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0 22:30:27
每經編輯|王曉波
春節過后,在市場遭遇大幅調整,白馬股紛紛下挫之際,也有一些個股頻頻發力上漲,*ST眾泰(000980.SZ)就是其中之一,甚至憑借年初至今157.8%的漲幅,遙遙領先其他個股成為A股市場的“漲停王”。
然而支撐其上漲的卻并非業績,根據眾泰汽車1月29日發布的業績預告,其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虧損60億~90億元。該股從1月12日到3月10日,在37個交易日里拉出27個漲停板,期間累計漲幅達205.26%。業績巨虧,股價卻瘋漲,*ST眾泰不可謂不“妖”。
對此,*ST眾泰于周三晚間發布公告稱,自3月11日起停牌,就股票異動情況進行核查。
3月10日周三,*ST眾泰再次一字漲停,打開*ST眾泰的K線圖可以看到,該股年內累計漲停次數已達到27次,并且這27次漲停是從今年1月12日到3月10日的37個交易里完成的,是目前A股年內漲停次數最多的股票,年內累計漲幅已達到157.78%,高居兩市漲幅榜第一位(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之外)。
盡管漲幅驚人,但*ST眾泰的業績卻并不美麗。據*ST眾泰1月29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0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預計虧損60億~90億元,扣非凈利潤預計虧損59.6億~89.6億元。
公司在公告中解釋,由于2020年*ST眾泰受資金短缺影響,主要的汽車業務均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擬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和壞賬準備合計約35億~65億元。
公告截圖
此前,*ST眾泰2019年的財報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而公司的股票自2020年6月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
2021年2月至今,深交所曾兩次下發對*ST眾泰的關注函,要求*ST眾泰對公司的股票波動異常、財務狀況、營業收入以及控股股東鐵牛集團占用3.1億非經營性資金等狀況做出解釋。而根據目前信息,鐵牛集團仍未歸還占用的3.1億非經營性資金,已進入破產程序,資不抵債。
對于股價連續漲停,公司也多次發布股票異動風險提示。其中提到,2020年度由于公司缺乏流動資金,整車生產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汽車配件的銷售。
除了業績巨虧、生產停滯之外,*ST眾泰還遭遇人事變動。
3月8日晚,*ST眾泰接連發布多個公告,公司董事長金浙勇、董事應建仁以及副總裁馬德仁提交了辭呈。金浙勇和應建仁辭職后仍在公司下屬公司有任職,而馬德仁不再擔任公司其它職務。上述三人未持有公司股份。
2017年7月,金浙勇當選為*ST眾泰董事長和總經理。據其簡歷,金浙勇曾在眾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等眾泰系公司中擔任要職。
此外,副總裁馬德仁20世紀90年代就曾在美國通用汽車擔任高級機械工程師,此后在美國德爾福集團、奇瑞汽車等車企擔任研發高管,2012年還曾入選安徽省“百人計劃”,堪稱行業專家。
接任*ST眾泰總裁一職的則是副總裁連剛,據資料,連剛生于1960年,博士學歷,曾在哈飛汽車集團、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個汽車企業擔任高管。
而這并非公司首次出現高層人事變動,早在去年3月,公司副總裁鄧曉明辭職,當年11月,財務總監張志辭職。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在目前已披露年報、快報或業績預告的ST類公司中,有近一半2020年凈利潤有望扭虧為盈。不過,能恢復正軌的ST類公司只是極少數,大多數業績扭虧還靠非經常性損益,包括債務重組損益、政府補助收入等,其自身造血能力往往不足。在基本面沒有改善的情況下,要警惕投資風險,主動遠離這類績差股。
根據年報、快報、預告凈利潤上限數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發現,有56股2018年、2019年、2020年凈利潤將連續三年虧損,其中超六成為ST股。11股去年凈利潤有望虧損超過10億元,分別是*ST安信、*ST信威、*ST新光、*ST松江、*ST康得等。虧損金額最高的是*ST安信,由于對部分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以及利息支出等成本同比上升,公司預計2020年虧損69億元。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ST赫美、*ST環球、*ST新光、*ST中新、*ST實達等股1月至今區間最大漲幅達到80%以上。*ST赫美最大漲幅124.42%,該股過往三年凈利潤累計虧損達到38.84億元。
對于“妖股”的炒作,央視財經9日發表評論稱,短線炒妖股,表面上看,短期連續漲停,股價翻倍,看著讓人眼饞,但是一旦參與進去,跟投機資金來博弈,這就好比是與虎謀皮,火中取栗。更何況,妖股之所以“妖”,就在于短期股價的大漲,跟公司基本面無關,甚至基本面還存在重大瑕疵,而股價大起大落,最終給投資者剩下的也許就是一地雞毛。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記者:朱成祥)、證券時報、市場消息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