好友,請先明確、核實身份,再進行操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