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15 18:58:08
◎今年截至1月15日,已經有31個IPO項目過會,而去年同期只有17個IPO項目過會。
◎2020年前三季度,浙商證券、國金證券、太平洋、華泰證券、興業證券、華林證券、財通證券等券商的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的同比增速超過了100%。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
過去兩年,隨著注冊制相繼在科創板、創業板落地,國內的IPO市場連續升溫。從2021年前15天的情況來看,這股IPO的熱潮仍在延續。據統計,截至2021年1月15日,已經有31個IPO項目過會,而去年同期只有17個IPO項目過會。
另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15天,有25家券商有IPO項目過會,其中民生證券已有3個IPO項目過會,長城證券、東興證券也有2單過會。相比之下,在IPO“小年”的2018年,民生證券、東興證券全年均只有2單IPO項目過會。
某大型券商投行部門有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預計今年應該還是IPO“大年”,目前在審家數較多,年中還會有一大批公司申報。
過去兩年,隨著注冊制相繼在科創板、創業板落地,IPO市場連續升溫。據普華永道統計,2020年A股共有395只新股上市,融資總額為4719億元,創下自2011年以來IPO融資額的新高,IPO數量和融資額分別同比增長97%和86%。
而從2021年前15天的情況來看,這股IPO的熱潮仍在延續。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月15日,已經有31個IPO項目過會,而去年同期只有17個IPO項目過會。照此計算,2021年前15天IPO過會項目數同比大增超80%。
另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15天,有25家券商有IPO項目過會,其中民生證券已有3個IPO項目過會,長城證券、東興證券也各有2單過會。華泰聯合、國泰君安、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大型券商也表現不俗,都有2單項目過會。
相比之下,在IPO“小年”的2018年,民生證券、東興證券全年各只有2單IPO項目過會。
2021年前15天各券商IPO項目過會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截至目前,雖然民生證券在IPO項目過會數量上暫時領先,但這并不意味著民生證券等券商在今年的IPO市場能一路領先。那么2021年究竟誰能“笑到最后”呢?
據Choice數據統計,目前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聯合等大型券商處于在審狀態的IPO項目分別為41個、37個、32個、30個、30個、19個、18個。相比之下,其他中小券商IPO項目在審數量通常不及這些大型券商。
數據顯示,去年的IPO“大年”,給各券商的投行業務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量。
據Choice數據統計,去年前三季度,業內排名居前的各大券商的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大多實現了同比兩位數增長。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此外,據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浙商證券、國金證券、太平洋、華泰證券、興業證券、華林證券、財通證券等券商的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的同比增速超過了100%。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那么在投行人士的眼中,2021年IPO市場的“熱度”還能否持續呢?
東部地區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預計,今年仍然有望是IPO“大年”,“加大直接融資是大政方針,今年IPO市場應該還是不錯的。”
北京某大型券商投行部門有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預計今年還是個IPO“大年”,目前在審家數較多,年中還會有一大批公司申報。
而在一些機構眼中,展望未來更長時間,投行業務將和衍生品、財富管理等業務一樣是券商的幾大“增長極”之一。瑞銀證券最近發布報告稱,通過中外證券行業的對比,未來中國證券行業在幾大業務領域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就包括投行業務。
盡管今年IPO市場的前景依然值得看好,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期間的節奏可能會“隨行就市”。
上述東部地區某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坦言,“今年IPO市場的走向,還得視二級市場的情況而定,如果今年國外疫情控制住,主要央行停止放水,開始收緊流動性,傳導至國內二級市場,那IPO應該還是會考慮二級市場的承受度,或許在一段時間內放緩一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